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培养

2016-04-11姚新平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公安机关

□吉 鹏,姚新平

(1.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2.阳泉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山西 阳泉045000)



【警察行政管理】

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培养

□吉 鹏1,姚新平2

(1.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2.阳泉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山西 阳泉045000)

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是公安指挥中心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警务处置行动中发挥着辅助指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对于公安机关提高指挥效能,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建设,优化公安机关人才队伍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公安指挥机构存在参谋机制尚未建立、人员素质不高,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通过公安院校培养、在职培训、实践中锻炼等是提高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水平的现实选择。

公安指挥;参谋人才;培养

参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过程,“参谋,一般指为领导者即决策者实施决策管理而提供信息、建议、方案的一种职能行为。”[1]参谋人员是指从事智力辅助性参谋咨询活动的主体。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是指在指挥机构中,具有公安指挥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辅助指挥、信息工作的高素质人员。[2]参谋活动、参谋人员最早出现在军事斗争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参谋活动已广泛存在于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各个社会领域,参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这样一项在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事业,一直得不到健康发展,不仅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提升,还势必影响大批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使得现代警官培养和警务指挥人才的梯队建设缺少一种长效的机制。”[3]因此,培养高素质指挥参谋人才对于构建警务指挥人才梯队,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增强实战指挥能力,提高指挥效能和执法战斗力的具体举措。

一、培养高素质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意义

(一)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提高指挥效能的需要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错综复杂,刑事犯罪活动呈现出跨区域,流窜作案的特点,严重暴力犯罪的智能化、组织化倾向明显,对抗性程度越来越激烈。群体性治安事件多发、频发,突发,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恶劣影响。“在紧急警务指挥系统的运行中,指挥机构的指挥官越来越需要警务参谋和其他各种相关专业人员辅助其正确地实施指挥。”[4]参谋人员在公安指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辅助指挥。参谋人员了解任务的性质、特点,理解上级的意图,搜集与任务有关的各种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制定行动预案和处置方案,为指挥员下定决心提供参考。二是计划组织。参谋人员将指挥员脑中的处置意图转化成可操作的具体计划;协助指挥员把行动中的警力、装备、物资、时间、空间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形成战斗合力,实现指挥目标。三是协调控制。指挥员下达指令之后,参谋了解命令的传达、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命令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及时报告指挥员修改或废止方案,确保指挥员的计划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作用,能够把指挥员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指挥效能,确保重大警务处置行动处置得当、万无一失。当前,参谋人员素质不高,参谋作用发挥不足,成为影响公安机关指挥效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是公安机关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提高重大警务处置行动指挥效能的迫切需要。

(二)是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建设的需要

各地公安机关在公安指挥中心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各级公安机关加大公安指挥中心建设的投入力度,建成了“三台合一”报警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电子地图系统、移动视频指挥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指挥系统和设备,指挥手段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硬件投入相比,公安机关在公安指挥中心软件提升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成为影响公安指挥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帮助指挥员对警务信息进行自动获取、分析、研判、传递。但作为一个工具,它仍然不能取代辅助指挥的人员(参谋)的作用。只有把参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科技装备的作用。这种能动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运用这些技术装备的方式、方法和措施上。首先,参谋人员对于指挥员需要的信息的种类、要求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有效使用设备搜集信息。其次,参谋人员可以利用其专业背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为指挥员提供警务实战需要的有价值信息。[5]最后,参谋人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和措施,提高技术装备的效能。因此,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提高参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补齐了公安指挥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短板,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安指挥中心的建设水平。

(三)是优化公安队伍人才结构的需要

一是有利于优化公安指挥中心人才结构。公安指挥中心一般由指挥员、指挥参谋人员和指挥保障人员组成。指挥员掌握着公安指挥权,对于重大警务处置行动负有直接责任,一般是由各级党政领导和公安机关的主要行政领导担任,是公安指挥的主体,发挥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处于层级最高的地位。指挥参谋人员从事辅助决策、信息工作,处于上传下达,沟通左右的枢纽位置,是指挥中心的中层管理人员。指挥保障人员,包括接警员、计算机操作员、设备维修人员、机要人员和车辆驾驶人员,是公安指挥中心的基层工作人员。现代领导科学理论认为合理的组织结构应该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处于最顶层的指挥员只有一个,参谋人员和保障人员应分别占到一定比例。当前公安指挥中心接警员等保障人员占比过大,而参谋人员奇缺,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加大公安指挥参谋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实参谋人才队伍,对于构建合理的指挥中心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为公安机关储备人才。公安指挥中心已经成为社会治安信息的汇集中心、突发警情接报与处置中心、警方调用警力的指挥中心、综合研判警情的指导中心、治安交通运行的监控中心和党政军警以及社会力量的联动决策中心。[6]公安指挥中心职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高素质的参谋人才。公安指挥中心的参谋人员须是指挥部门中有着丰富的工作阅历,并且熟悉公安工作主要业务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这种既有全局性战略思维又具有丰富公安实战经验的参谋人员必将成为公安机关人才队伍中的“潜力股”。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适应公安指挥中心地位提升对于人才的需要,又能为公安机关培养更多的警务后备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为公安机关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当前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建立参谋机制

目前,公安机关尚未建立参谋机制,市县两级公安中虽然有从事参谋工作的人员,但机构编制中没有参谋部门,也未设置参谋岗位。公安机关参谋工作分散由多个部门共同承担,办公室是综合协调部门,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政策研究室承担辅助决策职能。这样,参谋职能中搜集、研判信息,制定预案,计划组织,监督实施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被割裂。由于分工过细、衔接不畅、沟通困难,在重大警务处置行动中不得不从各个警种、部门抽调人力组成应急性的参谋机构。这样的参谋机构虽具有灵活、机动、快速、有效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在这种体制之下,难以给公安指挥参谋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造成工作空心化、低端化,只能做一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再加上缺乏机构和岗位,参谋人员缺乏职位提升空间和渠道,工作积极性不高更没有意愿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成为制约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二)参谋人员素质不高

参谋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公安指挥中心职能的发挥。当前公安指挥参谋队伍素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动工作意识不强。由于缺乏专门的参谋职位,参谋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定位不明确,缺乏参谋意识和工作主动性,满足于干好日常工作。有的整天忙于具体事务,成了传令兵、技术员,对于参谋岗位认知不够,遇事不能提出合理建议。二是业务素质不全面。基层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很少能够招收到公安院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部队转业的指挥人才也比较匮乏,指挥中心只能从其他警种和部门抽调人员。这些人员虽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在公安指挥流程、模式、谋略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知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再加上不少部门和单位对参谋人员“重使用、轻培养”,参谋人员缺乏岗位培训的机会,导致参谋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三是谋划指导能力较弱。参谋人员的思维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很难与指挥员保持一致,缺乏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不善于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谋划指导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不突出,在重大警务处置行动中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参谋“智囊”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参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健全

在公安指挥工作中一般通过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两个途径来提高参谋人员的素质。学历教育方面:2009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主要培养从事警务指挥作战参谋和作训参谋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他公安院校如重庆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也相继开设这一专业,专门的高层次公安指挥参谋人才培养逐步在全国公安院校中展开。新开设的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核心课程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还在逐步摸索之中,专业建设从初创到逐步成熟有一个过程。此外受招生规模所限,公安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与公安机关高素质参谋人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职培育教育方面:公安民警在职培训课程与公安指挥实践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受客观条件限制,培训大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计算机网络模拟训练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培训手段,还未在培训中大规模应用,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培养思路和途径

公安指挥的实战经验表明,公安指挥参谋既是提高公安指挥效能的“催化剂”,又是衡量公安机关工作水平的“试金石”。公安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充分认识高素质指挥参谋人才匮乏的严峻现实,树立忧患意识,站在公安机关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公安指挥参谋人才培养。[7]公安指挥参谋人员辅助指挥的定位,决定了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是某一知识领域的“专才”,而是知识面广、素质全面的“通才”,要求参谋人才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能力、较高的谋略水平和良好的职业修养。[8]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培养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公安指挥中心设立警务参谋机构

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在公安机关内部设置专业化的参谋机构,要突破现有的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在实践操作中难度较大。但从公安机关警务工作实践来看,应按照重大警务处置行动的需要,健全和改革应急处置机制,设立参谋机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县级公安局指挥中心可尝试设置参谋机构,赋予其搜集、研判信息、制定行动计划、辅助指挥的职能。县级公安指挥中心设置参谋机构符合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相关规定,而且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首先,从政策依据来讲,2006年颁布的《公安部关于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按照情报信息引导警务的理念,强化警务指挥职能、实战职能,建立统一、灵敏、高效、畅通的指挥体系”,同时要求整合承担相同、相近职能的内设机构合并综合设置机构。这一规定为公安机关根据工作实际特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提供了依据。《指导意见》在机构设置条目中明确规定公安指挥中心的职能包括:“警务指挥及协调工作;公安情报信息的收集、汇总和研判工作。”这两项职能正是公安指挥中心参谋部门的主要职能。综上所述,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设立参谋机构是有依据的。其次,从物质条件来看。公安指挥中心内设参谋机构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比如办公自动设备、网络设施等。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级公安机关的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达到参谋机构所需的硬件条件。设立参谋机构和参谋岗位,打通了参谋人员职位提升的通道,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只有设立参谋机构才能把公安机关对于参谋人才的潜在需求转化成岗位需要,公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才会有出路,院校培养和公安机关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参谋人才培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二)提高公安院校指挥参谋人才培养水平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阵地,目前我国已有十几所公安院校开设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培养从事公安指挥参谋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通过专业系统的理论学习,具备警察基本技能,掌握公安指挥与辅助指挥业务技能,有着较强的警察职业意识,能够快速融入公安工作,必将成为公安指挥中心的中坚力量。作为新设的本科专业,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公安院校需要在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逐步提升,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公安指挥参谋人才。课程建设方面。要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比例,开发专业核心特色课程,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要严格师资选用标准,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法律、指挥、战术、技术、体能、心理、信息、教学、训练、实验”十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能力。[9]二要构建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为专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实践锻炼和挂职锻炼等方式了解基层一线警务指挥实践,提高授课实践操作性和授课质量。教材建设方面。要整合全国公安院校教学、科研力量,开发高质量的教材,形成教材体系,为高质量的课程打下基础。教学方法方面。要加大对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投入力度,实施“情景模拟式”“仿真式”的专业教学、训练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公安院校要着力强化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构建校局合作机制,让学生提前接触公安一线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岗位工作。

(三)加大在职培训力度

在职培训是提高参谋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公安指挥参谋人员要根据现实需要,坚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岗位需要。公安院校和警务训练基地要增开防爆战术指挥、反恐指挥、群体性事件指挥与战术等方面的课程,培养指挥参谋人员的警务辅助指挥能力。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可从培训内容、师资和方法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公安指挥中心参谋人才必须是掌握指挥专业知识,又具备各种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短期培训难以全面提高指挥参谋人员的素质。公安院校和和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公安一线实战需要,在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选用教材、配备师资等方面认真倾听参训人员的意见建议,掌握参训人员的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其次,选用高素质的培训教官。要进一步扩大培训教师(教官)的选用范围,地方院校科研单位中的专家学者,军队院校中的一线教师,在职公安民警中的优秀分子,都应该列入培训的主讲人范围。公安机关政治部门通过报名、试讲、测评等形式优胜劣汰确定教官,从源头上保证培训的质量。再次,灵活采用多种培训方法。针对民警培训时间短、训练内容多的特点,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10]在警务实战指挥训练时除了采用理论讲授法之外,还应该采用图上想定作业训练、沙盘想定作业训练、现地想定作业训练、计算机网络模拟对抗演练等“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使学员置身于模拟仿真环境之中,边教边学,边讲边做,提高授课效果和培训质量。[11]公安机关还应打破系统内部院校和训练基地单一的培训模式,选派人员到部队院校尤其是各级武警指挥学院参加培训,拓宽视野,提高素质。

(四)在公安指挥实践中培养参谋人才

一是要明确指挥参谋人员的职能,合理划分权利义务,尽量减少指挥参谋人员事务性的工作任务,为其成长留下空间和时间。参谋人员要明确角色定位,不能做只参不谋的“事务型”参谋,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掌握警务指挥理论知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参谋技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实战型”参谋人才。二是要建立“传帮带”机制,组织参谋人员开展互帮互学,在新老参谋中建立“师徒式”传承关系,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三是要把岗位轮换作为培养参谋的重要手段。公安指挥参谋人员工作满一定年限,要交流到公安机关治安、刑侦、交通、特警等其他警种和部门任职,丰富参谋人员的工作经历。公安指挥中心也要从其他警种和部门选调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突出、事业心强的优秀人员充实到指挥参谋队伍中。通过建立指挥中心与业务部门的双向岗位轮换机制,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构建一支既懂战略又懂战术,既懂参谋又懂指挥的高素质参谋队伍。

[1]张清明.秘书参谋职能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2.

[2]秦立强.公安指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8.

[3]张 博.构建警务参谋体系的设想[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13.

[4]孙茂勤,高光斗.紧急警务指挥理论与实践[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79.

[5]何 庆.论情报主导警务中的警务参谋制度构建[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5(3):69.

[6]王 勇.公安指挥中心指挥方式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3):32-33.

[7]王峙浩.论高素质警务指挥人才的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8):12-14.

[8]高敬东.加强军队院校参谋队伍建设的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13-14.

[9]王 勇.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5):79-82.

[10]昝 霖,李新宝.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几个问题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3):1-3.

(责任编辑:王战军)

On the Cultivation of Advisers in Public Security Command Center

JI Peng1, YAO Xin-ping2

(1.ShanxiPoliceAcademy,Taiyuan030021,China; 2.DomesticSecurityBranchofYangquanMunicipalPublicSecurityBureau,Yangquan045000,China)

Advisers in public security command center ar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whole personnel and play a role of assisting command,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coordinating and control while in the major policing treatm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advisors for public security command center in enhancing command effectivenes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mmand center and optimizing personnel organiz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as unsound advising system, unqualified personnel and imperfect staff cultivation mechanism. So it is realistic to improve cultivation of advisers in public security command center by education in police colleges, in-service training and practice.

public security command; advisers; cultivation

2016-03-11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青年研究课题“《公安指挥学》课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警察管理人才专业能力的探索”。

吉 鹏(1985-),男,山西阳高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系教师;姚新平(1961-),男,山西阳泉人,阳泉市公安局国保支队支队长,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系副主任(挂职)。

D630.3

A

1671-685X(2016)03-0037-05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警务公安机关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