APP下载

农业院校传统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6-04-14许宗瑞刘晓阳陈倩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外语教学英语课程

许宗瑞,刘晓阳,陈倩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农业院校传统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许宗瑞,刘晓阳,陈倩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文章从发挥信息技术之长、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传统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对2015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年会及同期举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英语讲课大赛作扼要介绍,旨在为广大农业院校对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及本次年会参会学校在英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最新动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信息和经验借鉴。

农业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年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行。本次年会由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共同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多所农业院校外语院系的领导、专家及部分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年会,共同交流和探讨了当前农业院校“传统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发挥信息技术之长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软件的日新月异以及数字化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建设、优化、整合已成为评价一个教学机构、一支教学团队等的“重要参数”[1]。外语教学,因其自身特点和社会各界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呼唤,逐渐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舞台。不过由于当前外语学科、外语院系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和广大外语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相对局限,如何在外语学科、外语院系及外语教师处于相对“劣势”的农业院校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有机结合,已成为相关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次年会特别邀请了数字化外语平台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专家清华大学外文系杨永林教授到会作专题报告。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怎么教”的报告中,杨永林分析了近几年开始出现但迅速席卷全球的“互联网+”这一概念的精神特质(即求新、求变、求整合),并指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之长,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联系到外语教学,尤其是费时耗力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他指出必须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资源化与智能化的利器,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创新教学的目的。杨永林认为2010年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虽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学资源与模式,但平台内部课程之间如何实现核心信息共享共建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在作文自动评改方面也一直缺少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因此他详细介绍了本人及清华大学外文系“体验英语写作”教学团队近20年来在大学英语创新写作教学方面的探索,并演示了该团队在长期探索基础之上开发的“写作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的“英语百科资源库”可向师生提供即时检索、分类查询等四位一体的服务,另外平台的“智能评改模块”可帮教师实现作文评分、语法纠错等五方面自动化,也可助学生完成拼写检查、语法纠错等三方面自动化。杨永林教授的讲解与演示,对参会代表在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如何通过“互联网+资源+智能”这一技术路线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等问题上带来了不少启示。

2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此次年会探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如何突破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姚孝军围绕这一议题在专题报告中介绍了该校最近几年在改革博士生英语教学方面的一项实验。应该承认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目标始终侧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等基本功的培养,教学内容基本与大学英语趋同,教学方法也大多沿袭传统的语法词汇讲解、课文语句翻译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和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面对这种情况,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以“提高学生学术英语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该校传统博士生英语教学由综合英语、英语听说、学术英语写作三门课程组成。改革后综合英语被“学术英语阅读与讨论”取代,其它两门课程维持不变。这一改变并非只是课程名称上的简单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都突破了以往的设计和安排。比如按专业方向对博士生采取小班和小组教学;要求博士生围绕专业领域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汇报;指导博士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验、构想等撰写proposal;课程成绩由平时表现及最后提交的proposal的质量共同组成等。这些做法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只需通过课程考试便可拿到学分的教学模式。姚孝军在报告中指出他们在开展此项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博士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改革后的学术英语阅读与讨论课程具有针对性、参与性、双效性等优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博士生英语学习的热情。英语学习,在很多博士生看来与项目申报、论文撰写、未来发展等联系得更加紧密。另外不少博士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其阅读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姚孝军还指出博士生学术英语教学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英语基础和专业积累两个维度上的客观差异,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具体需求并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该报告对参会代表在如何以学术英语为中心改革传统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3 创新传统课程体系

除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外,创新传统课程体系也是此次年会研讨交流的又一重要方面。众所周知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对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修订,《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将出台。可以预计将来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将根据“指南”并结合自身的校本实际和办学目标制订更加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方式等[2]。这其中创新课程体系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各个学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在此次年会院校代表交流发言环节,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玉环介绍了该校“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的情况。目前该校大学英语课程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通识用途英语三个课程模块构成的“3+1+X”体系。其中“3”是指第一至第三学期为学生分别开设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三门通用英语课程;“1”指第四学期学生需限定选修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或通识用途英语作为后续课程(包括英语高级视听说、农林英语等八门课程);这些课程同时还作为全校公选课在第二至第八学期供学生选修,即“X”。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游衣明在以“临现实,抗压力,促改革,迎挑战”为题的发言中,梳理了该校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大学英语教改的背景和经过,并详细介绍了该校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体系由综合英语课程群、专项能力课程群、文化素质课程群、ESP课程群四大课程群构成,学生分层次在不同学期学习不同的课程。研究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外语系张彩华在“多模块、四自主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相对“大胆、激进”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从2016年9月开始,该校将逐步取消大学英语一、二、三、四级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分层次、模块化,与英语专业教学及研究生英语教学打通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该体系中的课程包括读写类、听说类、文学文化类、ESP+其它类共四类课程,即“多模块”,所占比重分别为50%、30%、15%、5%;“四自主”指的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层次、自主选择老师、自主选择考试。据称该校2016年9月将开设20多门大学英语课程,其中包括美国文学选读、英国诗歌赏析等文学文化类课程和留学课程、影视课程、新闻课程等听说类课程。

4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最后,本次年会还有一大亮点,即同期举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英语讲课大赛(以下简称“讲课大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要求,各高校“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强调“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3]。教学比赛,作为一种方兴未艾且行之有效的形式,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此次讲课大赛恰好为广大农业院校一线英语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通过搭建全国性农业院校英语教学比赛平台,促进多媒体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创新,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此赛为广大农林院校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展现技能的舞台,一次观摩、交流、学习的宝贵经历。此次比赛共有来自18所农业院校的19名教师参加,分两轮进行。经过激烈比拼,山东农业大学苗靖洁获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陈倩等获二等奖,南京农业大学李维等获三等奖。赛后其中一位参赛教师由衷感言:“非常欣慰我们青年教师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朝气蓬勃的同行同场竞技,相互切磋。短短几个小时,从初赛到决赛,我有幸见识了众多选手的精彩表现。他们沉稳的气质、优美的发音、从容的教态和广博的见识让我深刻意识到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此次比赛也让我有幸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评委,他们亲切的鼓励和中肯的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5 思考与讨论

及至今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研究会年会也举办了十余届,参会院校和参会代表由最初的几所十几人发展至2015年的20多所60余人,这与相关院校与单位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对外语教学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次年会上,参会代表围绕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当前外语教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些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和深入交流,加之同期举办的讲课大赛,已使研究会成为中国外语教育与研究领域又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且今后将在“分类指导,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更加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会和全国广大农业院校外语院系,如希望走在改革队伍的前列,需继续高举“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4]的旗帜并在以下几方面深入思考,继续沟通:第一,如何针对大多数院校学生外语水平整体不高这一现实且外语课时不断被压缩这一现状,制定相对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如何进一步发挥外语学科、外语教学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国家、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以切实履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第三,今后如何扩大讲课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办出应有特色,使此项赛事在提高广大农业院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 杨永林,全冬.认知的理念,实用的视角——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6):47-51.

[2] 胡杰辉.目标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外语,2014(6):4-9.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22.

(责任校对 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1.037

20160419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054)

许宗瑞(1981-),男,安徽全椒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翻译学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11-0117-03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外语教学英语课程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