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016-04-07冀传杰华维娜董永庆

山东水利 2016年8期
关键词:潍坊市水价农田水利

冀传杰,华维娜,董永庆

(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

谈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冀传杰,华维娜,董永庆

(潍坊市水利局,山东潍坊261061)

分析了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潍坊市2个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和一个国家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试点工作,提出了适合当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种类繁多,且功能多样。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0万余处。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51.96万hm2,塘坝4 707处;窖池4 157处;灌溉机电井18.51万眼;小型泵站1 411处。长期以来,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灌溉排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然而,由于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特殊的公益用途和田间属性,造成目前这种“有人用,没人管”的局面。这样的管理现状与当前农业现代化需求已不相适应,全面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 小农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权责不明,农民认识不到位

在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潍坊市普遍存在着重视大工程、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忽视配套工程、田间工程、建后管护的倾向,而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尤为明显,很多工程都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究其根本原因是产权不清、管理权责不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工程面上多交由村集体代为管理,然而很多村没有精力和多余资金用于日常的工程巡护维修,管护工作一直落不到实处。再者,农民没有把水利设施视为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业生产设施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工程的维护与管理中,农民不了解也很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关管理决策。有些地区,虽然农民参与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农民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更缺乏对管理的监督。

1.2管理效率低,管护人员缺乏工作热情

由于管理职能不到位、运营方式单一、管理组织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不高。一些地方部分塘坝、渠道、机电井、排水沟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有的落实了管理机构,由于运营效益低、投资回收周期长,难以调动水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水利工作人员对水利事业没有热情,从而导致日常管护工作不到位,管理机构的正常效益和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最终形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难以正常运行的恶性循环。

1.3管护资金难以落实

由于各级对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重视不够,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当初建设时,往往未将建后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费用落到实处,因而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损坏后无人维修的现象。对于那些由受益村管护的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安排足够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受益村民也认为是集体工程,不愿自己筹钱维护,造成工程管护资金难以落实。

1.4水价的制定和管理不合理

根据调查,多数县(市、区)农田灌溉水费的计收标准远达不到按成本价计收的标准,收取率也不高,从水费中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的难度较大。又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农业水价,致使群众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然而在农业用水收费中,中间加价和搭车收费现象依然较严重,农民实际支出的水费成倍增加,从而变相加重了农民负担,进一步激化了政府和用水户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没有合理的水价制定标准和规范的农业水费计收管理,才造成了水价计收难、工程管护资金难以落实,工程得不到合理管护的现状。

2 对策措施

2.1要抓住明晰产权这一前提要求

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县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登记造册,健全工程档案,并向工程产权所有者核发 《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书》。根据产权归属和受益情况确定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工程使用人颁发《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证书》。目前,青州市和临朐县两个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已颁发产权证、使用证6 285个。

2.2要抓住落实管护主体责任这一核心内容

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原则,确定工程管护主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用者是运行管护主体,承担管护责任,负责筹集管护经费,确保长效运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所有者与工程使用者签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协议书》。县级水利部门和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及运行管护工作台账》,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维护的监管和技术指导,督促工程管护主体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保障工程安全长效运行。

2.3要抓住落实管护经费这一关键保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除了“有人管”外,还得“有钱修”,因此需要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建立起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稳定保障机制,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经费原则上由工程受益者负责筹集,公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各级财政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机制,明确资金筹集渠道;建立以政府考核为基本依据的财政补助经费奖补机制;制定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考核奖惩办法,明确从土地出让金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管理与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用于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效运行。

2.4要抓住探索管护模式这一改革主线

根据工程规模、形式、受益范围等,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包括专业服务队管理模式、农民合作组织管理模式、农户自管模式、物业化管理模式、公司化管理模式等。在确保工程安全和公益属性的前提下,鼓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主体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可采取上述模式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2.5要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一调节杠杆

农业水价是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杠杆,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要兼顾促进节约用水与减轻农民用水负担双重目标,在综合考虑供水成本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目前,安丘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结合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完善了用水计量设施,实现了水费终端计量,按照合理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实行政府指导价下的农民协商定价,建立健全了水价的监督和水费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了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

3 结语

为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更好的服务农村,下一步应以明晰产权为前提要求、落实管护主体责任为核心内容、落实管护经费为关键保障、探索管护模式为改革主线、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调节杠杆,全面推进潍坊市小农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建立良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

(责任编辑赵其芬)

F323.213

B

1009-6159(2016)-08-0003-02

2016-01-08

冀传杰(1965—),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潍坊市水价农田水利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