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粹主义

2016-04-08肖青青

现代交际 2016年4期
关键词:危机感人民卢梭

肖青青

[摘要]民粹主义从产生之初就饱受争议。虽然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理论创新却非常困难。从民粹主义实践历史来说,它都失败了,既有内在的矛盾,也有现实的压迫,但民粹主义并没有消亡。本文就是基于民粹主义的历史实践而对民粹主义所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所作的思考。

[关键词]民粹主义 卢梭 人民 危机感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014-02

民粹主义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跨越两个世纪,期间既经历了如火如荼、一呼百应的兴盛局面,也有过备受批判、人人避之不及的冷淡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粹主义又大有复兴之势,欧洲的反对欧盟运动和对福利国家的争论、北美的党派竞争、拉美的复兴经济举措以及中国台湾的民主选举中,无不飘荡着民粹主义的身影。

一、“民粹主义”概念辨析

“民粹主义”的定义一直模糊不清,许多学者都试图对它下定义却难以概括出它特有的属性,因此大部分民粹主义研究者(如保罗.塔格特、加文.基钦、玛格丽特·卡农范等)或者从诸多政治运动中来提炼出它的核心思想,或者将其细分成诸多流派。一般说来,现代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强调平民大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从字面上来看,“民粹”一般认为指的是部分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出于对“人民的崇拜”而将人民视为“精粹”,即“以民为粹”。民粹派将“人民崇拜”作为基本的信仰,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创造力属于人民,崇尚人民的力量、智慧和品格,他们坚信“在人民中保存着真正生活的秘密”,“在人民中潜藏着社会真理”,“人民是真理的支柱”①。“民之精粹”是对“民粹”的另一种解释,反映出另一类精英对大众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承认人民利益的重要性和获得人民支持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认为人民是消极落后和愚昧保守的象征,知识分子等精英阶层才是人民的精粹。因此,“民之精粹”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精英意识,他们重视人民,关心民生,但不相信人民自己有力量改变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在民粹主义发展进程中,“作为大众主义的民粹主义”和“作为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一直交织发展,甚至在同一个民粹派人物身上都会显现,很难将其区分清楚。

二、民粹主义的内在矛盾及现实评价

虽然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民粹主义的身影,但正如英国学者保罗·塔格特写道的那样:“民粹主义是间歇性出现的小插曲,常常以排山倒海之势掀起政治上的剧变。但它却总是昙花一现,不久便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②。作为一种介入政治的民粹主义,它风头正盛时一呼百应,普通大众毫无免疫地“中毒”了,而它到了穷途末路时,普通大众又瞬间“清醒”过来,避而远之。各种批判也随之而来,那时的民粹主义犹如丧家之犬,政治运动也进入一段时间的平静时期。总之,民粹主义大起大落的政治生命是有深刻的原因的,本文就是试图从对它的定义的分析、各种有代表性的民粹主义运动的考察来找出相关的线索。

(一)在民粹主义的内涵方面

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界都从各自的立场来概念化民粹主义,至今仍争论不休,并且每个地区的民粹主义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因此要从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政治实践中概括出广泛认同的定义存在一定困难。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也望而却步,导致民粹主义定义方面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最为普遍的做法是找出公认的民粹主义的核心原则,并用这种原则来对照,找出代表事件的相似之处,从而指出这种理论是否为民粹主义。即使是这样,争议也无法避免,例如毛泽东理论是否为民粹主义就在国内外有诸多分歧。一方面,定义的困难使民粹主义一直处于散漫的状态,没有一种学派或者政党明确地标榜自己为民粹主义,而且这也使民粹主义理论的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民粹主义的政治实践虽然在各个地区都有,但长期的、成片状的、有深厚基础发展却很少,这使得民粹主义既出现历史断裂又没有形成一种一贯发展的理论体系,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民粹主义的理论繁荣和政治实践。另外,正因为民粹主义在概念上的不明确性,普通大众很难区分什么是民粹主义,而别有用心之人却借着民粹主义的旗号获取政治利益,或者是民粹主义定义的模糊使得自身一直没有形成独立体系,很容易依附于其他的社会的或政治的学说,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在民粹主义的思想与实践中,人们既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的影子,也可以看到权威政治、民族主义的因素。③

(二)在民粹主义的实践运用方面

出现了理论的发展跟不上实践的发展的情况。以往的民粹主义历史实践表明,民粹主义运动通常发展非常迅速,具体形势转换也很快,而在这种快速的变动之中,理论的缺失会使实际的实践失去方向感。在美国人民党运动过程中,形势的变动导致支持率的大量下降,而领导层面又没有制定针对当时情况的具体策略,导致了人民党运动的失败。理论上的相对滞后在很多时候会制约实践的发展,民粹主义历史上的失败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更为严重的是,民粹主义从产生之初就是一种政治运动,是为特殊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因此,在他们的政治实践中,民粹主义或者只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政治策略,只是打着民粹主义的旗号而并无民粹主义的信仰,这在当今美国总统竞选演说中多次出现。但有一些政治家确实是有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类似民粹主义的信念(如庇隆),也正如上所说的,这些政治家并没有民粹主义的理论积淀,所在的党派也没有一些真正从事民粹主义理论发展的学者,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在面对巨大危机时就显得束手无策,只有以失败告终(这在列宁和庇隆两人的政治策略上有鲜明体现)。

(三)在民粹主义的求助对象方面

民粹主义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民粹主义主要求助两个对象:一是“人民”,一是危机感。

一方面,民粹主义的灵魂在于人民,没有了人民的支持,民粹主义就失去了根基。在民粹主义的动员期和实践前期,人民确实得到重视,但当民粹主义领袖地位逐渐上升时,对人民的“崇拜”会转化成对领袖的崇拜,“人民”逐渐成为一个抽象的整体,一个象征符号,一种语言修辞。人民被认为是无意识的、可以控制的群体。因此,民粹主义的历史实践往往从对人民的高扬开始到对人民的控制结束(如法国大革命时期),这也是民粹主义难以逃脱的悖论,又如庇隆统治所依赖的意识形态得到了大众的支持,但在实践中,他常常还需要依赖强力和个人魅力来维持这种支持;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是一个社会变动剧烈和社会秩序不稳定的时期,各种思想十分活跃,各种社会力量重新组合,人们的身份认同和政治共识面临调整。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中,社会的变动会激发潜藏的矛盾,有的还因此引发了反社会的情绪或反制度的思潮。特别是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会引起那些已经习惯传统模式的人们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会激发“怀旧情绪”和危机意识,这也是民粹主义出现和蔓延的社会心理基础。一些知识分子或政治家通过宣言这种危机感,并提出解决危机的方法而获得大众支持,民粹主义因大众在最彷徨时候发现了这根救命稻草而大受欢迎。当社会度过这一转型时期,这种原先求助的危机感便不再发挥作用,民众热情开始降低,民粹主义也到了它的末路。

三、民粹主义的历史出路

虽然民粹主义在以往的实践中或多或少都失败了,但民粹主义的发生机制已经形成了,只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它又会卷土重来。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标志,它在全世界蔓延,扩展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它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意味着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转型时期,资本的流转变得更加迅速快捷。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陷入了贫富分化、绝对贫困化和国家政治经济地位彻底边缘化的境地。外国资本出于市场和商业利益的考虑扶植独裁政府,使民主和人权受到威胁。而民粹主义代表着一种在政治上关注普通民众,反对精英操纵和拒绝牺牲普通民众现实利益的进步意识形态。因此,民粹主义在全球化时代获得了它的合适的生长条件,它会在一定时期、在经济发展滞后以及政治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产生出来。所以,民粹主义并没有过时,它仍旧保留着顽强的生命力,如何正确地利用民粹主义变得非常迫切。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在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民粹派政治的最近回归充当一种提示,就是民粹主义不是早期的发展阶段的遗物,而是现代公民和政治景观的一种重要的和持久的特征”④,玛格丽特.卡农范认为“从本质上看,民粹主义不是一种简单的落后的象征,它是民主投射下来的一片阴影”,保罗.塔格特认为它是一张“政治晴雨表”……民粹主义是对当前政治形势的一种积极反应,它不是凭空或者偶然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必然性。民粹主义关注民生和人权,是对普通大众的热切关怀,也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因此,并不是简单地消灭民粹主义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在现代社会,民粹主义还预示着西方民主政治的缺陷、中西方政治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社会不稳定、代议制政体的缺失所带来的危害以及经济全球化给边缘国家产生的影响。而随着大众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的传播,民粹主义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民粹主义带有很强的依附性,它可以很好地隐藏于某种理论之中而为特殊的政治目的服务,因此加强民粹主义的理论研究应该可以成为未来民粹主义的研究方向,使民粹主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也使得实践发展与理论建设步伐一致,而不是沿用已经过时的理论,这对民粹主义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另外,为了防止在大众社会中过度的民粹主义动员而使社会陷入癫狂状态,加强社会舆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也是必要的。

注释:

①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三联书店,1995:102.

②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③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01):94.

④Roberts.Jansen.民粹动员:一种研究民粹主义的新方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2(80):7.

【参考文献】

[1]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马龙闪,刘建国.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国际共运使研究室编译.俄国民粹派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危机感人民卢梭
人生的最高哲学
大师的弯腰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危机感影响成败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破机关化立群众性以危机感换进取心
卢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
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