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如何应对TPP的贸易转向效应

2016-04-11李仲周

WTO经济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供应国劳工知识产权



中国如何应对TPP的贸易转向效应

FACING TPP’S TRADE DIVERSION EFFECT

李仲周经济学家,本刊学术委员会专家

TPP协议的规则覆盖范围超出了世界贸易组织,包括投资、劳工标准、环境与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这些规则对现行国际贸易秩序会产生影响,也会有些规则同我国的发展目标相吻合,有必要逐一进行研究。

自由贸易协定一般来说都会有贸易转向的效应,因为这类协定参加国相互给予更加优惠的待遇,而不给予集团外国家。换句话说它不受制于最惠国待遇原则。TPP也不例外会有内向的效应。

虽然TPP协议设定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开放贸易和区域一体化,但谈判过程显然不够民主,有失公允。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地地道道的域内国家,却被排斥在谈判之外。没有中国的参加,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域内最大的进出口市场——中国,显然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既然目前TPP没有中国的加入,那么中国将如何来面对TPP的贸易转向效应呢?我想起北美自贸区(NAFTA)对美国纺织品进口市场转向效应。本来中国是美国纺织服装第一大供应国,墨西哥加入北美自贸区,不再受配额限制,第二年就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纺织品和服装供应国。不过,不久中国又夺回第一大供应国地位,一是因为中国纺织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二是世贸组织分期取消配额限制,中国供应商能再次大显身手,夺回第一把交椅。

TPP可能涉及贸易转向的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对于TPP,我曾发过《中国无被边缘化之忧》一文,但前提是中国自身要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深化结构改革。关键是中国市场要足够大,能容纳世界各国的商品、服务和投资,中外企业能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向巅峰奔跑才是出路。未来,千千万万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化市场汹涌澎湃海洋中搏击,经历大浪淘沙,一定会有大量适者生存的企业胜出。

TPP协议的规则覆盖范围超出了世界贸易组织,包括投资、劳工标准、环境与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这些规则对现行国际贸易秩序会产生影响,也会有些规则同我国的发展目标相吻合,有必要逐一进行研究。

比如,协议19章关于劳工问题,主要强调实施国际劳工组织《劳工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对中国不存在任何困难,主要关注防范不法分子和外国势力滥用结社自由干涉他国内政即可。关于环境问题,强调实施多边环境协定的重要性,关注贸易和环境政策的相互促进,防止滥用环保法,实行隐性贸易和投资限制。关于减排,协定要求通过国内法作出规范,实行公众监督和参与,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世贸组织已经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其中涉及专利、著作权、商标、地理标识等众多内容,以及许多国际协定、条约、公约来管辖。中国主要做到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有效实施多边协定和规则即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全符合中国结构改革、经济转型、技术创新的战略,有利于吸引外国先进技术到中国投资,从事发明创新。中国目前是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之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保护中国自身的利益。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供应国劳工知识产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