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心化甘露,秉烛铸队魂——记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大队辅导员陈丹

2016-04-14曹映虹

辅导员 2016年4期
关键词:常熟市红领巾活动课

曹映虹



丹心化甘露,秉烛铸队魂——记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大队辅导员陈丹

曹映虹

秀风采

她,有一个红色的名字——陈丹;

她,有一个红色的岗位——少先队辅导员;

她,有一个红色的信念——丹心化甘露,秉烛铸队魂……

“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我身边的最美党员”……从19岁到39岁,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大队辅导员陈丹用20年的青春岁月写下了执著与不悔,一直辛勤地耕耘在少先队的红色热土上。

执著追求——青春不悔

1995年,带着满腔的热忱,陈丹回到家乡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开始了教师生涯。担任学校的大队辅导员,让初出茅庐的她既兴奋又不安。当时学校教师少,作为新手她什么事都主动参与:训练鼓号队,她每天七点前就赶到学校;舞蹈队排练,她每天很晚才回家;为辅导作文,她暑期来到学生家里;写学校工作报道,她常挑灯夜战……她担任班主任,兼任思品课和音乐教学。1999年,23岁的她参加了“常熟市第五届中青年干部培训”,成了大家眼中的“好苗子”。

走上领奖台的陈丹

2001年调入常熟市报慈小学工作的陈丹,2003年就成了学校的团支部书记。2008年,她再次挑起了学校少先队的重担。“抓好一支队伍,用好两个规范,建好三个阵地,领好四支队伍,深入开展大、中队主题活动”是她坚持的少先队工作常规和特色。“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怀感恩心,报春晖情”“党是太阳我是花,我是小小报春花”“展责任之翼做四好少年”“与经典有约”“红领巾寻访江苏创造”“金秋送暖点燃希望”“和十八大代表面对面”“寻访‘最美的人’”……一个个活动从策划到发动,从商议到实施,她都有条不紊地去落实,去完成,力求常做常新,力求深入人心。她组织开展的这些活动在常熟乃至整个苏州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撰写的16篇少先队活动通讯先后在《教育特刊》和《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

编广播、搞活动、抓常规、打比赛……队员们格外喜爱和他们一起全情投入的陈丹,更在她的带领下不断向前: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年都获得“星星火炬奖”;“王二小英雄中队”“常德盛中队”获得了“江苏省英雄中队”称号;“常熟市少先队礼仪大赛特等奖”“常熟市红领巾广播节目一等奖”“常熟市中队主题活动评比一等奖”“常熟市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吟诵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化”优秀组织奖等50多个奖项被他们拿下。

问起陈丹20年来她主持召开过多少次少先队工作会议,她记不清;组织过多少次少先队活动,她数不清;撰写过多少串联词、活动总结,她更说不清……然而,她始终铭记着:“我是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要用最真诚的付出,让自己无愧于辅导员这个光荣、神圣的称号。”正是这份执著的信念,使她20年来初心不改、执著坚守、默默奉献。

勤于创新——一鸣惊人

20年的积淀,使陈丹成了基层少先队工作的行家里手,也让她对少先队有了特殊的情感和理解,更令她在2014年全国少先队说课比赛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2014年9月,陈丹赴北戴河参加由全国少工委和辅导员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说课培训班时,认真聆听专家讲座,主动与同行切磋交流,在“少先队活动课课后说课”实训演练中,以《最美的人》一课捧得了特等奖。培训结束后,她又在实践中反复研究《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尝试如何让少先队活动课与之结合得更加紧密。她深知,好的说课展示,离不开真实生动的活动做支撑。于是,她带领六(1)中队的队员以西泾岸社区好人、义工许云芬为主要寻访对象,扎扎实实地开展起了红领巾寻访活动。她引导队员们从许阿姨身上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激励队员们向许阿姨学习,将尊老、爱老、助老落实到行动之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丹在辅导队员们

陈丹与队员们一起上少先队活动课

怎样才能获得采访对象的配合?如何让活动拥有真实感人的情境?活动过程怎样详细地记录下来?如何在少先队活动课上引导队员们展示自主实践的成果?整整一个月,陈丹用心琢磨,和队员们一起经历了五次采访、三次拍摄,终于把《播一颗“义”的种子》主题活动课生动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

之后,怎样把《播一颗“义”的种子》这个好活动说好,让更多人受益,很快又成了陈丹进行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展示时的最大难题。“少先队说课如果能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像剥春笋一样层层展开,那才有意思……”华耀国老师的话给了陈丹启示。接下来,一稿、两稿、三稿……经过12次修改,陈丹的说课稿终于成形。2014年11月底,当她自信地站上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大赛的演讲台,深情款款地讲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时,在场的评委和观众都为之动容。短短10分钟,她向大家诠释了许云芬的大爱情怀和队员们在寻访活动中的真实收获。就这样,她以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比赛特等奖,赢得了参加全国少先队说课展示的机会,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精益求精的精神令许多人感动。因为台上的10分钟,凝聚了她20年的探索发现,诠释了她20年的道德情怀,展示了她20年的魅力和风采。

“大爱无声,大义无言。”对陈丹来说,每一次少先队活动都是对自己和队员道德情感的洗礼和净化。在“播一颗‘义’的种子”活动的感染下,她和队员们一同加入了“常熟市流水琴川义工团”,成了“义工”,他们和许云芬一起在为社会传递光,播洒热。

静心钻研——快乐成长

为把少先队工作做到队员们的心里,陈丹坚持做有心人,记录、研究一个个活动过程,一次次辅导体验,一回回工作交流,并将自己的教育思考付诸笔端。20年来,她获市级以上奖或发表的少先队(德育)论文已有50多篇,发表的通讯文章近20篇,她辅导的队员习作有300多篇获市级以上奖励。她还8次在市级以上的少先队活动展示和工作交流中发言。

近年来,陈丹参与了常熟市《一体化分层教育活动教案》《阳光少年阳光梦》《少先队优秀活动方案集》《美德好少年就在我们身边》《少先队活动课程》等多本地方课程的结集编写工作,并为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2014年,“常熟市红领巾工作室”成立后,她作为工作室的组长,主动带动年轻的辅导员们一起为少先队拼搏。2015年6月,她和工作室的14位成员一起参加了由《少先队活动》杂志主办的“2015全国少先队工作者‘教育转型视野下的少先队工作创新’专题研修班”,并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展示和交流。活动后,她撰写的《走进“互联网+”新学习时代》一文在2015年9月的《少先队活动》上发表。2015年8月,她又和工作室11位成员一同赶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由辅导员杂志社主办的“2015年全国少先队课题研究观摩研讨活动”,并进行了《智慧的源泉,文明的传承》《课程为本,创新为魂》的展示和交流。她撰写的通讯《在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也在2015年11月《辅导员》杂志上刊发。

伴随着“常熟市红领巾工作室”前进的步伐,陈丹不断地锤炼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校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她还默默地以行动带动起本片区11所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

同事们都说她是“铁人”。因为她不仅要处理好学校少先队的各项事务,上好一个班的语文、品德和社会课,还是常熟市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同时担任市名优班主任工作室、集团办学德育、思品四大组的组长,作为“苏州市林老师讲师团”的讲师,她已先后赴20多所学校做过讲座。

面对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她为什么从不叫苦,从未埋怨,总是以快乐示人?陈丹说:“如果说我从事是‘佛’的事业,那是因为能度人度己。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从事的是‘党’的事业,它让人爱国爱家。我庆幸自己是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能将红色的种子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丹心化甘露,秉烛铸队魂。”这是陈丹的人生目标,也是她孜孜以求的信念。

(责任编辑李沧海)

更正:《辅导员》1月上刊第14页右侧第二行“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组织的朴素感情”应为“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特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猜你喜欢

常熟市红领巾活动课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五(5)未来星中队
A Clever Rabbit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三(6)炫彩中队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红领巾”是谁
智取红领巾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