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场舞创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4-14吴悦

参花(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广场舞蹈群众

◎吴悦



浅谈广场舞创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吴悦

广场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来源于群众,又扎根于群众。近年来,广场舞活动日益火爆,从公园跳到广场,从广场跳到春晚,从国内跳到国外,已经成为我国最普及、最广泛的全民文化健身娱乐活动。

广场舞 创作 群众基础

广场舞是当前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艺术表演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它来源于群众,又扎根于群众。人类生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就是舞蹈,而广场舞又是舞蹈之源,可以说,广场舞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又是广场舞的表演者。近年来,广场舞活动日益火爆,从公园跳到广场,从广场跳到春晚,从国内跳到国外,已经成为我国最普及、最广泛的全民文化健身娱乐活动。

一、广场舞的迅猛发展和它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已经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活跃,广场舞迅猛发展,全国各地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队伍数不胜数。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广场舞这种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肯定;另一方面,由于广场舞舞曲声音太大而引发的扰民问题也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广场舞爱好者抢地盘、拼音量、以噪制噪,各地抵制者大多以温和劝慰,也有以鸣枪、泼粪等过激方式表达抗议,引发了许多纠纷。如何对广场舞进行规范和引导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5年8月,文化部、体育总局等四部委出台《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就是政府面对广场舞蓬勃发展以及少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的高度关切和及时引导,是对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的落实和细化,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通知》强调群众需求是根本,为广场舞正名;顶层设计是保障,明确政府的责任:重申依靠群众是关键。广场舞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一种舞蹈形式。广场舞的规范和管理也必须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作用。广场舞怎么发展、怎么完善、怎么规范,要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

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广场舞这一群众活动能够健康发展。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正确看待现有的广场文化活动,可以通过“管放结合”的形式,对广场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扶持、规范。目前,有些地方在广场舞的活动时段、音响音量、乐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在管理上迈开了实际的一步。另外,还要宣传跳广场舞要讲科学,有些人早餐不吃就去跳广场舞,还有些人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空腹跳舞可能导致低血糖,严重者甚至会昏厥;跳广场舞到很晚,这样做直接扰乱了生物钟,影响睡眠,时间久了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此外,广场舞的活动场地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空气流通差,时间长了,对呼吸系统也会有影响。所以,跳广场舞时间要科学化,最好饭后1小时再去跳,而每次跳舞的时间也不宜超过1小时。

要加强对广场舞的组织管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目前,一些地方把广场舞列入当地群众文化发展规划,列入比赛项目,这些做法值得提倡和推广。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成立广场舞协会等行业自治组织、举办广场舞骨干培训班等措施加强对广场舞的引导和管理,切实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广场舞不仅有时间限制,音乐的音量也有相应的限定。很多地方音量控制在60分贝之内。扰民现象已经让舞者遭遇了尬尴的境地,所以,对噪音的治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获悉国内专家已成功发明出广场舞噪音“逼停神器”——有源定向扬声器,能够把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内。在这个区域内的声波很强,而出了这个区域,声波就会很弱甚至没有。如果广场舞者能够统一使用这种音响,那么其扰民的尴尬就能迎刃而解。这或许能解决困扰各地的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也能让舞者在悠扬的旋律中,与心灵共舞,给人们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广场舞因为形式多样,易于教学,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参与,是广大群众健身娱乐的好形式

广场舞是指适合在公共场所有多人参与的以娱乐身心和锻炼身体为目的的非专业性舞蹈艺术表演活动。广场舞是一种表演形式,而不是一个舞种。当今的广场舞形式多样,运用了各个舞蹈种类。包括广场健身舞、广场民族舞、广场拉丁舞、广场交谊舞、广场流行舞、广场街舞、广场排舞、广场抒情舞。从广场舞的属性看,它属于群众文化的范畴,具备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一是它的自发性。广场舞是中老年市民自发性进行的一种活动。刚开始时,多选择公园等开阔地或城市广场的一角,场地都不是非常的正规。但有许多市民群众自发参与,相对有固定的时间,且都是自带音响设备。在每个舞蹈团队中,都有不少人主动从网上看视频学习舞蹈,甚至自费到外地“取经”,学会后再教给大家,因而使广场舞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

二是它的集体性。广场舞蹈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方式都以集体舞出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场面红火热闹。广场舞蹈的表演场地一般都比较宽阔,表演人数也相对较多,所以广场舞一般是以集体舞的形式来表现的。

三是它的娱乐性。广场舞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载体,市民群众参与的时候纯粹是一种娱乐,一种健身,在这里不用追求名利,不分身份的高低贵贱,大家彼此平等,可以宣泄自身的情绪,还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观赏者也得到精神享受。

四是它的灵活性。广场舞没有时间的限制,完全跟随群众的选择,灵活性很大。广场舞的舞蹈动作也不复杂,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喜好,舞蹈队形的变化也比较简单,不会使初学者知难而退。此外,广场舞的表演环境不可能有很好的布景舞美等来体现很复杂的表现内容,因此整个舞蹈队形和结构相对简单。

五是它的广泛性。广场舞现场气氛非常热闹,参与人员一般也比较广泛;广场舞的舞蹈内容非常欢快,能让大家不自觉地高兴起来,驻足观看的行人也很多。广场舞适应人群极广,人们随时都可以到场和离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舞蹈。也可以说,广场舞的繁荣和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三、广场舞由于舞步灵活多变,可以自编自创,自由设计,但创编广场舞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广场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在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广场舞都深受民众喜欢。广场舞不限年龄,动作简单,容易掌握。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在广场、公园、街边、操场,有一块空地和音响即可马上跳。而且它的舞步能灵活多变,可以自编自创,自由设计、编加、删减,所以也被称为自由舞。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广场舞的自由和灵活,就将它粗制滥造。事实上,对广场舞的创作,也有许多限制和要求,必须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

一是深入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创作出适合当地地域特点的广场舞。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同,审美情趣、审美选择大不同,必须深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需要,根据各地各民族的环境特点,掌握群众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禁忌,创作出生动活泼、积极向上、风格鲜明的广场舞动作。

二是动作设计上必须去舞蹈化,要简单易学。目前,一些广场舞有动作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倾向,这既不符合广场舞的特征,也不利于广场舞的普及。广场舞虽然是舞之母,但它又是舞蹈艺术中的一个子系统,由于它又区别于舞台舞蹈,是简单易学、健康快乐、以娱乐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因而在创作和设计广场舞的动作时必须具备大众化的特点,方便教学,方便参与,音乐一起,几分钟就能融入大部队。

三是必须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要针对人群选择音乐,要动感接地气的,要耳熟能详的,流行的,传唱度高的,例如像《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这首大众健身操音乐,以踏步律动的动作贯穿全曲,群众十分喜欢;要选节奏明快的音乐,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他们对音乐的选择一般都偏重于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的乐曲,如《朋友的酒》《善良的姑娘》等;要选地域性强的音乐,许多广场舞喜欢选择藏族音乐、草原音乐作为伴奏音乐,也是因为它们节奏感强、动作优美简洁,跳起来美观大方,如《天路》《草原情歌》等;要选地域性强的非遗作品,许多地方的传统音乐动性强、富有野性,是跳广场舞的首选音乐,如地方民歌、号子等。

四是必须注意服装道具的运用。广场舞是一种参与面广、表演性强的大众舞蹈,对服装和道具也有一定的要求,服装讲究舒适简洁大方,尤其是中老年服装要注意不要选择坎袖的,中段不要暴露,衣服要适合中老年的身体特点。在道具的选择上,也要力求简单易操作,如花扇、莲湘、腰鼓等,要尽量少用危险性大、不利于操作的道具,以免表演过程中出现意外。

总之,当代广场舞融入现代舞蹈意识、行为和形式,从而形成具有现代广场舞蹈的风格。随着人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场舞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广场舞在沿着继承、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向前迈进的同时,又以崭新的姿态为21世纪人们的美好生活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象话)

(吴悦,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馆站,工作部主任,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艺创作)

猜你喜欢

广场舞蹈群众
布鲁塞尔大广场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广场上玩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