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服务家庭农场

2016-04-10陈家根陈五湖江苏省扬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扬州市防灾农场

陈家根 陈五湖 /江苏省扬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服务家庭农场

陈家根 陈五湖 /江苏省扬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省扬州市家庭农场发展迅猛,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实践中,家庭农场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去年秋粮增产价格低、农民减收卖粮难,部分秋熟作物滞收期间因不利天气遭遇到了一定的损失,个别家庭农场损失比较重。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理应是农业保险的重点服务对象,也只有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好,农业保险才能实现市场化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扬州市农业保险在服务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服务重心持续下移、服务关口不断前移,目前正在多措并举、多策同施,探索为家庭农场提供VIP服务模式,努力实现精准服务家庭农场目标,促进家庭农场和农业保险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一、精准承保

目前,农业保险一般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中参加保险、集中理赔的方式运行。扬州市农业保险工作坚持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对象,做到上门宣传政策、上门答疑解惑、上门承保送单。通过考核、通报、服务质量评价等方式,推进家庭农场单独出单、实地验标,目前全市主要种植业市级名录范围内的家庭农场和其他从事高效农业的家庭农场,已实现100%单独出单,出单时一次性告知财政补贴、报灾方式、理赔门槛和理赔时效等。下一步,在实现精准承保方面,要进一步创新承保方式,优化承保服务,努力提供多样化承保手段,如上门投保、电话投保、网络投保、微信投保等;要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客服经理制度,为参加农业保险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保险VIP直通车服务;同时,要创新保险产品,为家庭农场主提供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农产品责任保险以及贷款保证保险等系列化、个性化、综合性保险服务。“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县级名录内家庭农场全部单独出单、实地验标、“一站式”服务。

二、精准防灾

防灾减损是农业保险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体现。扬州市坚持把防灾减损工作纳入农业保险工作的重点,持之以恒、加大投入、强化预警,努力保障家庭农场等参保对象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依据农业产业分类建立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承保人清册,协调气象、农业、经办公司等部门、单位,通过提供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防灾培训、提供防灾经费、组织动员抗灾等方式,实现减灾减损,变灾后理赔为灾前预防,减少社会财富损失。在2013年“2.19”雪灾中,扬州市部分地区通过组织蔬菜大棚参保人及时清理棚上积雪,极大地减少了暴雪灾害损失。2015年,扬州市为近1500个新型经营主体发送灾害性天气预警短信近3万条,组织包含防灾减损专题在内的各类培训近2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1700多人次。下一步,在精准防灾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气象灾害、动物疫情等防灾防损信息实现家庭农场全覆盖,强化防灾工作体系建设和指导培训,并推动经办机构防灾经费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着力提高家庭农场防灾防损意识和防灾技术水平。

三、精准理赔

理赔质量是检验农业保险服务成效的主要参考指标。近年来,扬州市围绕优化家庭农场保险理赔服务,通过提供便捷报灾、独立核灾、科学定损、快速理赔、限期回访等服务,着力提升赔付水平、理赔时效和家庭农场主的满意度,实现了精准理赔。报灾方面,提供站点报灾、电话报灾、客服报灾等服务;核灾方面,对家庭农场等进行单独核灾,不纳入村统一抽样核灾范围;定损方面,组织农业专家到灾害现场勘查定损,并当场签字确认;理赔方面,适度向家庭农场主倾斜,主要种植业定损后20天内、养殖业报灾后10天内、高效设施农业定损后7天内理赔到位;回访方面,重点回访家庭农场主对农业保险理赔的及时性、足额性和服务满意度。下一步,在推进家庭农场精准理赔方面,努力实现单独核灾全覆盖,继续推进快速理赔和直赔到户,强化理赔信息化管理,探索微信报灾新手段,建立第三方跟踪理赔进度机制,努力实现家庭农场赔付质量优于一般农户。

四、精准扶持

政策是农业保险的生命线。近年来,扬州市在优化农业保险政策方面,努力突出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在财政补贴政策方面,为家庭农场等“开小灶”,建立了连保无赔优待政策,连续两年参保未获理赔的新型经营主体,保险费率下浮20%。在承保理赔政策方面,坚持最高保障水平,连续下调保险费率,不断降低理赔门槛,鼓励各地和经办机构在坚持公平原则下,适度向家庭农场等倾斜,仅2015年秋熟水稻,就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1060万元赔款。在保险品种覆盖方面,围绕新型经营主体需求和农业产业特色,自主牵头开发了扬州肉用仔鹅、蛋(肉)用鸭、水生荷藕、罗氏沼虾、淡水养鱼、茶叶、苗木等7个新险种,累计开办59个险种,基本实现了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风险责任和各类经营主体“三个”基本全覆盖。在防灾保障政策方面,在全省率先推动经办机构依据保费收入规模设立防灾减损资金,专项用于防灾减损工作。此外,将家庭农场主纳入农业保险政策培训范围,定期发放农业保险宣传监督卡等资料,把简要的政策、简化的条款、简明的理赔要求告知到家庭农场等参保农户。实施项目扶持政策,市级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项目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保险品种开发、高效农业补贴等方面,“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财政农业保险累计投入2.7亿元。下一步,在进一步优化保险政策的同时,重点围绕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调查研究和探索创新,探索实施主要种植业附加保险政策、保险费率浮动政策、收入保险政策以及贷款保证保险与农业保险融合政策等,进一步体现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障性和惠农性。

五、精准服务

农业保险是新生事物。近年来,扬州市坚持推进服务创新,着力构建农业保险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指导服务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宣传培训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服务新型经营主体方面,实现了“零距离”承保、“面对面”查灾、“限时制”理赔、“立体式”宣传和“实打实”服务。完善农险工作网络,成立市、县、乡三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依托市县两级农经部门设立农业保险工作机构,明确专人专职从事农业保险工作。推动市县两级经办机构加强体系建设和人才配置,各县(市、区)建成农业保险服务大厅,为农户提供承保出单、政策咨询、信息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并推动经办机构在全市设立22个“三农”保险中心乡镇服务机构,每个平均覆盖3-5个乡镇;全市建成77个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实现了乡镇和涉农街道全覆盖;在全市行政村建立了1102个村农业保险服务点,在部分村民小组设立了农业保险信息指导员。完善农险人员配备,明确4万人以上乡镇配备不少于3名、一般乡镇配备不少于2名专兼职农业保险员,全市共配备207人,镇均2.7人,并且每年参加农业保险专项培训和考试,连续两年考试不达标的予以调整。成立并实际运作市县乡三级农业保险核灾定损专家组,为参保农户提供政策培训、防灾指导、定损理赔、矛盾调处、纠纷仲裁等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进县级经办机构服务质量评价,重点关注新型经营主体等参保比例、理赔质量、满意水平等指标,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下一步,在围绕精准服务家庭农场方面,坚持以家庭农场为重点服务对象,主动向家庭农场问计问策问需,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前移服务关口、细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果,重点推动经办机构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配备,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大基层服务网点经费投入,完善第三方评价服务质量机制,建立家庭农场专人服务制度,努力做到家庭农场有单必保、有险必出、有求必应,全力提升农业保险精准服务水平和家庭农场主的满意度。实践表明,扬州市农业保险的精准服务,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家庭农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家庭农场趋于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精准服务仍需在探索中继续前行、精准发力、互促共进。□

猜你喜欢

扬州市防灾农场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扬州市深化危化领域精准执法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农场假期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农场
一号农场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