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途径探析

2016-04-07霍海鹰李玉鹏

山西建筑 2016年34期
关键词:资源型新城京津冀

霍海鹰 李玉鹏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途径探析

霍海鹰 李玉鹏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从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空间布局杂乱、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协同发展的新型资源型城镇方法,并以邯郸为例,探析了京津冀一体化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途径创新思路,有利于实现城市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城市

0 引言

近来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产业转型必要且紧急。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彻底改变,钢铁,煤炭,石化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需逐步转变。面对经济下行巨大压力,城市转型势在必行。同时,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产业新城成为发展的新动向。早期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依然凸显出很多问题,例如城市边界的无限扩大,规模与人口的失衡,基础设施的迟滞,规划的时序性等问题,产业新城提到的“政府+企业”的方式给城市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

同时,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因资源开发而产生的城市,有依仗资源开发而快速发展的城市,如邯郸。这些资源大多以石油,煤炭,各种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仅仅依仗资源开发不仅污染环境,也不具可持续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成为必然,那么制定良好的城市规划策略,探究出新的转型途径,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正确依据是每个规划学者的使命。

1 资源型城市发展概况

1.1 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

1)自然资源。河北城市资源2016年已基本到了中源期(中源期即矿产等资源开发时期的划分,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分为发展期,丰源期,中源期,枯源期。中源期指资源仍有但数量不多),尚有资源可利用但数量保有不足了,需要限制或限量开发,况且因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处在枯源期城市一样面临环境高度污染,资源数量锐减,经济下行压力徒增,工业占产业比例过高,人民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2)产业布局。资源城市因为严重依赖资源发展,其产业结构显现出明显的不合理,结构比较单一,第二产业占比很高,而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远低于正常水平甚至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其耕地,养殖,水产等产业也不发达,城市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

3)人口方面。由于资源型企业众多,加之自动化水平较低,第二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需求因为经济发展需求大量增加,而到了转型期,资源企业大量减产,停产,裁员,劳动力显现出过剩局面,且这些下岗劳动力多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欠缺,市场意识也不够强烈,这就导致了大量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同时伴随着大量下岗员工,其福利,养老,工商等等问题都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1.2 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1)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一城多镇,多城镇,多中心城镇三种模式,其差异无本质区别,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空间尺度下产生的不同表现方式。这三种模式均在城市布局中存在着问题:a.多数资源型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多围绕资源布置,这样的城市缺乏整体性,不利于集约发展。b.由于布局分散,但每个地区也要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生产发展,这就导致各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以至于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c.资源城市中心因为高度发达,而周边地区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很明显的城乡差距。

2)城市用地布局混乱。由于资源型城市对资源依赖性过高,所以出现了“先生产,后生活”的特点。城市生产,用地布局等受政策影响和扶持比较多。工业用地,生活用地,耕地等交叉布局,混乱不堪,这样又导致了城市某些功能的不合理性,分区不明确。这样搞的城市不像城市,城中村混杂。

3)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由于资源型城市地形多山地丘陵等,所处地形相对复杂,其城市道路网多不成系统,呈现出线多,面广的趋势。道路等级也不够明确,对内对外交通不清楚。往往基础设施建设水准较低,不能满足人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也不具备可持续性。此外,城市缺乏统一风貌,城市建筑,景观,道路等比例不够协调,缺乏设计感。

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城市规划战略思考

2.1 产业新城模式发展概况

产业新城模式,是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指引下,以“建设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为理念,积极创新升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并实现产业新城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新城的振兴需要产业引入,聚集,人口的聚集,这样才能使新城变成真正的产业新城而不是空城。要提升产业新城的活力,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不断改造升级,改善产业发展服务城市运营等;需要企业不断的资金投入,产业的深化与改造,这样才能使城镇化结果更加合理。产业新城的一大优势就是产业布局发展与园区土地(园区+地产即“工业园区开发运营+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产业模式。简单说就是以园区开发项目立项,地产开发跟进与地产业务协同发展。这种模式在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十分独特,在国际房地产开发商中也鲜有匹敌)供给政策的结合,解决了土地需求的束缚。同时,也存在着一点问题,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市场的放权仍不到位,制约着园区的快速发展。

2.2 产业新城与资源城市转型

2015年年初国土资源部收紧了对建设用地的审批,这个环境下城市建设用地会稍显紧缺。而在一些资源型城市中,由于企业性质单一,资源的枯竭等导致大量土地闲置,从而显现出规划布局的不合理,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导致大量浪费。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产业新城模式给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了思路。

峰峰矿区位于邯郸市区西南,是典型的矿业区。地区主产原煤、铁矿、石灰石、煤矸石等,近20年依靠这些资源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的逐步枯竭,城市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伴随城市发展需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也势在必行了。邯郸市峰峰矿区必须逐步放弃依托煤炭,钢铁等不可再生,高耗能等产业;改变旧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再依靠高耗能,高污染,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产业模式;必须推动城镇化,更快更多地将百姓从土地解放出来,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必须引进新型产业,转变旧有产业,深化产业链结构打造增长新动力。不能再单单满足与土地的批租和概念的规划,更应积极探索出更多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百姓生活创造更好条件,产业新城恰恰是邯郸所需要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新城市主义中TOD(TOD是一个“3D”的过程,即高密度(Density),多元化(Diversity)土地利用和良好的设计(Design))模式中的“3D”理念对新城的建设规划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适应新区发展,便利的交通,通信的畅通,充足的能源,优美的环境等基础设施都需要改进提升。新区设计规划,产业规划,土地整理融合等科学实施对资源城市的转型必不可少。

2.3 产业新城模式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途径探析

产业新城模式下,因不同地区发展程度,区位资源等不同,开发建设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类似邯郸这种资源枯竭的城市在初期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主导,企业开发。企业解决政府开发一级土地的资金问题,反过来,政府为投资企业在二级开发过程中给予最高待遇,双方优势互补,在资源最优化状态下达到利益最大化。

2)规划立足高,展望远。规划要立足整个区域,按时序发展做出近、中、远期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区域空间规划等,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3)确定产业定位,制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招标信息,紧抓龙头企业,积极打造新型产业群,实施产业链招商。积极推进研发工作,通过新技术,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

4)积极鼓励推进小微型企业发展,进一步开发民间经济潜力。扭转只想“大项目、大企业”的传统思维,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扶持,孵化等手段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进而为转型提供帮助。

5)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争取京津等地产业的转移,为扩大就业,提升经济提供保障。

3 结语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对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邯郸的经济转型,既需要依靠自身资源、区位等优势,更要抓住京津化一体化战略机遇。产业新城模式为邯郸城市转型提供了有益思路,同时对类似地区产业,经济等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 张 侃,周 波.煤炭型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研究[J].中国矿业,2009(3):60-63.

[2] 曾荣平,岳玉珠.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7(12):106-107.

[3] 刘力刚,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6,48-49.

[4] 张文忠,余建辉,王 岱.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和模式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1):40-56.

[5] 易 鹏.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新城建设思路[J].中州建设,2013(18):30-34.

On transitional channels for resource-cities under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uo Haiying Li Yupe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of the resource-city development,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new resource urbanization method in the coordin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unreasonable land layout, messy urban space allocation and lag-behind infrastructure,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city,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idea for the urban transitional channel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y taking Handan as the example, so as to realize the healthy, steady and consecu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new urbanization, resource-city

1009-6825(2016)34-0021-03

2016-09-25

霍海鹰(1977- ),女,硕士生导师,教授,全国注册规划师; 李玉鹏(1989- ),男,在读硕士

TU984

A

猜你喜欢

资源型新城京津冀
珠江新城夜璀璨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长江新城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新城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