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016-04-13

关键词:受教育者政治思想

汪 馨 兰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社会科学部,四川 广汉 618307)

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的浪潮,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以潮流般发展的势头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这要求人们必须深刻认识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联互动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不断优化网络文化的育人环境;通过现实有效的教育途径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领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从而提高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水平。

一、网络文化:互联网催生的新兴文化形态

在现代社会视域下,网络不仅表征着技术的工具载体存在,更展示着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网络已然超越了“传播载体”的意义,它不但是彰显着时代特征的重要科技力量,而且成为现代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网络技术”到“网络文化”:认识的突破性升华。当前,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不同理解:一种认为网络是人类的技术创造物,探究怎样利用网络这种传媒工具和交流载体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种认为网络已经是人类的文化创造物,探究怎样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上两种理解既具有内在联系又有着明显区别:作为文化存在的网络是网络技术运用日常化、普及化的结果;同时网络技术是人和自然关系上人的主体性彰显,网络文化则显示出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主体性张扬,从“网络技术”到“网络文化”体现着人们对网络认识的一种升华与突破。

从技术角度审视网络,它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的本质力量;从文化角度审视网络,则凸显出现代人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张扬。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及其普遍性运用塑造了人全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构成了信息时代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环境,当代大学生正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这样一种全新的文化环境,以取得创新与发展的突破。

(二)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深刻地变革并重塑了人自身,改变和拓展了人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外,还有着自身所独有的特征。

一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深刻改变当代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传播超越传统时空范围,跨越传统文化中地域、时间、民族、观念等藩篱,这种跨越式网络文化促成了现代人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跨越性发展。一方面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知识渗透性与技术关联性颠覆着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促成人的生活方式实现由一元向多元、由等级性向平等性转型的社会生活情境。

二是网络文化作为标识时代人文特征的精神文化,具有高效性、多元性和共享性等特征。网络文化不仅是当今时代技术兴起的物质文化现象,还是标志人文特征的精神文化现象。它以多维度和非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状态拓展当代人的精神视域,给人们的思想领域及日常生活世界带来极大冲击,成为当代人独有的精神依存方式。

三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极大提升当代人主体意识的文化,具有平等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网络文化使传统社会中“人—人”的交往方式转变为“人—媒介—人”的交往模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超越了自身能力、经济条件等制约。现代人的主体性勃发在网络空间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及可能性,网络文化为主体人的自觉、自信、自强创设了许多优越条件。

(三)网络文化的功能表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和行为模式,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区别的教育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将高校与社会连接为一个全息开放的教育环境,彻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封闭单一的教育模式。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延伸至广阔的网络世界,教育方式趋向现代化与多元化。

二是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面,提升了教育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影响持久、吸引力强的文化形态,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的网络文化平台使大学生及时便捷地获取第一手信息,即时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思考和分析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境遇下可以及时广泛地作用于每一位大学生,真正做到每一个主体在场。

三是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现了教育的平等互动与共享。网络文化的信息资源共享性及交互性等特征决定了大学生越来越具有选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他们可以在宽广的网络空间里创造出有着鲜明青年文化特点的话语体系。这一转变使得大学生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双向互动。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

网络文化的蓬勃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契机,但同时网络文化本身多样无序、鱼龙混杂的状态促使不同价值观念、道德选择以及政治立场之间的斗争和碰撞较之其他任何文化领域都更为激烈,这对网络文化境遇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纷繁复杂的文化渗透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文化环境中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形成了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冲突乃至尖锐对抗的局面。西方敌对势力凭借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以网络空间为阵地,通过精心包装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向民众传播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以期实现“西化”或“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当代青年大学生在难以辨识真伪是非的情况下会对正确价值取向产生否定或动摇,出现价值虚无主义或价值相对主义,产生信仰危机或道德迷失。西方敌对势力正是借助渗透性强、受众面广的网络文化形态,对我国青年大学生展开价值植入和思想渗透、扰乱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价值取向,以及人格心理行为等,从而以文化的一致性压制文化的差别性,削弱单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达到破坏国意识形态安全、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目的。因此,网络文化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斗争异常激烈。

(二)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网络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突出表现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容量海量性、信息选择自由性及信息流动即时性不断凸显,各种低俗、落后甚至反动的信息严重污染网络文化空间,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且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所渗透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价值倾向,容易使缺乏意志信念和健康道德情操的大学生丧失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目标,转而追求感官刺激、娱乐宣泄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满足部分大学生物欲追求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导致思想上混乱无序、精神上迷茫无助、情绪上焦虑烦躁,身心健康的环境不断破坏恶化。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所崇尚的个性张扬和自由解放等特点也使他们容易接受网络空间中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一旦自我意识与外界环境、现实制度发生矛盾,他们就更易吸纳这样的思想理念,并自诩为“躲避崇高”。网络空间的娱乐化、碎片化和快餐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消解了大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接受意趣。形形色色的网络垃圾以隐匿的方式侵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多样化传播方式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典型的教师权威型,即教育者控制着教育信息,具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与评价的主导权。当前网络文化多样化传播方式极大挑战了这种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相对单一化传播方式下拥有的优势不断消解。一方面,信息资源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通过更加自由和发散的渠道,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直接影响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以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等被弱化。突出表现为受教育者对传播内容、时间及方式的多样化自由选择,从而多样化传播方式所带来的思想导向自发性挑战了传统传播方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空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实人格、身份与角色都以虚拟数字化存在,这虽然会使受教育者在信息的发布、反馈与选择方面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但也会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被淡化,在网络空间中滥用权利而无视责任,出现社会责任感缺失、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淡化、人格心理异化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凭借网络所创造的不规范性、娱乐性的网语体系也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冲击着教育者所掌握的话语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话语方式和文化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网络文化特征,研究网络传播规律,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文化,抵制西方文化霸权渗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当“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文化,就是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纷繁复杂思想意识的巨大能量,以强有力的阵地意识赢得主动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在物质基础层面,高校应当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内容链接到网络上,以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元综合的表现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核与精神实质,形成具有强大互动、检索、存储功能的网上意识形态数据库。高校还应当不断摸索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的教育模式、资料模式及软件模式,建构灵活便捷、丰富多元、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阵地文化。

在精神文化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先进性与科学性,教育者应当引导受教育者在网络文化领域通过互动对话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信仰。对话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对符合人类最美好价值追求的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对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在明辨、分析与对话的精神交往中,受教育者能够体认科学的价值取向。

总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字化构建同人文精神弘扬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网络阵地文化,保证青年大学生免受西方文化中腐朽没落内容的侵蚀。

(二)健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保障机制,防止不良信息污染。“人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2]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创造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同时反作用于主体、塑造着主体。在当前,健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保障机制,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精神污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

首先,高校应当构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内容体系。高校需要用先进网络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信息环境,以高校门户网站、校园BBS、“红色网站”为载体传播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大学生常用网站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学习能力,丰富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关系,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引导机制。培育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任务,这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发展规划,统筹社会发展目标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高效严密且互通互联的管理机制,以应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污染。

再次,高校应当建设完备的网络文化监管机制。高校要把握网络文化的最新舆论动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协同高校党(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共同参与、组建舆情监管引导队伍,建设路由路径控制、安全防护、网络信息过滤等系统,将淫秽色情、破坏社会稳定、危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坚决屏蔽,创设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思想成长的网络精神家园。

(三)科学把握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的新型主客体关系,积极应对多样化传播方式的挑战。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实质上依然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和目标规定性,这种不变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必然性。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虽然同为虚拟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但是虚拟主体之间在信息交流中构成主动引导的一方,相对于被动追随的一方,构成了主体间性的新型主客体关系。

网络文化空间中的新型主客体关系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教育关系,凸显出新的特征。一是情境建构性特征,即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的建构不再受到现实世界中身份地位、角色人格等制约,而需要在特定网络情境中达成。二是动态应答性特征,即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真正形成要求教育者的信息传递同受教育者的信息接收达成一致,反之,如果教育者主动发布的教育信息没能获得受教育者的应答,那么教育关系则未能真正构成,并且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网络文化环境下多样化传播方式所带来的信息流动性、自主选择性及身份隐匿性导致教育主客体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权威型理念,重新审视“教育者主导”的科学内涵,将师生间简单的授受关系转变为积极的教学相长关系。一方面,教育者应当深入受教育者的网络生活,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传递教育信息,达到与他们“共境”的状态。另一方面,教育者针对网络文化环境中“去中心化”的架构特征,应当制定应对策略防止受教育者在海量信息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教育者需要通过平等的对话,引导受教育者在多样性价值世界中确认科学性、主导性价值,并将之内化为自觉信仰,外化为行动践履。

[1] 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788.html.

[2] 杨秀莲.试论人的文化存在方式[J].学术交流,2011,(11).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