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D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6-04-06于海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昆虫终端探究

于海燕

PAD进入课堂,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整体调控,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然而,当前许多数字课堂由于过于追求多媒体效果,变成了教师多媒体课件的秀场,忽略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我以PAD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略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PAD的策略。

开展师生互动,把握学生情况

教师可利用基于安卓系统的PAD智能终端平台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终端可根据课业内容下发讨论题或者是测试题,当学生在回答问题后,会反馈给教师直观的、有分析的量化答案。此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答案对错的百分比,并通过对正确率的分析开展有针对性地讲解。在课堂中发生即时互动时,教师还可发放即时问,把问题下发给学生。例如,小学美术第2册第15课的《昆虫的一家》这节课,教师下发昆虫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请学生来说一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然后,教师在白板上标注A、B、C等序号,下发问题。学生接受试题,选择答案,点击抢答,并发送答案。这时,教师可以监控全班反馈的答案并查看答案的正确率。在这樣的平台中,教师统观全局,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并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重视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可利用PAD智能终端的平台系统,让学生在课后进入课堂中的学习环节,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和预习新课。此外,还可让学生制作课件,通过PAD智能终端平台上传到本课的学习预习环节中,让学生跟随下发的课堂微视频试着在家进行新内容的实践。

例如,在《昆虫的一家》这节课中,我下发预习要求:昆虫有哪些之最?收集昆虫的儿童画作品,并介绍我国绘画昆虫的画家。学生自发结成学习小组,通过探究学习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制作课件并在课上进行了展示。在复习环节,我让学生依据学习过的蜜蜂和蚂蚁的相关知识,判断其是否能归入昆虫类。课堂上学生们的讨论很激烈,有的还上网查阅视频、儿歌来证明自己的答案,课堂真的属于了学生。本课教学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促进探究合作,促使教学简化

学生能做到质疑探究、合作学习,才能达到创新。PAD智能终端平台简洁易操作,教师应建立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简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学到知识。教学的简单化还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应作为参与者、合作者、学生的陪伴者。

例如,在一年级的《昆虫的一家》的整节课中,我以小组汇报为主,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首先,在每个环节中都设计了欣赏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分享的习惯:先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种类的昆虫图片,开阔学生视野,再让学生将这些他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形象回忆起来,为创作储备资源。其次,分组、分层进行教学设计:两个小组汇报“昆虫之最”,一个小组介绍我国画昆虫的画家,还有两个组搜集儿童绘画昆虫的作品。再次,教师在现场做示范:给学生展示两种相似的昆虫的画法及装饰,并请学生自己尝试将蜻蜓转变成蝴蝶。最后,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我把在网络上搜集的昆虫图片通过PAD智能终端平台下发给每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昆虫作为创作时的参考。又如,在《石膏板画》这一课中,版画制作的过程需要实践操作。课前我制作微视频上传到平台,课前、课上,学生们通过下载视频并认真观看和讨论,很快掌握了制作的技能,随后开始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了石膏板画的制作,而我在课堂中则成了学生们的陪伴者。

编辑 肖佳晓

猜你喜欢

昆虫终端探究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借昆虫上课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昆虫的冬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