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畜禽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6-04-06马晓辉

兽医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兽医站养殖户乡镇

马晓辉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居集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临夏 731704)

浅谈农村畜禽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马晓辉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居集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临夏 731704)

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禽养殖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然而,部分农村地区畜禽疫病发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搞好畜禽疫病防治,防止疫情扩散,可促使农村养殖业稳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分析当前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措施。

农村;畜禽疫病;防治;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1 当前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现状

农村基层防疫工作,是由乡镇政府组织,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指导,村级动物防疫员落实。但村级防疫员力量薄弱,往往由各村动物诊疗员甚至由村干部兼职组成。

农村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形式有两种:一是畜禽养殖大户的防疫,由各乡镇兽医站技术员直接到各村专业大户的养殖场监督指导,每月进行二至三次的防疫消毒;二是对农村散养畜禽的进行防疫,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由各乡镇兽医站所辖村的村级防疫员与畜牧站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对各村散养的畜禽实施免疫消毒。

2 目前农村畜禽防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农户防疫意识淡薄,实施强制免疫阻力大

部分农户对畜禽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农户不愿意接受防疫工作,强制免疫阻力大。其原因:一是部分养殖户认为防疫员出入多家农户进行免疫和疾病治疗,有可能会把其他养殖户的疫病传给自己饲养畜禽;二是个别养殖户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打防疫针也不会发病;三是虽然国家对部分疫苗实行免费,但还有许多疫苗要收费,进行免疫时,养殖户必须承担一定的防疫费用,不愿出钱而不进行免疫;四是个别养殖户法制观念淡薄,认为自己饲养的畜禽是私人财产,是否防疫、畜禽病死了都是自己的事,他人无权干涉。尤其是强制免疫后,个别出现应激或过敏反应,导致一些农户拒绝免疫。

2.2 养殖规模小而分散,增大了防疫的难度

近年来,虽然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养殖方式转变,但当前农村千家万户零星或者小规模分散养殖仍然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禽类养殖,除专业户外,绝大部分农户养禽数量都在几只到几十只,养殖方式以放养为主。况且,农村居住分散,一般自然村与自然村、户与户间距较大,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期又正值农忙季节,往往防疫员白天上门找不到户主,只好中午或晚上到户免疫,增加了工作难度。

2.3 养殖户的饲养周期短,养殖动态变化快

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往往只在春秋二季进行集中免疫,而养殖户随时都会销售和购进畜禽,饲养数量动态变化较快。由于经费和人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各村的防检员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防疫责任区内的畜禽变化情况,对新补栏畜禽未进行有效监管和及时补免,就必然造成了有些新补栏的畜禽防疫上漏针,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

2.4 防疫经费投入不足,村级防疫员业务水平差

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乡镇兽医站,没有预算一定的防疫经费,工作难开展,在防疫工作中必要的免疫过敏反应治疗费、反应死亡补偿费、防疫设备维护更新费都不能落实。由于经费不足导致疫苗种类不足,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无效疫苗的情况常常发生。

村防疫员承担免疫、疫病监测工作,工作繁重、报酬低。许多年轻的防疫员外出务工,致使基层防疫人员减少、老龄化严重;个别乡村无防疫人员,导致疫病频频发生。由于村级防疫员业务水平差,不按规定保存、发放和使用疫苗,不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造成免疫质量差。

2.5 病死畜禽随意丢弃,给防疫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由于许多乡村还缺少专门的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个别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畜禽病死后,随意将其丢弃于野外荒地、水渠等处,给防疫带来安全隐患。

3 农村畜禽疫病防治的对应措施

要切实做好农村畜禽疫病防治,必须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疫知识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把《动物防疫法》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到村到户,形成良好的群防群控氛围。二是深入村社、养殖户,宣传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等高发性疫病的严重性、危害性,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

3.2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防疫机制

在行政管理上,每年各县、乡、村都要把疫病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层层建立责任制。县畜牧兽医局专业技术人员划片包乡镇,乡镇在编防疫人员与本乡镇规模养殖户建立防疫工作责任户,乡镇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划片包村,防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防疫工作常抓不懈。

3.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防疫质量

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形式讲座或培训班,对乡村防疫员、养殖户进行畜禽疫病防治及免疫业务知识培训,传授防疫新技术,组织养殖大户到外地参观考察防疫经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确保防疫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3.4 确立正确的防治方针,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预防接种、饲养管理、防疫卫生、检疫监督、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3.5 规范免疫,严防遗漏

疫苗由县级部门统一调配,在疫苗保管、运输环节中严格按规定进行保存。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做到:严格执行免疫程序;疫苗现用现配;严把剂量免疫;防疫员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对于分散农村养殖户,利用早晚养殖户在家的时间,进行拉网式进户、入栏开展强制免疫工作。每到一户进行:免疫、消毒,免疫标识、免疫档案同时到位。集中免疫结束后,由村防疫员不定期对补栏及漏免畜禽进行补充免疫,确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3.6 科学饲养,增强机体对疫病的抵抗能力

加强饲养管理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和预防疫病措施。畜禽实行全进全出,供给清洁饮水,保证营养需要,注意增强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

[1] 安晓勇,吴建涛,张建军.浅析农村畜禽疫病防治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195.

马晓辉(1981-),男,本科学历;职位:乡镇兽医站站长;职称: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禽疾病防治。

猜你喜欢

兽医站养殖户乡镇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