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为根,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2016-04-06李烈芦咏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思想

李烈 芦咏莉

“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始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的坚持与坚守。人,在实验二小是最重要的,也是实验二小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已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关系特征。

显然,为大家所熟知并推崇的“以爱育爱”教育理念,其根本在于管理中的以爱育爱。这恰恰印证了众所周知的那句话:一所好学校离不开好的管理,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位好校长。实验二小即以文化建设为根本,不断实现着从“小校长、小书记”为特色的组本管理,到“时时处处皆案例、人人事事均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再到“1-3-5-7-N”的全面扁平化管理,直至今日“法治+元治+自治=善治”的治理结构变革探索,不断践行着、推进着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时至今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校文化由四类人——教师、党员、学生、家长,四件事——课堂、课程、管理、制度,以及大背景——校园共同组成,称之为九大特色文化。

九大特色文化不但彰显出实验二小“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特色,而且抓住了管理的九大要素,促使学校不断自我超越,实现内涵发展之路。其中,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两大主体,以及这两大主体之间的互动——课堂文化和课程文化,共同构成彰显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文化,党员文化、家长文化分别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补充,而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则是实现人本管理思想的保障,校園文化既是背景也是成果。概括而言,这九大管理要素或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九大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首要核心特征,如课堂文化中的生本、课程文化中的个性、管理文化中的授权、制度文化中的自律,以及校园文化中的人文,均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这九大文化中,每一文化内部的三个词或四个词的描述都环环相扣,互为递进。以管理文化为例,“授权”是对教师、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大尊重,不但践行着实验二小“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而且是管理文化中的核心特征。而“授权”并非盲目,首先要以管理者自身的“垂范”为前提,进行授权前和授权中的引领与示范,如干部队伍不断提升“三个三”的要求,周行政例会“两个五分钟”的要求等,面对团队、面对问题的沟通中首先要说“我的责任是……”“我能做出的改变是……”;其次授权过程中,最有挑战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始终能发现教师或学生做对的地方”来进行“激励”,在彰显教育爱的情怀的同时,更是对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进一步认可和激发;在团队管理中一定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甚至会出现辜负管理者或教师信任的情况发生,这时实验二小管理文化强调的管理要则是“沟通”:在授权中,基于信任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批评、惩罚或者简单地建章立制进行规范与约束。所以,管理文化的四个词中,不仅体现先进管理思想,而且围绕这一管理思想,将整个管理工作的前前后后都有机地串接起来。以此类推,这些文化中的每一分涵义,都不是如字表面那样简单,而是实验二小人教育及其管理智慧的结晶,更是实验二小人教育及其管理行为的指南。

这九大文化中,各个文化之间的描述都遥相呼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关注形象的教师“美丽”文化,关注修养与特长的学生“美”文化,两个美不仅描述出相互间协调统一的发展目标,而且与“精致、人文、和谐”中的校园美,“生本、对话、求真”中的课堂美,“个性、超越、未来”中的课程美等遥相呼应,使得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人、每件事都透露出其独特的味道,并且各个要素相互统整,围绕一个中心构建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补充的文化部分则体现出对主体文化的深化与丰富。如党员文化即是对教师文化的深化,“旗帜、奉献、正气、引领”无不体现出对教师文化的更高要求;而“责任、成长”的家长文化显然是对学生文化的支撑与保障。

其实,最初的学校文化是以一种词汇、概念的方式存在于李烈校长和少数几位学校领导的头脑中,那时仅仅是一种理论设想、理论架构,那时也只有少数的并不完整及系统的词汇。后来随着对学校文化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理解到: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办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积淀、创新和演化而得到的,是学校全员共同认可且自觉遵守的价值体系、思想结晶。它具有内涵与外显表达同步、物质与精神统整的特点,体现为弥散性、统整性、引领性和抽象性。建设学校文化,一是对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及办学特色、育人特色的系统梳理;二是有助于办学各要素实现内在的一致性与统整性;三是能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与特色;四是学校全员行为规范的写照,促使其形成自觉自律;五是团队形成的粘合剂和向心力所在,可以促使新人迅速融合,且有利于团队建设;六是学校各项评价工作之标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为此,从世纪之交开始,学校管理的重心即转向致力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通过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梳理,旨将这些浮现在少数管理者头脑中的抽象词汇,逐步深入到每一位实验二小人心中,使之外显于形、内化于心,使文化从抽象概念真正成为有效引领每一个实验二小人自觉行为的指南,实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腾飞。

我们提出实验二小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系统梳理学校优秀经验,凸显“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

2.尊重规律,知行合一,关注可借鉴性;

3.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不求全,重在精、深、准、特;

4.主体与创造,拒绝“被强加”的“捏合文化”;

5.前瞻与引领,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明确了实验二小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提出学校文化;

2.广泛宣讲,形成共识;

3.自我践行,反思中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4.浓缩凝练,共建二小特色文化。

我们开始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文化共识—文化内化—文化自律”的三个建设阶段。

1.文化共识阶段

在面向全校提出相应文化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先经历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步骤,所以每一个文化的措词、内涵,对很多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大家认识的深度、认可的程度未必相同。

为了能形成全员共识,我们的主要举措有:宣讲——由提出者在教师集会上宣讲提出的背景、理由、内涵和价值等;讨论——各组针对这些措词及其涵义,结合自身实践展开深入讨论,进行批判性学习;联系——在各种场合,结合学校发生的各种案例,用这次措词及其蕴含的意义去分析、去解释、去思考,并用之来解决问题;固化——通过“上墙”或者以“口头禅”的形式进行固化,通过不断地浸润到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使得文化从熟悉到接纳,到形成共识。

2.文化内化阶段

文化共识重在认知层面,而文化内化必须基于践行。文化内化的重要标志是每一位教师形成了自己对文化的个性化理解。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主要举措。

结合赛事,组织答辩考试。无论是“凌空杯”教学赛事,还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德育赛事,关于“文化”主题的现场抽题、现场答辩是必考项目,而且年年都有。参赛选手须结合自身实践讲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

结合学年总结,开展“大家谈”活动。以组为单位,每位教师须结合学校文化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学年教育实践。这种漫谈使大家越发深入地认识到文化的内涵及其力量。

结合年度管理工作研讨会,审视、丰富和完善学校文化的内涵。在这个具有顶层设计、深具引领性的学校各级优秀人才和管理人才汇集的盛会上,大家将对文化的新认识补充、修正和完善到文化的表述或解读中来。

3.文化自律阶段

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即实现了他律到自律的自觉。为此,我们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建立体现“文化”内涵的各项评价标准,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谐团队奖评选制度、校级骨干带头人评选标准、创新奖评选标准、校长助理评选制度、优秀教研组和党支部的评选标准等,让各位教师在对照中不断实现自律;二是培养以“文化”为标准的反思习惯,尤其当遇到困难、挫折、错误和冲突的时候,在开口或行动前,先回想一下相关的“文化”及其内涵,再开始行动。这个环节的加入,促使越来越多的二小人自觉地运用文化实现自律。

正是经历了“文化共识—文化内化—文化自律”的發展建设过程,迄今为止,实验二小的九大特色文化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彰显在每一位实验二小人的一言一行当中。也正基于此,文化建设的过程成为办学思想不断梳理的过程。通过有效梳理1997年的各项优秀办学经验,通过深度整合,目前我们不但丰富和完善了“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并且构建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双主体育人”实施体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发展规划》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森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战略性工作。

也正基于此,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学校评价、家校协作、学校管理等方面在不断的实践中,构建出实验二小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办学与发展特色,深受各界好评。如学校自主选修的课时比例已近25%,其中主题研究课、社会大课堂、学段选修课、学科平行班主题选修等课程,深得学生、家长喜爱。又如,学校课堂教学中“精彩两分钟”、教学三段式、“课堂十意识”,以及“教师的退、进”等,成为彰显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标志性措施,备受瞩目;在2010年北京市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共荣获11个学科的一等奖;我们的“10+N+3”评价,“2:1:1:1:5”、和谐团队奖、创新奖、假期五小作业等师生评价制度,不仅深具特色,而且成为北京市改革的典范。

也正基于此,学校的教师队伍更富有活力和归属感,学校的学生更具创造性和爱心,学校的管理更具人文性、正气和自律性,创设了一个爱岗敬业、爱学乐学、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

总之,实验二小以文化为根,不断推进着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我们期待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