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体育中考的“镣铐”转化为“杠杆”

2016-04-07蒋玉红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215031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镣铐体育课中考

蒋玉红 (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215031)

专题报道

如何把体育中考的“镣铐”转化为“杠杆”

蒋玉红 (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215031)

众所周知,体育中考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目标是通过“以考促练”推进素质教育,以“撬动效应”来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以来,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体育,体育学科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从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体质测试指标并没有得到显性改善,不仅如此,一些地区的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教学水平、课程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停滞不前的现象。究其原因,体育中考尤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了体育学科更多的舞台,可以充分展示体育运动本身带来的魅力,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体育中考也有了很多规则和要求,弥散着浓浓的应试味,让一些体育教师增加了无奈与感慨:教体育也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一、教师教学观呈现“两张皮”现象

1.体育常态课与公开课“两张皮”现象

纵观初中体育常态课,不难发现,教师们基本以中考项目为主,非中考项目成了体育课可上可不上的“调剂品”。而在公开课和评优课中,教师们面貌焕然一新,他们精心备课,从内容的选择和教法、学法的设计都紧紧围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于公开课、评优课的教学内容基本都选择教材的第1课时,所以,初看似乎很不错,但是,细究就会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简单动作复杂教,复杂动作简单教,学生的技能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有些高中体育公开课更为显性,本来初中应该掌握的技术,部分高中生还处于初学阶段,茫茫然不知所措。

2.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

在实践中反思,再在反思中提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师职称评审中教科研水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分析这几年参与评审的论文,部分教师要么泛泛而谈,没有核心观点,要么“炒冷饭”,几十年来的问题、观点反复写,脱离了论文和课题应该代表最新、最前沿研究的主旨。究其原因,在于有的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为了达到中考指标,将中考作为最终目标,几轮下来,自认为已掌握了中考提分的要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就变得越来越安逸于现状,弱化了质疑能力和挑战能力。事实上,如果不研究变化中的学生、不更新教材教法,怎么可能教好体育这门学科?

3.技能教学与体能发展“两张皮”的现象

技能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需要有体能的保证;而体能的提高,能更好地让技能得到发挥,这是相辅相成的。如,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动作掌握得再好,没有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就无法真正体会篮球运动的魅力,也就不可能让所掌握的技术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实中,有些体育课,课堂中常常技能教学和体能教学脱节,很少研究什么样的运动技能需要什么样的体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我们看到的体育课总是技能归技能教学,体能归体能训练,体育学科应有的内在规律研究不够。

二、学生学习观呈现“两张皮”现象

本应在操场上驰骋的青少年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分数”上,为获取体育中考的高分,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训练,身体素质的提高变成了“中考”标准的功能化落实,远离体育活动本身的美,学生感受不到体育活动的魅力,无法满足体育人口急速成长的要求。直奔中考、重复无趣的体育活动,越讲究“有效”“高效”的体育课堂越对学生无法产生吸引力和成长力。如,跳绳、800m跑、立定跳远等基本技能训练,从初一到初三,单维定向的训练自然不会对学生有任何吸引力。此外,体育的分值不如语文、数学等学科高,却需要经年累月的“耐力”支撑,学生自然生出畏难和抱怨的情绪,让体育课的高要求、高学习目标在现实中踩空是常有的事。

1.学生喜爱体育但不喜爱体育课

“学生喜爱体育但不喜爱体育课”这句话已说了多年,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对学情的研判分析不够,对青少年精神发育的成长周期理解不够深刻。如,受姚明、刘翔、郎平等体育明星们的影响,使得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对学生们充满神奇的吸引力。因为学生们需要的是自己喜爱项目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却不能为满足学生的“喜爱”对教材内容进行“趣味”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学生面临的升学学科学习压力较大,他们期盼的体育课不是反复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中考”体育课,而是可以放松心情、愉快地与同伴相处,同时又可以学到体育知识技能让身体健美起来的体育课。因此,当体育活动的人性美、运动美与中考项目训练的重复单调现实发生矛盾时,学生的内心当然不会爱上无趣无味还令身体疲惫、肌肉酸痛的体育课。

2.学生重近期利益而轻长远目标

体育最终的目标是为幸福人生、健康生活打好身体的底子。都知道,健康是1,其余为0,没有健康的身体,人生很难走远走高。所以,体育教学不是为了“玩”而教,更不是为了“考”而教,体育教学一定为了“人生”而教。体育教学应该为了学生们养成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好习惯而教,为终生发展体育能力而教。

但令人不解的是,随着体育成为中考的内容,学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体育中考分数的过分重视,使得现在的学生也变得“功利”起来。如,体育教师授课给学生非中考的内容时,总有一些学生心不能全身心投入,当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学练时,他们给教师的回答是“练了这个有什么用,中考又不考。”究其原因,是学生“近视”的体育学习理念,教师“短视”的体育教学手段,师生双双走入了“体育”中考的窄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喜爱体育、不愿意凭“意志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似乎又形成了一个魔圈:正因为学生不重视体育,没有体育习惯,我们要用考试的方式提振体育学习意识,而“中考”的功利性又使体育再度陷入“唯分数”“唯结果”的体育教学中,对培养良好身体技能有益但没进入考试项目的活动,教师不敢过多传授,学生更不愿意参与,这是我们体育教师今后教研的课题:如何兼顾身体技能与考试科目,兼顾耐力训练与趣味传授,发掘体育本身的美。

3.学生素质有阶段性提高但技能掌握不理想

体育中考的实施,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实得到了提高。体育进入中考后,学校领导重视了,学生家长重视了,学生重视了,体育教师重视了,中考项目本身的科学、合理的设置也相对兼顾了青少年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的均衡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有了较好的增长。但通过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习后,除了参加运动队或俱乐部的一些学生以外,真正掌握1~2项并使其成为终生爱好的运动技能的学生并不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相应的技能掌握并不理想,这与课堂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兴趣习惯未很好地形成等因素均有相关性。

三、回归学科价值,把中考体育当作撬动整个体育工作的“杠杆”

如何来审视中考体育的“杠杆”作用,笔者认为,需要教师研究体育学科的特征、研究体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在的规律,以及学科的价值所在,真正让考试评价起到“撬动效应”。

1.遵循体育学科核心特质,加强教学研究

中考体育只是中学阶段学业评价的一个方面,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现行阶段加强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一项重点工程。作为体育教师,不能将中考窄化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应该把中考体育作为撬动整个体育工作的杠杆,体育教师应该本着体育学科的核心特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能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并能遵守体育的道德,人格健全,这才是体育的价值所在。

2016年11月,江苏省举行了“2016年江苏省初中优秀课评选活动”,作为评委中的一员,笔者认为该活动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选手教学有规定内容和自选内容两类,规定内容类是足球项目教学,其中不乏有些选手教学内容围绕中考足球考试项目进行教学设计,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自选内容类则丰富多彩,有相当一部分参评课也把中考身体素质内容穿插于课堂教学中,都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会鼓励参赛选手勇于在课程内容资源上挖掘,而这恰恰是初中教学目前最需要提升的;二是教学竞赛活动中穿插了“趣味体能教学游戏100例”的培训,一个球、一根绳、一条带所带来的趣味游戏让教师们醍醐灌顶,犹如一场“及时雨”给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2.优化重组课程内容资源,加强课程研究

歌德在形容写格律诗时说“戴着镣铐跳舞”。体育中考也在“戴着镣铐跳舞”,但不能将这种“镣铐”当成“枷锁”,而应当成是规范,只有规范的体育人生才是有序的,也才能更有价值。

作为一线教师,与大家一样需要为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而努力,这是为了学生的近期目标,是责任所在。但是,作为体育教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体育中考只是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评价,不是最终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解决学生运动技能教学和现行学业评价的矛盾,笔者一直主张并积极实践《课标》与中考内容的优化和整合,具体做法是:对初中3年的《课标》内容进行梳理,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重组,初一和初二重点完成技能类项目,将身体素质“课课练”融入到每节体育课中,初三阶段则重点围绕中考内容进行技术指导和强化,这样既贯彻了《课标》,使学生基本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同时又保证了中考体育的成绩。

3.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强过程研究

考试是为育人服务的,而不是育人为考试服务,单一的评价必然会减少师生之间的互动,降低教学的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转变思路,注重发展性研究,这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在于教师的引导。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德育总跟智育、体育结合在一起”。学校、年级、班级有很多活动,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设计、组合,让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化过程,规范组织,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果。

知之、好之、乐之,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体育中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的重视,是针对当今学生体质出现不断下滑后的干预措施,也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国策,提升青少年体质,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努力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镣铐体育课中考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中考“三数”大扫描
墓志铭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镣铐”辩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