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家修笔店

2016-04-08祝小兔赵萍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笔杆老师傅笔尖

祝小兔 赵萍

最近一次修钢笔,是因为在巴黎二手市场上淘到两支古董钢笔,笔尖是24K金的。回来真打算用这笔写字,却发现出不了水。太久不用钢笔了,自己无从下手,又不想放弃,便在网上搜可以修笔的地方。少有的修笔师傅都躲在不为人知的巷子里,年纪很大,基本都处于退休状态。在北京的东四南大街上,竟然还存活了一家修笔店,差不多也是最后一家修笔店了,并且这家店是1962年时开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

我是喜欢看修笔和修表的人。小学前,我淘气,喜欢拆家里的钢笔,多是“金星”“永生”和“英雄”这几个牌子,那时候的钢笔都长得差不多,是最物美价廉的款,钢的笔帽,笔杆的颜色不同,笔舌藏在里面,笔尖就是小小的一个金属尖,中间是有一条缝隙的,是墨水流出来的渠道。还有的钢笔,笔舌很大,看上去更加气派。家里还有为数不多的弯头钢笔,可以写艺术体的字,我却驾驭不了,因为笔杆压低,笔画就粗,笔杆竖起来一些,笔画就细,很难均匀地写。我在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就开始拆笔,所有的零件都取下来 ,连墨囊也不放过 ,自己很沉迷这个游戏,把所有的笔拆了再组装,一直没有被发现过。直到有一个下午,我把两笔筒钢笔全部拆散,相互重新组合,有的就组不上了,组上的也不能用了。这次是瞒不过去了,挨了一顿很大的骂,拆过钟表的事也在惶恐中自首了。从那之后,我是无比崇拜修笔师傅的。

1947年,张老先生17岁,跟着父亲一起在东安市场卖钢笔,那时候钢笔是热销货,很受欢迎。顾客的钢笔有小毛病时,他就顺手帮人修修,钢笔的结构并不复杂,钢笔尖劈了,钢笔管裂了,丢个小零件,换个笔管什么的,他很快摸索出门道。

顾客们很快发现他修过的笔比之前更好用了,甚至有些新钢笔,都要带来给张老先生磨一磨,写字才能更顺畅。1962年,张老先生在“大兴公寓”租了店铺,专心做修笔生意,比起一般的修笔师傅,他独创了一手“点尖儿”的绝活。钢笔大多数毛病都是坏在笔尖上,笔尖娇气,很容易摔坏。钢笔头上有一个比小米粒还小的圆珠,掉了,钢笔就不能用了,需要把圆珠粘到笔尖上,然后在圆珠上开出缝才能流出墨水。这道工艺在笔厂里都是激光加工,可张老师傅就靠手工电弧焊把一个小钢珠焊在笔尖儿的顶端,焊得恰到好处,再在钢珠上开条小缝,做成钢笔尖儿。

修了50多万支钢笔,贵的也有,便宜的也有,一律平等对待。张老先生工作台上有一张名片,那是巴巴多斯驻华大使留下的。桑德福德大使也曾来到这家小店,修好了笔,留下了一句话:“我觉得您很伟大,很羡慕您!”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谢信,张老先生也都保留着。

只要一摸笔尖,张老先生就知道毛病出在哪里,钢笔拿过来不用看,就知道笔尖是不是原装的,是不是自己曾经修理过的。小毛病,张老先生会告诉客人怎么弄,客人回家若还弄不好的,修理也就花个十几块钱。有的钢笔堵了,吸不进墨水,张老先生接一杯温水,泡俩仨小时就没事了。现在人对钢笔的了解太少了,张老先生总要嘱咐每个客人,钢笔要注意保养,笔尖不要在金属等硬质材料上书写。最好将钢笔每一个月左右清洗一次,保持墨水下水流畅。钢笔如长期不用,应洗净保存。

过去以修理钢笔为业的人很多,收入丰厚,也有不少人拜张老先生為师。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太快,生活习惯也决定了这份职业的命运。同行早早洗手不干了,徒弟们相继离开,修钢笔成了三百六十五行里最不吃香的行当,好汉子不爱干,赖汉子干不了,张老先生的子女也无人继承,就连修理用的配件都无从去找,许多生产厂家都已不存在了。修一只笔最多十几块钱,有时那就是一天的营业额,一年的收入才一万多。很多人向张老师傅传授生意经,还有的出主意,说铺子的地理位置好,租出去一个月房租也快赶上半年收入。这些张老师傅从未考虑过,别说转出铺子,就连离开几天他都不舍得,生怕来找他的顾客扑空。

面对一支钢笔,张老师傅的凝视是无比深情的,深情的背后又是一种哀伤,独属于他的哀伤。旁人无法体会他对钢笔的情感,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终生信守的东西。这些年,我们失去了钢笔,也失去了许多其他东西。我们失去了太多,张老先生反倒替我们担心起来,如果哪天他不在了,顾客们该去哪里修钢笔呢?每天傍晚,张老先生关了搪瓷工作灯,锁了店铺,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回家。不知道哪天,这道门关上后就不会再打开了。

猜你喜欢

笔杆老师傅笔尖
笔尖上的艺术
卖早餐的 小贩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希望
盲人推拿
写话小能手
一角钱
下雨了
智救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