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确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016-04-06邵齐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原则学科活动

邵齐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不是取决于教师能够做些什么或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

主题的确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源于生活的原则。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适当的课题进行探究,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针对学生午饭挑食、浪费的现象,我们确定了以“早餐的学问”和“吃的学问”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查找书籍、访问教师和家长,了解了营养、健康和烹饪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可行性原则。选题时要考虑财力、物力、人力、能否实践等因素。此外,活动主题切口要小。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的限制,更要选择一些容易操作的主题。

价值性原则。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區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的,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主题。

尊重学生的原则。在选择主题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使孩子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教师要引导孩子设计与自己生活、年龄和兴趣相关的主题。

立足学校特色的原则。可以把学校特色活动、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直接作为主题,由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延伸出主题设计,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继承学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等在组织形式、内容上的精华,用它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同时也为各类活动的课程化提供平台,提升了学校特色质量和品牌。

确定主题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来确定活动主题。在主题选择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尊重孩子的新奇性和趣味性等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如临近春节,学生对过春节时剪窗花、贴对联、挂中国结、祭祖先等习俗产生了好奇,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确定“春节探源”的主题活动。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立活动主题。如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对家庭、学校及社区有实际意义的点滴小事,确立了“吃早饭的学问”“学生游戏的调查”“公交微循环的调查”“学校门前的交通状况”“小区设施的调查”和“社区的变化”等主题。

依据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各项活动进行整合来确定主题。例如,春(秋)游活动、春(秋)运动会、夏(冬)令营活动、军训活动、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巧手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会活动等,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积累了经验。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设计主题活动,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或由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延伸出主题设计,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

拓展其他学科知识,确定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如:在数学学科进行“翱翔园学生喜欢的项目统计分析”,让学生绘制各种统计图并得出结论;语文学科根据《威尼斯的商人》,进行有关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产和文化等一系列的讲解,设计小导游活动和宣传片制作等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学校学生网络应用情况分析研究”“学校学生玩电脑游戏现状分析研究”等学科实践活动;在品德与社会学科进行“青少年偶像崇拜情况调查”“你知道雷锋吗”等学科实践活动。

发掘社区资源,设计与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我设计了“来广营地区名字的起源调查报告”“小区社会治安调查”“小区交通安全”等主题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学生们知道了来广营地区过去是兵营所在地,所以才有很多村名有“营”字,知道了城市化进程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

编辑 汪倩

猜你喜欢

原则学科活动
【学科新书导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