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数学学案教学的思考

2016-04-12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何少玲

师道(教研)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案定理题目

文/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 何少玲

对高中数学学案教学的思考

文/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 何少玲

学案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它为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做出了有效的尝试;其次,使教学跳出题海,强化了教学有效度。

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案教学仍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以实施学案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为分析基础,对学案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

一、构成学案的部分栏目落套于形式

学案的设计应该是科学实用。尽管不同的教师就同一个知识点所编制的学案会有所不同,但是终究还是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情境、例题分析、随堂练习、巩固练习、拓展与延伸、小结等主要部分构成。

数学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栏目对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没有发挥引导作用。笔者曾经有幸到某所重点高中参加一个名师讲堂活动,三位名师在课堂上都是以学案为依据进行教学。虽然讲授内容不同,讲授对象是不同班级的学生,但课堂精彩,使我受益匪浅。每节课后笔者都随机叫住四位学生,问两个同样的是非判断题:①你有重视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吗?②你能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要求吗?结果,共12位学生中对问题①作肯定回答的只有2人,对问题②作肯定回答的只有1人。当然这次随机抽问调查因客观条件制约具有局限性,但至少说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栏目对部分学生没有发挥导学作用。

二、学案内容直接呈现,弱化探究

数学学案一般以课时或知识单元编写,以题目为主要形式,无形中强化了解题的任务倾向,而对于教学过程则不那么重视了。

案例:某位教师编写《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一课时的学案,其教学过程设计是“一个定理、几项注意、例题分析、题目练习”。对于正弦定理的呈现方式是通过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分析就给出了,然后是做大量的练习。

显然,经过学案的指导,教学过程直奔主题,表面上效率高,事实上学生只是简单地顺从操作,他们的思维是肤浅的,定理推导过程的探究与思考被夺走。如此提高效率,虽然学生记忆概念、定理的文字表述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通过概念和定理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明线,能力为目的,导学为关键,对于学案的编写,应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到什么或将要具备什么能力,不要夺走学生对问题探究过程的思考。

三、学案的内容没有体现不同的层次

学案内容的选取没有体现不同的层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不考虑现任教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完全套用往年使用过的旧学案。另外高一和高二的新授课学案在编写习题时,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新,精选一些“好的”、“巧的”习题,甚至为了强化过关意识,直接选用综合性较强的高考原题,这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是会觉得力不从心,严重的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种不重视学情,一步到位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第二,同年级用同一份学案,忽视了由于不同班级在班风、学情方面的差异,科任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能力也不尽相同。

一些著名的教育家曾指出,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这对题目的选择与设计指明了方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在精选题目时,应抓住两层含义:其一是“准”,其二是“少”。“准”体现着教师对教学要求的正确把握,“少”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做到精选题目实际上是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的结果。而由于班级间的差异,有些学案可以通用,有些则应各尽所长,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班级更应使用不同的学案。

四、可能弱化教师的个性发展

自实施学案教学以来,要求同年级同备课组教师要统一用好同一份学案,个别教师认为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既然已经有了学案,就不需要再备课,在课堂上直接按照学案的设计框架由头到尾、按部就班地执行下去,根本没有课前的深度思考,没有考虑学生应该怎么学,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怎样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形成能力。

其实,学案虽然是集体备课的结晶,但教学活动是个性化的活动,别人用得好,自己不一定用得好。每个教师对同一内容的教学处理应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长时间依赖现成的学案,就可能没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灵性。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学案定理题目
J. Liouville定理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乡愁导学案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追根求源
Individual Ergodic Theorems for Noncommutative Orlicz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