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 打造涪城精品蚕业

2016-04-05杨慧君谢忠良余建盛

四川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省力化天虹蚕茧

汪 勇 杨慧君 谢忠良 余建盛

(1.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2.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创新发展 打造涪城精品蚕业

汪 勇1杨慧君1谢忠良2余建盛1

(1.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2.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涪城区位于绵阳市近郊,全区现有桑园面积近3万亩,其中统一成片流转建设标准桑园7000亩,蚕桑主要分布于8个乡镇、41个村,养蚕农户近1万户,今年全区养蚕6万余张,生产优质蚕茧2400余t,蚕茧产值突破亿元,加上桑枝、桑果等资源开发利用,蚕桑总产值达到1.3亿元,茧丝总产值2亿元。蚕桑业已经成为绵阳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涪城区生产的优质蚕茧,茧丝长1200m,解舒率70%以上,清洁、洁净高,可缫制5A、6A级精品生丝。2014年由涪城区生产的春季雄蚕茧缫制的丝绸制作了APEC会议领导人“新中装”,引世人注目,为四川蚕业争得至高荣耀,今年涪城区又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以产区冠名的“涪城蚕茧”被称为精品蚕茧。

绵阳天虹丝绸公司在涪城区组织生产优质蚕茧的生产经营模式称为“涪城模式”,可归纳为“三创新一拓展”:即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多元拓展。

1 机制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1.1 建立“公司+共育户+农户”经营新机制,丰富服务内涵

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更新“公司+共育户+农户”的经营新机制,丰富了为产业发展服务内涵。一是建立基层技术服务体系,以公司为龙头,以蚕桑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以小蚕共育户为基础,编织了一张覆盖乡镇、村社的蚕业技术服务网,将技物配套服务延伸到养蚕农户。二是推行小蚕专业化共育,坚持公司统一提供优质、好养蚕种,由桑园、养蚕设施条件达标、养蚕技术好的共育户按技术标准养“商品小蚕”统一供给蚕农饲养。三是统一技术规程,推行统防统治,养蚕农户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栽桑养蚕。四是合理分配利益,公司按照市场价格收购鲜茧,加工成生丝,从销售利润中提取一定资金返哺农业环节,让利蚕农,扶持基地建设。“公司+共育户+农户”经营新机制,以公司为龙头、农户为主体、共育户为桥梁,建立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生产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公司与农民争利,有利于化解经营风险、稳定产业基础、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是涪城蚕桑产业在茧丝绸行业衰退时异军突起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1.2 桑园流转返包助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涪城是绵阳市主城区所在地,经过天虹公司持续不断地前期投入,桑园集中成片,大蚕省力化饲育棚推陈出新,生产的蚕茧产量、质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重灾区的涪城农村大量的道路、农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劳动工价快速上涨,加上城市扩张、城镇化进程加快,具有典型都市现代农业特征的涪城凸现出大量流转成片田地,挤压了蚕桑产业的生存空间,全区桑园面积、养蚕产茧以每年5%~10%的速度逐年递减,尽管天虹公司采取补助投入、桑园综合开发等许多措施,仍无力扭转连年下滑颓势。为了彻底扭转蚕农弃桑转业的趋势,突破发展瓶颈,2013年秋,天虹公司果断转换角色,探索创新经营机制,打破长期以来茧丝绸公司在蚕桑生产环节以后台指导服务为主、收购农民蚕茧获利的固有模式,基于农工链接理念,通过成片流转土地经营权,转变为承包期内土地的“主人”,把栽桑养蚕作为第一车间,直接参与桑园建设、蚕茧生产。由此,公司成为桑园基地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主体,通过省力化、标准化、规模化栽桑养蚕,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户作为主体的“小而散”的生产经营模式,把产业稳定发展、企业生存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促进涪城现代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3-2015年间,天虹公司先后成片规模流转土地7000余亩,由公司作为前期投资主体,统建高标准桑园,制定扶持激励政策返包业主、大户。桑园流转返包吸引了大批农村有热情、有能力、有劳力、会管理的农户,以及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大学生、其他行业转向经营人士的广泛参与,在涪城区乃至绵阳市现代农业经营的探索实践中做出了典范。主要经营方式为:一是就地培育业主大户,根据业主的意愿和条件,让他们因地制宜选择户营规模返包,走适度规模发展之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带动性;二是培育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鼓励有志之士积极参与,根据自身能力,公司搭建平台,提供蚕房、主要设施设备等,助推实现蚕桑产业农场主梦想,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公司技术团队走出传统的管理、指导、服务圈,直接经营桑园,从事管桑、养蚕,由技术人员变“生产工人”,建设规模50~200亩的农场,锻炼技术团队的一线实践管理能力,探索和总结工厂化生产管理、技术体系、生产费用控制等经验,为参与返包的业主大户、农场主提供经验。通过培育业主大户,自建农场探索规模化经营模式方式,先后培育5亩以上的业主大户500余户,返包20亩以上的大户220户,自建农场10余个,业主大户成为公司直接生产蚕茧的“员工”,其蚕茧生产量已占全区总量的30%,产业基础得到巩固。今年即使受到春季飞防和秋季极高温天气影响,涪城区的蚕茧产量仍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年仍然预计增产30%左右。

通过经营机制创新,涪城蚕桑产业“基础稳固、设施先进、技术领先、队伍稳定、品牌响亮、辐射广阔”,为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管理创新,提升蚕业发展效果

在前述的机制创新下,管理创新成为影响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天虹公司实施了四大管理创新,提升蚕业发展效果。首先是加强桑园管理,实行“五统一”,对桑园实行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桑树病虫防治,统一桑园综合开发间作,统一桑树修枝整形,统一桑园冬春管护技术标准。其次是加强大户和农户管理,对返包大户控制返包规模,全程技术包干,加强技术服务,规范技术标准,帮助蚕农成本控制,每季养蚕结束召开一次返包大户座谈会总结得失,引导蚕农生产优质蚕茧。三是加强员工管理,鼓励支持员工直接从事蚕茧生产,承包管理农场,技术员工对所有大户实行定点联系,对低质、低产、低效返包户进行一对一帮扶,绩效挂钩。四是改变产业资金投入方式,集中流转土地后,公司承担桑园建设、土地整理全部费用,配套建设养蚕大棚,实行养蚕设施随桑园同步管理,对农户返包20亩以上的养蚕大棚无偿使用,免费提供桑园管理相关机具,免去所有返包农户前两年的土地流转承包费,三年后每年按土地流转费20%扶持相关物资等,对所有返包户生产的鲜正茧实行35元/kg的最低保护价、全额收购政策。

3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节本提质增效

围绕引进新品种、新机具和新技术,实施了七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蚕茧生产的节本、提质与增效。一是桑园建设模式和规格的应用创新,改过去坡地桑、小桑园主导的种植模式为集中成片流转田和一台土地栽桑,改过去“415”、“421”规格密植栽桑为利于桑园管理、间作及高效配套技术开发模式的“6215”规格栽桑,改过去人力管桑为机械管桑。二是养蚕布局创新,推行温带蚕业多批次养蚕,变过去一年四季蚕为六批次养蚕,适当提前春季出库时间,变春蚕为早春和晚春,推迟夏蚕为早秋,推行正秋、晚秋、晚晚秋,于十月中旬结束全年养蚕。三是省力化装备改革创新,对省力化自动上蔟蚕台、标准化养蚕大棚进行了五代改进,形成了“省力化自动上蔟蚕台-标准化养蚕大棚”组配式开发应用管理的技术集成示范,目前金峰基地主推的五代蚕台为空中滑轨式多层可变蚕台,蚕棚钢架结构配喷淋降温,提高养蚕、上蔟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一房多用,大大降低亩桑所需蚕棚占地面积;对省力化、轻简化设备创新及技术开发不断探索实践,全面研发推广应用了大、小蚕用消毒喷粉机,3~4龄切桑机,以及省力化饲育技术、回转架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等。四是小蚕共育管理创新,实践小蚕共育省力化设备改造,研发推广应用了标准共育盒、移动式蚕盒车、水帘空调、智能补湿器、切桑机等,对共育收入实行单产、质量、农户收益等绩效挂钩考核。五是蚕茧收购方法创新,全区全部推行仪评收茧,优质优价,激励广大农户生产优质蚕茧的积极性。六是新蚕品种应用创新,从2014年开始,每年春蚕整季使用雄蚕种,其它蚕季全面推广应用“川山×蜀水”新蚕品种,实现前端农业版块好养、高产和后端所需原料优质、高效目标的有机结合。

4 多元拓展,发挥资源效益

按照开源节流发展现代蚕业的要求,实施蚕桑多元化经营,拓宽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一是带动发展桑枝食用菌,自2011年来的5年间,发展桑枝食用菌近500万袋,为农户增收5000余万元。二是新建果叶兼用桑基地1000余亩,年产鲜桑果800余t,鲜果近销绵阳、成都,桑果干、桑果酱远销广东、上海等地,每年为农民增加800余万元。三是桑园套种土豆、青菜、萝卜等蔬菜增加亩桑收入。四是深加工“七彩之虹”蚕丝被、丝绸围巾、丝绸饰品等产品。五是培训绣娘,开发蜀绣产品,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六是建成“天虹现代蚕业体验园”进行文化推广,自2015年3月开园,先后接待各级领导、广大游客5万余人次,增加了群众对五千年蚕桑文化的了解,实现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汪勇(1972-),男,高级农艺师,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省力化天虹蚕茧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咬破死亡的蚕茧
高速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配置和管理
钥匙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