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分材’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6-04-11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学困生中学生教学法

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 赵 林

“‘自然分材’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 赵 林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师的难题。笔者借助“自然分材”教学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课堂激励表”等进行了积极探索。

自然分材;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总会心情愉悦地主动去学习,并且越来越爱学习这门学科。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数学自身学科特点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给予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前年,我校引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的“自然分材”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自然分材”教学法,积极探索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我国现在的中学教育正在从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的中学生基础扎实、解题能力强、测试成绩好。大部分学生愿意学数学;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少数学生厌学数学。但对大多数师生而言,从事数学活动几乎都是一种被动行为,多讲多练、题海战术大行其道,引起了广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误解甚至反感,不仅磨灭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看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即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也很多,比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及时吸收并应用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去,力求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什么是“自然分材”教学法

自然分材教学法以理解教育为基础,以构建和谐课堂为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或圈点勾画,或解答问题,或自主探究,或小组互助。在普读的基础上,必然会区分出已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知者)和未能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补读生),这就实现了自然分材。在自然分材的前提下,实施弱生优先策略,让优生和差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教学方法。

四、应用“‘自然分材’教学”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爱汤姆士·哥顿说:师生之间应该是坦诚相对、彼此关怀、独立而不依赖、尊重对方、彼此适应对方的需求。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知道如何去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彼此能尊重对方的需要,那么数学等学科都能使学生感到兴趣而乐于学习。而我国《学记》中也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做到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自然分材教学法”没有人为的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学困生,因而没有给学生贴上任何标签,为师生、生生间的平等交往创造了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任务随着学生的差异自然分化,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借助小组合作形式自学、互帮、释疑、反思,让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深入每一个小组,参与小组合作;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释疑解惑,真正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罗杰斯认为,一旦教师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建立起来,学生就能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戒备走向自我接受,离开被束缚走向创造性。

2.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不喜欢数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数学抽象、枯燥无味,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联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分式”第一课时前几天,我校刚刚举行了隆重的初一年级的表彰大会。我就以本次表彰大会共颁发180000元奖学金,让大家猜获奖人数,得出结论:如果共有a人获奖,则平均每人获奖180000/a元,既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顺其自然地引入了分式的概念;在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时,适逢“都市晨报”刊登了我市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的学生名单,我校学子占据了半壁江山。我以此为背景编了这样一道应用题:3月20日,西安交大少年班选拔结果公布。我校与矿大附中、树人中学共有8名学生被录取。其中,我校被录取人数是树人中学的5倍,比矿大附中和树人中学被录取人数的总和还多2人。撷秀初级中学、矿大附中、树人中学在本次选拔中各被录取多少人?在引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校意识和作为撷秀学子的自豪感。

3.充分利用“课堂激励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意愿逐步降低。而课堂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在同一个班级,学困生往往最不愿、不敢回答问题。学困生往往是一个班级中学习兴趣最缺乏甚至是厌学的群体,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全体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我们对不同学生解决同一个问题设置了3个不同的分值,学困生得分最高,中等生次之,绩优生最低;同时对易、中、难三种层次的题目设置相同的分值,分别交给学困生、中等生、绩优生去完成。在课堂上每成功解决一个问题,都根据学生的层次奖励相应的分值,并及时记录在黑板上的“课堂激励表”中。每天统计各小组的得分,每周评比优胜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需要坚持;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理论结合实际。借“自然分材”教学法的东风,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猜你喜欢

学困生中学生教学法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