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业科技入户的实践与体会

2016-04-05邓晓渝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示范户入户指导员

邓晓渝

(四川省资中县良种场,四川 资中 641200)



浅谈农业科技入户的实践与体会

邓晓渝

(四川省资中县良种场,四川 资中 6412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核心在农民。农业科技入户是通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的培训和指导,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新模式。本文针对科技入户的实践与取得的成效,总结了科技入户的体会。

科技入户;实践;成效;体会

农业科技入户,就是通过创新机制和整合资源,探索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构建“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资中县农林局自2009年承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以来,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入户的实施,对于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业务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与生产技能,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入户的实践

1.1 完善技术服务网络

1.1.1 组建专家组 农林局成立了项目专家组,并设立水稻、玉米、果树、蔬菜4个产业专家小组,由农技、蔬菜、果树、植保、土肥等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0名专家组成。聘请四川省创新团队和内江市农科院专家对本县的四大产业进行技术指导。

1.1.2 选聘技术指导员 根据技术指导员选聘条件,从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中择优选聘100名农技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按照乡镇农技人员不低于70%的原则,选聘县级技术指导员26名,乡镇技术指导员74名。技术指导员实行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工作。

1.2 培育科技示范户

1.2.1 遴选科技示范户 按照示范户遴选程序和原则,以种养大户、农民专合社领办人、新型农民等为主要对象,在全县392个行政村,围绕主导产业,每年遴选1000户科技示范户。采取农户申请、村级把关、乡镇推荐、农林局审核的程序,遴选确定科技示范户。6年来共培育科技示范户6000户,每个示范户负责带动周边20户农户,共辐射带动农户12万户。

1.2.2 培训和指导科技示范户 通过“5个入户”的方式培训与指导,以提高示范户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技术培训入户。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户,了解示范户具体情况,制定分户指导方案,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示范户手册》,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培育科技示范户。在每个作物生产周期,以镇、村为单位对示范户进行集中培训2次以上;在生产管理各关键时期,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巡回指导。通过培训和指导,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掌握了生产主要技术,并能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二是技术指导入户。在农业生产的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多发期、收获期等关键环节,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开展一对一的技术服务,解决了过去农民应用新技术时无人指导的情况。三是信息服务入户。通过县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办公室与县电视台联办的《农民朋友》电视栏目以及开展科技赶场、热线电话、网络信息等形式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及时指导、解决示范户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物化补贴”入户。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林局统一采购高效复合肥和生物肥料,以技术“物化”的方式送给示范户,以调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技术手册入户。按照省农业厅统一编印的《科技示范户手册》,由技术指导员填写下发给每个示范户。《科技示范户手册》是作为技术指导员绩效评价和示范户领取政府相关补贴的重要依据。

1.3 四项制度明确奖惩

1.3.1 专家组技术负责制 由专家组负责全县科技入户的技术指导工作,拟订科技入户实施方案,召集专家会议,研究、制定、解决有关技术方面问题,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1.3.2 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 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每名技术指导员分包10~20户示范户,负责制定示范户生产计划、技术方案,培训和指导示范户生产,并提供相关产业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

1.3.3 目标责任合同制 农林局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定目标责任和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1.3.4 末位淘汰制 建立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制度,对表现突出的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责任心不强、绩效不明显的实行末位淘汰,并及时增补,以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 科技入户取得的成效

2.1 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技术,既解决了技术单一带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据统计,示范户因减少用工、肥料、农药等投入,可降低生产成本62元/667m2,降低15.8%。

2.2 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提高

全县主导品种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8.5%,辐射带动户的新品种应用率和新技术入户率也达到95%以上,提高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4.8%。

2.3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在项目实施区,基本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了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增强了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健康食品。

2.4 示范户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示范户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下,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技术知识、操作要领能熟练掌握和应用,真正成为了农村的示范典型,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的样板。

2.5 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一方面促进了技术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另一方面为技术员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技术指导员通过进村入户的培训和指导,与示范户面对面的交流,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得到转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得到创新。

3 科技入户的体会

3.1 必须以示范户三大能力建设为总目标

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以及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入户到位率,促进示范户及带动户增产增收。

3.2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示范户生产形式与增收途径呈现多样化,农户需要技术相应复合化和综合化。技术指导员来自县乡两级,能力不同,素质不一,所以要系统培训。在培训先进实用技术的同时,还要增加实践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培训,同时指导员也应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的需要。

3.3 必须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

由于示范户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培训与入户指导时,应注重“5个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注重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二是注重技术讲课与放映技术光盘相结合;三是现场咨询与发放技术明白纸相结合;四是注重口头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五是注重培训与组织现场观摩相结合。

3.4 必须强化创新宣传报道

资中县在电视台《农民朋友》节目中,开设了《农业科技》、《电视病虫害预报》、《信息服务》、《惠农政策》、《现代农业》、《新农村》等版块,专家根据农事季节讲课和现场操作,电视台记者现场实地拍摄,做到技术讲解有声、实地操作有形,每周2次播出,将科技、信息、技术传送给农户,极大丰富了科技入户的内涵。

猜你喜欢

示范户入户指导员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进村入户正当时 益家信息助农家
探讨三网融合及光纤入户技术的应用
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方法多
宁武县:开展“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