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农技推广体系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6-04-10姜华珏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农村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示范户农技队伍

姜华珏 /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依托农技推广体系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姜华珏 /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苏政发[2015]83号)中明确,从2015年起,力争每年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目标,又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地发挥自身优势,集聚各类资源,创新培育路径,努力把江苏的农业科技优势、教育优势、人力资本优势转化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

江苏根据省情特点,借鉴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有益经验,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一驱动力,积极探索科技先导型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全面开展“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12年江苏就在全国全面率先完成“五有”建设,1015个乡镇全都建成“五有”中心,建立了一支全国有影响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技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有力促进了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保持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领先。依托农技推广体系的队伍、阵地、资源和条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更加行之有效。

一、农技推广队伍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师资

江苏省乡镇农技推广队伍28000多人,其中农技人员16000人,畜牧兽医人员5600多人,农经人员6800多人,加上市县两级农技推广人员达到35000人。乡镇在岗的农技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16%左右,大专占51%左右;具有高级职称的占6.9%,中级职称的41%;50岁以上占36.6%,40-50岁占40.3%,40岁以下占23%。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力量。全省已有8000多个村建立了村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的制度,也使农技推广队伍更加健全。全省每年开展的农民创业培训,主要依靠这支农技推广队伍。他们通过田间学校、面对面指导、课堂辅导及在线讲授等多种形式开展知识培训,通过政策咨询、为农服务等引导农民实现致富目标,客观上职业农民培育已经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职业农民正在成为我国“谁来种地”的主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技推广队伍已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师资力量。

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实训教育场所

从2007年起,江苏农技推广体系先后在市县建设了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展示基地,集中展示国内外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做到田间有规范标识、技术有简要说明、参观有标准讲解、成果有对比展示,使展示基地成为农业三新技术集中展示的“超市”、农业新技术组装集成的平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现场、农民“临摹”应用新技术的课堂。目前,已累计展示300多个农作物、蔬菜新品种,100多项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先后有40万种植大户前来观摩和学习。在乡镇,根据“五有”农技站的要求也建设了符合当地产业特点和需求的科技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科技示范基地体系,承担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展示、示范、转化和推广工作,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需求不出乡镇就能从当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示范户中汲取,并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此外,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楼、为农服务大厅、实验室、培训教室等都为农民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正在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动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示范户的带动,才能有更多的回乡青年或涉农大学生加入这支队伍,从事农业这一行业。江苏省农技推广体系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科技入户工程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在每个村培育20名左右的农业科技示范户,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推广思路,由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种养水平,再辐射到千家万户。现在每年培育20万有较强学习应用、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科技示范户,成功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也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入社入场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科技示范户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更多地得到农技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有的已经主动签订了服务合同,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这批新型职业农民还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民,带动了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诞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生力量。

四、农技推广系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支撑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等,如规模种植经营户首先需要土地流转,生产时期需要技术指导和农机、植保服务,产后需要烘干储藏、市场销售等,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有了解相应政策环境及其落实这一政策环境的队伍为之服务。长期以来,农技推广队伍是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主要力量,承担着落实党和国家政策、帮助农民致富、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发展的重任,他们贴心农民、贴近基层,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实践着“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示范典型,如江苏最美基层农技员、最美基层兽医等,普遍受到农民欢迎和好评。近年来,以“群众满意的窗口创建活动”等为契机,越来越多的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指导,他们的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他们为农民提供对应的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合作经营;他们有丰富农业技术基础和经验,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满足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科技需求,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他们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加工处理等全程服务,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猜你喜欢

示范户农技队伍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宁武县:开展“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
浅谈示范户在农业科技项目推广中的作用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