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抚育模式探讨

2016-04-06樊智青

山西林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纯林森林抚育油松

樊智青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和顺 032700)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抚育模式探讨

樊智青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和顺 032700)

笔者介绍了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的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森林抚育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质量差、抚育模式单一、抚育作业不到位等问题。最后,笔者根据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的森林资源状况,遵照新修订的《森林抚育规程》,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了6种适合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的森林抚育模式。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抚育;模式

1 太行林局森林资源现状

据2015年底统计,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中幼龄林面积40 539.1 hm2,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9%.这些林分大部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初植密度大,郁闭度高。三十多年来太行林局只注重保护,忽视了经营。太行林局单位蓄积最高的是成熟林,为54.991 1 m3/hm2;单位蓄积最低的是幼龄林,为30.163 8 m3/hm2;平均单位蓄积为43.483 5 m3/hm2,为全国平均水平72.77 m3/hm2(第八次连清)的59.8%,林地生产力明显低下。

2 抚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给予资金补贴的森林抚育在太行林局已开展了7 a,累计完成抚育面积2.926 7×104hm2,对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抚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抚育任务重,而基层单位的技术力量及管理水平未能及时跟进,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二是林相差异较大,长期以来使用单一的抚育模式进行作业,与林分实际需求不符;三是采伐强度不到位,应采未采现象严重。

3 森林抚育模式

3.1 人工落叶松纯林近自然经营模式

3.1.1 林分概况

人工落叶松纯林大部分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采伐迹地上通过人工更新的方式营造的,以落叶松为优势树种;少部分是在荒山荒地人工营造的纯林。林龄30 a左右,平均树高8 m~12 m,平均胸径12 cm~16 cm,采伐前郁闭度为0.8~0.9.

3.1.2 经营目标

1) 培育胸径40 cm以上的大径材。

2) 所有林木个体在互利互助的竞争中快速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3.1.3 技术措施

1) 选择干形通直、长势良好的树木作为目标树,并进行标识,平均150株/hm2.

2) 遵循“三砍三留”的原则,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林木。

3) 调整林分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树或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

3.1.4 预期效果

按照“结合自然-人工力量”的森林经营理念,使原有人工落叶松纯林逐步向近自然林业经营的目标森林转变。

3.2 混交林以水源涵养为主的多目标经营模式

3.2.1 林分概况

该林分包括天然次生混交林,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人工造林成活率较低而演替形成的混交林。树种组成主要有落叶松、油松、白桦、三角枫、辽东栎、山杨、山榆等。由于缺乏抚育,林相零乱,树木稠密,郁闭度多在0.85以上。

3.2.2 经营目标

提高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保持多树种混交的林分结构,建立以目标树为主的森林构架,提高生产量和蓄积量。加强对珍贵树种的更新抚育,逐步形成复层混交林。

3.2.3 技术措施

1) 选择珍贵树种作为目标树,建立林木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结构稳定的森林构架。

2) 加强抚育管理,逐步形成多层覆盖。

3) 保护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不被破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4) 加强对林下天然更新的抚育管理,适时进行灌溉,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3.2.4 预期效果

通过森林抚育使林分结构更加合理、稳定,森林生态功能不断优化;降水截留量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增强。同时,使森林的经济价值得到提高,形成异龄、混交、复层的多功能森林。

3.3 油松纯林向目标树经营转化模式

3.3.1 林分概况

该林分主要为天然林和60年代至90年代营造的油松人工纯林,林相差异较大,树木分化严重。

3.3.2 经营目标

1) 选择目标树,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

2) 培育胸径50 cm以上的油松大径材,逐步调整林种结构。

3.3.3 技术措施

1) 科学选择目标树,并对目标树进行标识。

2) 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木,以及密度过大、生长缓慢、干形不良的树木。

3) 在林中空地补植乡土阔叶树种。

3.3.4 预期效果

由森林建群阶段向目标树选择阶段过渡,形成健康、稳定的森林群落,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

3.4 低质低效林向高效优质林的近自然转化模式

3.4.1 林分概况

该林分主要为天然次生混交林,树种有辽东栎、山杨、五角枫、油松、白桦等,单株树龄差异较大,萌条丛生,林相杂乱,郁闭度多在0.8以上,抚育难度较大。低质低效林木资源占多数,缺乏有培育前途的优质林木资源,单位蓄积量低,生长速度慢,森林的经济价值低,生态功能弱。

3.4.2 经营目标

培育经济价值较高的乡土阔叶树种。如,辽东栎、五角枫等,胸径达50 cm,培育年限100 a.以提高林地生产力,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3.4.3 技术措施

进行调整性疏伐,伐除低质低效林木资源,保留有价值的林木资源,并适当补植优质树种。

3.4.4 预期效果

通过疏伐使透光率能满足冠下幼苗生长的需求,促进优质树种的天然更新,尽快形成二代混交林,加快森林发展进程。

3.5 人工针阔混交林经营目标转化模式

3.5.1 林分概况

该林分大部分为80年代后期营造的油松或落叶松纯林,但由于成活率不高,逐渐形成混交林。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油松、辽东栎、白桦等。在混交林内,针叶树种占主导地位。

3.5.2 经营目标

1) 选择目标树,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培育大径材优势树种。

2) 保持多树种混交的林分结构,进一步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发挥稳定的森林生态功能。

3.5.3 技术措施

1) 选择珍贵树种作为目标树,建立林木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稳定的森林构架。

2) 保护灌草层和枯草层不被破坏,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3.5.4 预期效果

最终形成异龄、混交、复层、稳定的森林群落,优化森林结构和生态功能,提高其水源涵养能力。

3.6 通道边缘的风景树优化模式

3.6.1 林分概况

该林分以油松纯林或油松与其它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为主,一般生长在土壤肥沃的地区或景区周边。

3.6.2 经营目标

1) 培育高大优质的景观树。

2) 优化风景,增强视觉美感。

3.6.3 技术措施

1) 选择异形树进行修枝。

2) 根据树形特点进行艺术改造。

3.6.4 预期效果

为风景区增加森林景观,为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提供平台。

[1] 陆元昌.黄土高原油松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技术指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陆元昌.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技术指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3] 林同龙.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11-16.

2016-10-29

樊智青(1975— ),男,山西左权人,2001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理工程师。

S753

C

1007-726X(2016)04- 0063- 02

猜你喜欢

纯林森林抚育油松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索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红桦林森林抚育技术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