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水资源优势建设魅力生态型灌区

2016-04-07张茜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陕西宝鸡721300

陕西水利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型节水生态

张茜(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陕西 宝鸡 721300)

发挥水资源优势建设魅力生态型灌区

张茜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陕西宝鸡721300)

本文依据生态型灌区的构建原则,拟采取在灌区创建高效节水生态园、修建娱乐广场、营造渠道景观等措施,旨在发挥水资源优势将冯家山水库灌区建设成魅力生态型的新型灌区,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发挥;优势;建设;生态灌区

1 冯家山灌区的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冯家山灌区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控制高程540m~1000m,地面比降一般在1/100~1/200之间,灌区南部为洪积平原,北部为黄土高原区。灌区内典型褐色土分布最广,表土一般为轻壤土,少数为重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0m~40m,适宜种植业发展。灌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 636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36mm,多年平均气温11.5℃,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9.6℃,年日照大于2100h,无霜期214d。灌区没有大片森林分布,林地面积7820hm2,林木覆盖率7.5%,其中园地(果园)6400hm2,主要是苹果、梨、桃等经济林木,农田防护林及四旁植树1420hm2,以泡桐、杨树、柳树、柏树居多。冯家山水库灌区内共有38个乡镇,439个行政村,27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92.9万。农作物以冬小麦及夏玉米为主,其余有谷物、豆类等,经济作物以油菜、辣椒为主,经济林果有苹果、梨、桃等。灌区作物复种指数168%,粮经比例为80:20,粮食亩产667kg,粮食总产73.3 万t,农业总产值12.9亿元,灌区国民生产总值47.5亿元。

1.2灌区工程设施现状

灌区总面积10.67×104hm2,现有耕地8.69×104hm2,有效灌溉面积8.31×104hm2,其中自流灌区4.22×104hm2,抽水灌区4.09× 104hm2,全灌区已成方田1.67×104hm2,其中具有节水条件的约占1/2。灌区由冯家山水库管理局管辖的土地面积有743.73hm2,其中渠库结合库区面积194.2hm2,干支渠及道路538 hm2,管理站、段、点庭院11.53hm2。

冯家山灌区工程有4条干渠,总长119.8km。总干最大引水量47m3/s,西干最大引水量5m3/s,北干最大引水量22m3/s,南干最大引水量9m3/s。灌区设333.33hm2以上抽水站22处53站,总装机3.35×104kW,平均扬程89m。沿北干渠有孔头沟、中张庄、祁家沟、王家沟、刘家沟、美水沟渠库结合工程6座,总库容 2.134×104m3。灌区共有支渠 100条,543km,斗渠1572条,1419km,分引渠12841条,4116km,成网状分布。

2 冯家山灌区的生态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生态治理现状

冯家山水库灌区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受当时资金、技术、水资源量等条件的制约,经历了起初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后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平整土地、灌区配套等农田基本建设,灌区信息化系统逐步完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多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冯家山管理局积极争取项目实施节水改造、库区综合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田间灌溉设施改造、灌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灌区渠道网络日益完善,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灌区渠林路网络建设有了大规模的发展,日益密集。另外,随着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灌区林果面积逐年增加,林木覆盖率大大提高,灌区系统净化能力逐步增强。

2.2生态建设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灌区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小麦、果树为主,生态景观少、高标准农田少,体现生态灌区、现代灌区的因素少。二是灌区渠道绿化率低,渠、路边植树品种比较单一,单排布置,成带成片少,管护标准低,农田林网有待进一步细化密置和多样化,虽然渠边村镇布置一些园林景观休闲场所,但标准皆不高,规模不大,景观效果欠佳。三是粮食作物只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农民节水意识不强,高效节水农田较少,局部田间冲刷严重。四是灌区六座渠库结合工程综合治理效果不明显,植被差,库区局部地方还有塌岸,发展生态灌区潜力巨大。

3 生态型灌区的特点

生态型灌区是指灌区工程、田块布局合理、植被完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修复。灌区建设运行体现着现代科技成果,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不但要提高生产能力,而且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型灌区的实质就是生态上自我优化,经济上良性发展,具有现代性、发展性、协调性的特点,因而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健康生态系统原则、绿色景观板块原则、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原则、系统自我净化原则等。

4 生态型灌区的构想

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灌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立足高远改变灌区只重视工程建设、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建设的传统观念,依生态型灌区的建设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将灌区打造成具有现代气息的生态型灌区。

4.1统筹规划建设农林田网新格局

要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灌区,仅靠大自然进行被动调节是不够的,根据生态型灌区生态系统建设原则,结合灌区实际,主动开发,要采取“自然+人工”的模式来发展。在灌区已有的生态基础上,结合城乡道路规划格局合理发展绿化带,形成农林田网建设新格局。这就要求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联合统筹规划,进行渠、路、田、林综合治理,通过土地平整、灌溉渠系、田间道路、林木绿化及其它工程,形成固定的农林田网布局合理,标准配套,在灌区内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区生产、生态、景观综合效益。

4.2利用水资源优势创建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园

近几年,宝鸡在积极创建节水型城市,其中农业节水是重点。因此,灌区要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放在突出的地位,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首先在果树、苗木等精细种植、高收益的经济作物中应用推广,逐步形成规模。另外,农业观光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目前正蓬勃兴起,它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上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的意趣。因此将农业生产和人们精神愉悦有机结合起来,将现代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人们在欣赏农业景色、体验采摘活动的同时,普及水利科技,提高灌区产值,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4.3将生态灌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修建群众娱乐广场

建设生态型灌区就要追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灌区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人民创造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冯家山灌区内村庄较多,可以在渠道经过村庄的地方,结合渠道,依托水土资源修建休闲娱乐广场,优化、美化防护设施,设置一些水文化景观、园林建筑小品,增强灌区功能,美化群众生活环境。

要充分发挥灌区渠库结合工程的水资源优势,修建旅游景观。综合治理库周,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治理塌岸,涵养水源,可以修建湿地公园,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

4.4建设生态渠道营造特色景观

建设生态型灌区,就要正确处理灌区工程实用功能、美观、生态之间的关系。冯家山水库灌区总干渠和南、北干渠长约120km,要以干渠工程美化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营造冯家山灌区特有的渠道景观。一是渠堤栽树植草,巩固绿化成果,不断改进绿化方式,增加树木品种,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二是健全美化干渠安全防护宣传设施,是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功能的同时成为灌区一道景观。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将渠道护坡改为生态混凝土,真正实现植物和水中生物在其中的生长,真正起到完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5 结语

魅力生态型灌区建设是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应该和新农村建设以及节水型城市建设相结合,既要遵循生态规律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立足灌区实际,立足高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建设内容,坚持不懈,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李蕊)

TV521

B

猜你喜欢

生态型节水生态
坚持节水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生态养生”娱晚年
节水公益广告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