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柿树角斑病的防治

2016-04-06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角斑病柿树发生规律

孟 玲

(富平县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陕西富平 711700)



浅析柿树角斑病的防治

孟玲

(富平县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陕西富平 711700)

摘要:角斑病是柿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富平县部分地方发生严重,本文通过对其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的初步探讨,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办法,确保我县柿子产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柿树;角斑病;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富平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境内河滩阶地、黄土台塬、低山丘陵由南向北依次形成区域。年降水量500~600 mm,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225 d,是柿子的优生区。富平柿子栽培历史悠久,其果实色泽美观,汁多味甜,营养丰富,鲜食、加工兼备,尤其是富平尖柿加工成的柿饼霜厚、质优,还有独特的保健、药理功能,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柿子产业在我县发展迅猛,截止2011年底,全县栽植柿子0.73万hm2,挂果面积超过0.33万hm2,年产鲜柿5.5万t,加工柿饼0.9万t,年产值2.26亿元。随着栽植模式的转变(由原来的零星栽植转变为大面积园林化栽植),柿树生长区域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柿园病虫害发生严重,除柿炭疽病外,柿角斑病的危害造成的损失亦不容忽视。为了促进富平县柿子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对富平柿树角斑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一些防治办法,容易掌握且比较环保。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柿蒂。 叶片受害初期在正面出现黄绿色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较模糊,随着病斑的扩展,颜色逐渐加深,呈浅黑色,病斑中央则褪成浅褐色。病斑在扩展过程中由于受叶脉的阻隔,最后多呈多角形,其上密生黑色绒状小黑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有明显黑色边缘。病斑自出现到定型约需一个月。病斑背面开始时呈淡黄色,以后颜色逐渐加深,最后成为褐色,亦有黑色边缘,但不及正面明显,黑色小粒点也较正面稀少。病斑大小2~8 mm。发病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型病斑,造成叶片枯焦和早落。

柿蒂染病,病斑多发生在蒂的四周,呈深褐色至黑色,边缘黑色或不明显,形状大小不定,由柿蒂的先端向内扩展。病斑两面均产生黑色绒状小粒点,但以背面较多。

角斑病发生严重时,采收前一个月即大量落叶。落叶后,柿果变软,相继脱落。落果时,病蒂大多残留在树上。早期落叶造成枝条发育不充实,冬季易受冻害枯死。柿果变软脱落,导致无法加工柿饼,给柿农造成很大损失。

2发病规律

属真菌类病害。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30℃左右,最高40℃,最低10℃。以菌丝体在病蒂和病叶中越冬。次年6~7月份越冬病蒂、病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次浸染,潜育期25~38 d,8月份进入发病盛期。发病严重时9月份即大量落叶、落果。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虽在条件适宜时可进行再次浸染,但由于该病的潜育期较长,一般不会引起此病大量发生。

柿角斑病发病的早晚和病情的轻重与雨季的早晚和雨量的的大小密切相关,5~8月份降雨早、雨天多、雨量大时发病早而重。幼叶不易受浸染,老叶易受浸染。同一枝条顶部叶不易受浸染而下部叶易受浸染。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易发病。病蒂多的树发病早而重。靠近软枣树的柿树发病较重。对结果大树而言,挂在树上的病蒂则是最主要的初浸染源和传播中心,因为病蒂能在树上存在2~3 a,病菌在病蒂上能存活3 a以上。

3发生原因分析

近年来,柿角斑病相对于柿炭疽病而言危害较轻,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呈点片发生阶段。经调查,在富平县部分山区村镇发生较重。以曹村镇白庙管区东沟村为例,该村地处山区,柿树多栽植在沟道或埝边、硷畔,2013年到今年,该村绝大部分柿树由于受角斑病的危害果实提前变软脱落,村民经济收益受损,部分村民已开始毁掉柿树改栽花椒,严重影响了群众发展柿子的积极性。

3.1栽培分散、 管理粗放

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山区柿树多生长在埝边、硷畔和沟道,比较分散,要做到统一管理比较困难。加之人们受传统栽培习惯的影响,对柿园清园不彻底,落叶、落果、病枝随意堆放,没有进行深埋或烧毁等无害化处理,使园内菌源量不断增多,造成持续危害。

3.2群众对柿角斑病缺乏认识

目前许多群众还不了解柿角斑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以及危害后果,未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从而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机,有的甚至放弃防治,导致浸染源逐年积累,从而使该病的发生越来越重

3.3树冠防治存在困难

在富平县散生大树遍布产区,特别是曹村镇树龄达50年甚至百年的柿树随处可见,树身高、冠幅大,药械防治困难,成本大。加之目前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且80%以上是青壮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劳动力缺乏,制约了柿园的正常管理,影响了病虫的及时防治。

3.4用药不当

一是使用广谱性农药多,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二是用药时期不当,发现了明显的危害症状才喷药,并且不均匀、不周到。这些都易导致病害猖獗。

4防治措施

4.1彻底清园

柿园每年秋冬季节或春季发芽前,要彻底清园,一是将残留在树冠上的柿蒂(彻底摘除柿蒂是避免此病成灾的关键)和叶片全部摘除,剪除病枝、枯枝;二是扫除落叶,清除杂草和残留的间作物等,然后将它们集中烧毁或深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病源菌。

4.2加强管理,提高柿树抗病力

一是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二是在整个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降低柿园空气湿度,阻止该病的传播蔓延;三是柿园的栽植密度要合理,盛果期株行距以4 m×6 m左右为宜,这样可保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柿园空气湿度,从而亦降低柿角斑病的感病率。

4.3避免柿子与软枣混栽

同时要避免在柿园行间套种软枣苗。

4.4 喷药防治

首先在柿树萌芽前全园喷一次5Be°石硫合剂。6月中下旬~7月下旬(即柿花落后20~30 d,过早过晚都不好),喷1:3~5:400~600的波尔多液1~2次,所用药剂除波尔多液外,还可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5小结

柿角斑病在我县各地时有发生,发病严重时造成的早期落叶、落果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我们对柿树角斑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比较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大家只要多措并举,注重预测预报,做到群防群治和集中防治,就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扼制,从而达到将其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赵红茹,冯锁牢,蒙红金,等.柿子栽培管理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2]翁心桐.对于柿树和君迁子角斑病(Cercospora kaki Ell.& E.V.)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56,2(1):67-79.

[3]宋宽平,冯锁牢,王景岗,等.富平尖柿炭疽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初步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3,(3增刊):16-18.

收稿日期:2016-02-18

作者简介:孟玲(1968-),女,汉族,陕西富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E-mail:1441167602@qq.com。

中图分类号:S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3-0113-03

On Control of Cercosopra kaki Ell .et Ev.

MENG Ling

(FupingForestPestandDiseaseQuarantineStation,Fuping,Shaanxi711700)

Abstract:Cercosopra kaki Ell .et Ev.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infecting persimmon in Fuping.The paper analyzed its symptoms,causes and infecting rules.The control method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evention first and integrated control implemented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Persimmon tree; Cercosopra kaki Ell.et Ev.; occurring rules; control methods

猜你喜欢

角斑病柿树发生规律
柿树的温柔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母爱哪有多余的
12%松脂酸铜悬浮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试验效果初报
桃源的柿树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部分烤烟新品种的角斑病抗性调查
白菜角斑病应如何防治
结果柿树宜适时冬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