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额济纳旗基东地区中酸性岩体剥蚀程度与找矿前景的关系研究

2016-04-14曹江宇张小军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黑云母细粒闪长岩

■曹江宇 张小军

(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内蒙古额济纳旗基东地区中酸性岩体剥蚀程度与找矿前景的关系研究

■曹江宇 张小军

(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通过对研究区域岩体规模形态、空间分布、岩石类型、剥蚀程度等方面的研究,对受剥蚀的中酸性岩体进行判断。由岩体粒度、化学成分、温度、化探异常来判断中酸性岩体的剥蚀程度。中酸性岩体剥蚀程度越深,矿化蚀变分带性越差,物化探异常的表现越弱,对矿体的保存越差,对找矿前景越不利。研究结果能为后续依据圈定找矿远景区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内蒙古 额济纳旗基东 中酸性岩体 剥蚀 判别

1 岩石类型

1.1 黑云母闪长岩

岩石呈灰黑色-深灰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有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是黑云母和一些蚀变后的绿泥石。其中黑云母呈片状,零散均匀分布,具有浅黄-黄褐色多色性,长轴略有定向,长粒径0.3-1mm,含量15%;角闪石为它形粒状,具有浅绿-绿色多色性,零散分布,粒径0.8-1.2-2.5mm,属普通角闪石,晶粒中包含斜长石,含量25%;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有聚片双晶,表面有绢云母化,零散均匀分布,属中长石类,粒径0.5-1.8mm,含量60%。镜下多数矿物呈它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

1.2 花岗闪长岩

岩石呈灰黑色-黑色,花岗结构,个别可见少量蠕虫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主要矿物有斜长石、钾长石,次要矿物是黑云母和角闪石,副矿物有磷灰石。其中斜长石以自形柱状为主,一般长2.3mm、宽1.4mm,绢云母化很强,粘土化相对较弱,有聚片双晶,个别显示环带结构,含量50%左右。

1.3 黑云母花岗岩

岩石呈灰色-灰白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发育片理化。主要矿物组成为黑云母、斜长石、碱性长石,副矿物主要是它形粒状铁矿物和榍石。其中黑云母多为零散分布的片状,具有浅黄-黄褐色多色性,长径0.5-1mm,个别可至3-5mm,镜下可见部分黑云母发生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含量10%左右;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半自形粒状及自形柱状,可见聚片双晶及环带结构。

2 中酸性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及规模

黑云母闪长岩岩体(D2?)为华力西早期侵入,在各种岩体中形成时间最早之一,是研究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面积最小的一个,总共有35个岩体组成,面积总计34.5km2。在研究区四个图幅内,西林陶勒幅、石桩子井幅分布较为广,占黑云母闪长岩总出露面积的95%左右。花岗闪长岩岩体(D2??)为华力西早期侵入,比黑云母闪长岩的侵入期次稍晚,是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面积较小的一个,面积总计为64.7km2,总共有10个岩体组成。研究区四个图幅内,在石桩子井幅分布较广,占花岗闪长岩总出露面积的75%左右,有2个较大的岩体组成。研究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D3??)为华力西早期侵入,在各种岩体中形成时间较晚,是研究区主要的侵入岩体之一,全区分布面积达51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3.7%,共有26个岩体组成,部分岩体的面积很大,分布很广,也遭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剥蚀。

3 中酸性岩体结构构造的变化

研究区内的中酸性岩体在整体结构上有较强的分带性,尤其是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因为出露规模较大,分带性比较明显。黑云母闪长岩出露的面积较小,但侵入的期次是最早的,岩体的主要结构为中细粒、细粒结构,但分带性不是非常的明显。花岗闪长岩出露的面积是最少的,侵入的期次也较早,但岩体分布的较为不均匀,岩体结构主要为中细粒、细粒结构,部分岩体也存在花岗结构,只是较为少见。黑云母花岗岩是研究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一种中酸性岩体,侵入的期次较晚,分布的相对均匀,在四个研究区都有出露。主要结构有中粗粒、中粒、中细粒结构,总体上来看,岩体的粒度分级较为明显。钾长花岗岩是研究区内出露的面积较大的一种中酸性岩体,侵入的期次是中酸性岩体中最晚的,分布相对均匀,在四个研究区都有出露。主要有中细粒、中粗粒两种结构,且在出露面积较大的岩体上粒度分级较为明显,可以根据剥蚀后的粒度来确定岩体遭受到的剥蚀程度的大小。总体来说研究区出露的中酸性岩体分布是非常广的,结构和构造变化也较多,粒度的变化是比较明显。

4 中酸性岩体剥蚀程度的判别依据

4.1 根据岩石粒度分级进行判别

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镜下的粒度分级标准主要以较容易观察到的长石进行粒度分级,分级标准:粗粒为d>5mm;中粒为2~5mm;细粒为0.2~2mm。据此,黑云母花岗岩主要分为三种粒度:中细粒带、中粒带、中粗粒带,钾长花岗岩分为中细粒、中粗粒。而在实际的野外路线中的体现是岩体上侵后,受到后期的风化剥蚀,岩体上部边缘相的细粒、中细粒的岩石被剥蚀掉后,露出了中央相的粗粒、中粗粒的岩石,从而形成了岩体在总体上的分带性。

4.2 根据岩石化学成分进行判别

通过岩石化学成分对中酸性岩体的剥蚀程度进行研究,前人在这个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主要运用的方法是划分出原生晕及尾晕的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来研究剥蚀程度。还可以通过不同元素的比值,推断矿体剥蚀程度。林仟同先生在何宝山金矿Ⅱ号矿体的剥蚀程度的研究上,运用了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来判别剥蚀程度的高低。在金矿床中,黄铁矿是非常常见的硫化物,对黄铁矿中As、Bi、As/Sb进行研究是比较方便的,通过含量的变化及比值的对比,来判断剥蚀程度的高低,对矿体的保存和新矿体的寻找有很大的帮助。

4.3 根据岩体温度变化进行判别

依照现代的测试技术和研究方法,雷永良先生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冷却史的转折反映地表在冷却幕期间遭受的不同剥蚀过程。剥蚀启动的时限对应着冷却幕发生的不同阶段。其中剥蚀速率是认识抬升-剥蚀作用的一个重要参数。垂向高程剖面上样品的年龄-高程相关关系在以往一些研究中常被用来推导岩体的剥蚀速率,且在剥蚀占优势的过程中它们常常表现为正相关。从整体上来看,这种方法不是很适合现在的研究,但在未来的研究领域可能会引领专业方向。

5 结语

总的来说,结合这几种方法,四种中酸性岩体受到剥蚀程度都已基本确定。黑云母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黑云母花岗岩受到了较高程度的剥蚀,而钾长花岗岩受到的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偏中性的岩体受到剥蚀程度高于偏酸性的岩体。研究区内的四个图幅也受到的不同的剥蚀程度,由统计柱状图来看,研究区东部的剥蚀程度相对高于西部,说明岩体受到的剥蚀程度较高。就总体受到的剥蚀程度来看,平均被剥蚀的厚度为25000m,相对于其他的地区来说,这个剥蚀厚度是较大的,受到了过量的剥蚀。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66-1

猜你喜欢

黑云母细粒闪长岩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四川得荣新州辉长闪长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泰国普龙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意义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闪长岩在双层碎石封层中的应用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