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历史文献与近代社会      生活变迁历史相联系

2016-04-14王健飞

中学政史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束缚萧红



如何将历史文献与近代社会 生活变迁历史相联系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健飞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史料来得出结论,运用相应时期的历史文献来证明观点。对此,教师可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历史文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通过分析近些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我发现历史文献是命题人的主要依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历史文献,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应对高考。

在教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怎么联系历史文献呢?这部分内容涉及新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变革,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从六礼旧俗,到新式婚礼,近代青年男女的婚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出现。那么,旧式婚姻中的女性是绝对的弱者吗?

《氓》出自《诗经》,是一首叙事诗,它讲述了一位女子的婚恋悲剧。教师可把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历史文献引入历史教学,对比婚姻习俗的变化,给学生带来内心的冲击。

诗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表明,他们二人小时候一起玩耍,尽情说笑,关系很融洽。因此,他们之间是有浓厚的感情基础的,“氓”的求婚并不贸然,女子答应他也不是出于轻信。通过这段与“氓”相知相恋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时候,女子的婚姻并非仅凭媒妁之言,两个人的结合也可能是有感情基础的。

诗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语调激切,以警示、提醒的口吻劝告所有女性,别太沉溺于男人。这句话放到近代,甚至放到今天,也有警示作用。由此可见,在当时,女性要想挣脱婚姻的枷锁,首先要找到自我,这是历史文献给我们的启示。

《氓》的最后一章表明了女子的决绝态度。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竟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复杂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只能干脆明了地放弃。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了女子的清醒与坚强。可见,女性在先秦时期就勇于冲破婚姻枷锁,在面对不幸福的婚姻时及时放手。

通过《氓》这则史料,学生可以了解到,那些我们批判的不自由的婚姻只是古代婚姻中的一部分,古代婚姻中的敢爱敢恨、挣脱束缚等观念都是近代婚姻所提倡的。由此可见,新的习俗并不是摒弃所有旧的习俗,而是在传承中发展。

由此,我又联想到了电影《黄金时代》,它讲述的是女作家萧红的一生。作为新时期的女性,萧红的婚姻或许是近代婚姻变革的一个缩影,将萧红与《氓》中的女主角进行对比会更加直观。

有人说,萧红总是会和不能照顾她、会在关键时刻丢下她的男性在一起。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婚姻多由父母或长兄来决定,而萧红为了反抗家里安排的婚姻,离家出走。萧红婚姻中的男性,才貌平平,且大多都离她而去了。她应该是看不上这些男人,但又必须依附于他们,因为当时的社会没有给贫穷的女性作家生存的空间。

《氓》中的女主角最终摆脱了婚姻的束缚,勇气可嘉。而萧红一生虽未被婚姻所束缚,但她的婚姻观念却造成了她情感上的悲剧。

通过这两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再加上历史文献的说服力,不用教师过多说教,学生就能对近代婚姻观念的改变形成自己的认识。相反,如果教师说出自己的观点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总之,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历史文献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历史文献,促进历史教学发展。合适的历史文献比教师的说教更有力,更能让人信服。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束缚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拴牢
自由博弈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见黑水靺鞨概述
与萧红分手后
珠镶玉嵌 蔚为大观——读《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
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