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机制 完善载体 增强政协协商民主实效

2016-04-06王玉洁

乡音 2016年3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协商民主

文王玉洁



健全机制完善载体 增强政协协商民主实效

文王玉洁

王玉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要求“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协商民主的实效性”。政协协商民主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省委整体工作部署,按照政协章程组织开展协商民主活动。同时,坚持把加强团结和发扬民主贯穿协商民主全过程,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保证更多、更广泛的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能够真实、充分、有效地表达。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创新形式、完善载体,规范和细化协商内容,切实增强政协协商民主实效。

一、客观分析当前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首先,在落实“协商民主应在党委政府决策之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安排不够到位。根据协商民主“三在前”原则(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党委政府在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决定前要与政协进行协商民主,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顶层设计,政治协商在决策之前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譬如,一些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在决策前的协商民主和参与的广泛性不足。二是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容易使协商民主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互动性,影响协商民主的实效。其次,在细化“协商民主程序的顶层设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政协建议反馈不及时,缺乏监督措施。政协通过大量的时间、精力,经过深入调查、探讨分析、集思广益,形成相关调研报告呈送党委、政府,党政领导批示给有关部门,由于缺乏监督措施,回复不及时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二是对政协可行建议的落实,缺乏监督手段。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已明确表示可行并承诺解决的建议,由于缺乏跟踪督查机制,使党委政府的承诺得不到落实。尽管有党政领导作出了相关批示,但因制度未跟进,批示有时也得不到很好落实。

二、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健全协商民主工作机制,关键是解决好协商权问题。所谓协商权是指协商主体提起协商程序的权利,如人民政协的提案权、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建议权等等。协商权是协商主体提起协商程序的权利,只有协商主体有了协商权,才能通过相应渠道提出协商要求,才能有协商民主,并通过协商民主这一形式实现人民民主。因此,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既要解决好“要我协商”的工作机制,更要解决好“我要协商”的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协商民主议题一般在每年年初确定,以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更具价值、更可行的参考意见。应突出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除在抓好“一府两院”报告等常规性协商的基础上,还应把党代会报告、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纳入协商范围。应细化协商内容、程序和职责要求,真正做到协商在决策之前。应拓宽协商渠道,协商民主要在提案办理协商的基础上,探索把民主恳谈、议政厅、网络论坛等形式引入协商民主程序,每年选择1- 2个主题,开展公开、平等、广泛的协商民主活动,努力形成宽容理解、民主对话的协商氛围。此外,重要协商成果还应列入同级党委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是健全落实反馈机制。建议建立党政领导批示落实反馈制度。各级党政领导对本级政协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民主监督建议书等有批示的,应对批示办理的原则、流程、时限、责任和督查等方面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同时,建议建立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跟踪落实制度。对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建议案、主席督办件等重要建议案、重点提案及其他重要意见建议,采取多项措施跟踪落实,并将跟踪落实的情况及时向政协常委会议或主席会议报告。此外,对每年政协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

三是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议对各级党委政府修订完善政协建议案反馈落实跟踪督查和考核不及时、并对政协意见建议不按时反馈的,或对答复承诺事项落实不力的,要通过适当形式及时通报,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切实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努力使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为省政协财经委办公室调研员)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协商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党委政府重视 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