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家庭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

2016-04-06李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孝经家规家教

李静

中华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因此,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弘扬良好家风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的有效途径。今天重提家风,就是从家庭入手,通过树立良好的、符合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的家规家训和家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家庭——人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第一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同心共圆中国梦,离不开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许许多多“最美”家庭的滋养。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我们每年都会隆重地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让家长意识到教育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此外,由于各个家庭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思想修养等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要形式多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把“家长学校”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召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半小时的家教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等,让家长既在家教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地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除了召开家长会以外,我们还在家校互动的形式上动脑筋,使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我们开辟了“希望谷”、学校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还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家风——成才做人的基础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家风在无形中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的家风是营造和谐家庭、传达社会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为构建和谐家庭,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和谐家风”为主题的“家规、家训、家风”箴言征集活动,征集内容包括世代传承的家教格言及自己创作的家教心得、家风故事,尤其是崇尚孝道孝德的家训家规。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大讨论,组织学生采访家长和长辈,梳理各自家庭已有的家规家风或理想的家风。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校会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以“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主题的班队会,讲述家风小故事,引导广大家庭建设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构建和谐家庭。

《孝经》《弟子规》——行为之规范

家庭美德是一种无形资产,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构筑好每个家庭的“家庭梦”。弘扬家庭美德是当前贯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我们利用经典诵读让学生学习《孝经》、了解《孝经》、感悟《孝经》。我们开展了“《孝经》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诵《孝经》,讲《百里负米孝双亲》的故事,演话剧《三个儿子》,唱《父亲》《孝敬父母》等歌曲……学生纵览古今孝亲典范,领悟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乃为人之本。同时,我们还将“《孝经》伴我行”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开展“孝敬长辈我最棒”活动,掀起了感恩教育的高潮。

学校还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习《弟子规》中提倡的互相尊敬、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等优良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与家长交流教育经验,让家长深刻体会“身教”更重于“言传”,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营造家庭和谐的同时,也要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使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积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孝经家规家教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鸭子的家规
家风家规我来说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家规
《孝 经 纬》述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