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合影背后的故事

2016-04-06蒲润洲

乡音 2016年3期
关键词:赤城吴老李教授

文/蒲润洲



一张合影背后的故事

文/蒲润洲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10月23日,拍摄地点是赤城县政协的一楼大厅。左一是柏冬秀,1943年生,山东临清,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左二是吴贞顺,1940年生,山东台儿庄人,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受聘于赤城县史志办任编辑,是第二届《赤城县志》主编;左三是李茂生,原籍湖南祁阳,1943年生于广西桂林,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来才知道,李茂生和柏冬秀还是夫妻。右一是我。

我所以珍存这张照片,一是觉得难得,与三位人民大学毕业的专家学者合影;二是文史工作让我们走在了一起,对我的工作是极大的促动。照片背后的故事更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2015年10月21日早晨,我刚到县政协,吴贞顺就推门进来了。吴老兼任赤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经常为《赤城历史文化研究》撰稿,所以我们平时联系很多。今天他来是专门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茂生教授要到张家口、崇礼和赤城搜集熊尚林烈士的有关资料,李教授在互联网上看过我写熊尚林的文章,所以特别提到要约我坐一坐,并就熊尚林的史料交换意见。我前后写过两篇有关熊尚林的文章,一篇是《熊尚林的壮烈人生》,另一篇是《大渡河勇士熊尚林悄然消失之谜》。我在赤城县政协从事文史工作17年的经历告诉我,与文史爱好者交流切磋是一件好事,既能开阔眼界,又能取长补短。所以,我对吴老说,没问题,李教授到了你给我打电话。我问吴老,李教授是你熟人吗。吴老说不是,他和李教授并不认识。后来我才知道,是一个既认识李教授又认识吴老的人托吴老联系我的。

作者(右一)与李茂生教授(左三)合影

第二天下午6点,我接到吴老电话:李教授到了。于是,我和他一起赶去与李教授见面。李教授之所以到得这么晚,是因为他先在张家口走访了有关人士,又到崇礼瞻仰了熊尚林烈士墓,并到熊尚林牺牲地——草场沟作了调查。一见面,令我颇感吃惊的是,李教授虽年逾古稀,从北京到张家口却是他亲自驾车过来的。

李教授说,他正怀着一种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愿望,着手搜集熊尚林资料,准备写一部反映熊尚林的专著。目前,他已掌握了多达百万余字的熊尚林资料。随后,我谈了写熊尚林两篇文章的资料来源、考证经过等,并诚恳地说,李教授,我在基层政协搞文史,资料不足,眼界不宽,写的文章也不够完善,还请您多多指教啊!李教授说,不客气,大家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嘛。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前后两篇文章,观点是不一致的。我坦言道,是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后,经过几年的查证、思考,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所以又写了第二篇文章。

接下来,李教授和我就熊尚林的历史存疑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我说,李教授,等您的专著出版了,千万要赠给我一本啊!李教授说,一定,等我回京后,先寄你一本李水清将军的回忆录《从红小鬼到火箭兵司令》,里面有回忆熊尚林的章节。我表示感谢,并取出刊有熊尚林资料的《赤城文史资料》第六辑和《赤城历史文化研究》第三辑,送给李教授,供他参考。

交谈中,吴老不时补充,交谈气氛既轻松又活跃。我向李教授介绍说,吴老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学识渊博。李教授不无惊讶地说,是吗,我和老伴儿也是人大毕业的啊。一聊才知道,吴老毕业于1966年,而李教授和老伴儿柏冬秀毕业于196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三个同学,时隔近50年,竟然在这里邂逅了,真是一种机缘和巧合。接着,三位老校友共同回忆起在人大读书的时光和各自的人生道路,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钟,李教授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已从宾馆起身,10多分钟后即到县政协,让我通知他的学长吴老到政协等候。见面后,李教授说,他一会儿就要起程回京,并准备在回京途中到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参观。临别时,三位老校友互道珍重,依依不舍。李教授说,咱们合个影,留作纪念吧。于是我们一同来到大厅,留下了这张合影。

(作者为赤城县政协文史科科长)

熊尚林墓碑

猜你喜欢

赤城吴老李教授
“赤城智慧人大”开启“线上履职”新模式
雨中登赤城山
国医大师吴咸中的养生之道
育槐
虚惊一场
厨子救人
唱歌排解烦心事
京郊赤城游
春绿赤城
别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