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2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江滔

师道(教研)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弹奏体验式旋律

文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 江滔

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文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 江滔

王旭教授在《音乐教育论坛》中指出:音乐教学“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式音乐教学策略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旨在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的思想感情、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线索,引导学生多元化体验音乐,并在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锻炼能力。笔者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把体验式教学策略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指导学生体验旋律的优美

旋律是任何一种音乐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也是学生最直接的体验对象。学生在体验最初阶段,主要靠听觉体验动听的旋律、悦耳的和声、有规律的伴奏、起伏的响度,从而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但是,如果把对旋律的体验仅仅停留在“听”的层面明显是不够的,因为旋律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体验。

1.最简单的体验方式就是变换教学形式,检查学生对所学旋律的熟练程度

例如,在欣赏《第四十交响曲》时,出示某一片段的图形谱让学生视唱、视奏;又如,在歌唱《青春舞曲》时,让学生随着旋律跳舞、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再如,在教学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时,将其乐谱通过旋律接龙、节奏模仿、节奏、旋律填空等活动的设计,组织学生开展训练。这样既拓展了学生对音谱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对旋律的感知能力。

2.最有效的体验方式就是指导学生把自己印象深刻、感兴趣的旋律,用乐器弹奏出来

为了激发学生对弹奏的兴趣和信心,我从最基本的五声音阶开始,用5个盛水的杯子表示5个音,依次排列,让学生用敲击水杯的方式区分和把握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再鼓励学生把自己所感兴趣的乐曲通过敲水杯的方式演奏出来。这种看似轻易的弹奏直接锻炼学生的听音能力,更直接培养了学生对乐器的练习兴趣。经过我的努力,现在我所执教过的学生几乎都能用某一种乐器进行弹奏,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在钢琴、小提琴的专业考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画旋律线法也是一种既容易操作、又能出体验效果的方法

因为旋律线可以表达出旋律中音高和力度的高低、情绪的变化,在倾听的过程中配合画旋律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良好习惯,也加深对旋律的感悟和体验。为此,我一直强调学生要做到“耳在听、手在画”,但不要求一定用笔在纸上画,既可以用手在空中画、还可以通过打拍子的形式来画,既简单、明了又迅速。

二、指导学生体验歌词的精彩

每一首经典歌曲都不但有着悦耳动听的旋律,肯定还有丰富的歌词内涵,具备着“声韵美、意象美、文化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因为,歌词是歌曲的文化内涵和精华所在,每一歌词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小故事,也饱含着一份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歌词的真正含义是体验音乐的有效路径。

以革命歌曲为例,其实每一首红歌的歌词都叙述着一个感人的往事,记载着一段真实的历史。如,《红星照我去战斗》讲述了一个动人而让人敬佩不已的童年故事;《松花江上》见证了祖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人民誓死保卫家园的勇气;《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出了老百姓与共产党的感恩之情和拥护决心;《学习雷锋好榜样》塑造了一位感动数代人的精神楷模;《南泥湾》记录了当年延安根据地建设的艰辛与兴旺……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对歌词的体验,了解祖国曲折的命运,体会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不会再觉得在现代还唱红歌是一种落后的行为。这会让这些歌曲成为一种“缅怀历史、弘扬精神、培养情操”的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使这种体验效果远远超出了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

三、指导学生体验背景的多彩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如果只是注重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提高,忽视了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史,就很难体验到这种音乐的精髓。所以,指导学生在完成旋律、歌词的体验层面后,要深入体验作者通过音乐形式所寄托着的艺术情怀,这才是体验式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

例如,在教学《江河万古流》时,气势雄浑的《保卫黄河》和抒情优美而又不失气势的《长江之歌》都是歌颂祖国的两大母亲河,但是因为产生的历史年代不同,歌曲所抒发的感情自然也不同,这也是值得学生去深入体验、细细品味的。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弹奏体验式旋律
弹 奏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