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体酮胶丸治疗用于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2016-04-05胡邦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胶丸医治黄体酮

胡邦丽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黄体酮胶丸治疗用于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胡邦丽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目的 探讨黄体酮胶丸治疗用于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的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者62例,参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组,即观察组(黄体酮胶丸口服医治)32例和参照组(肌内注射黄体酮医治)3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P增长水平、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较参照组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病者行黄体酮胶丸和肌内注射黄体酮医治效果确切,但后者易于被患者接受,该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

黄体酮胶丸;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医治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主要是指产妇在妊娠内2~3个月间,胎盘内未能发展成熟,而黄体功能不全可造成子宫肌肉的收缩性显著增加,继而导致流产。在临床中,除胎盘染色异常或者全身性病症、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免疫功能障碍以及外部创伤等因素[1],因黄体功能不全而引发的流产情况可占自然流产的25%~60%。经临床报道,对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病者采用黄体酮胶丸可取得颇高的疗效。为探析黄体酮胶丸用于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医治中的疗效,现将我院62例作分组试验,试验结果详细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的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前来医治的患者62例,参照治疗方案的迥异性,行肌内注射黄体酮医治者视为参照组,而接受黄体酮胶丸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前者30例,年龄在22~40岁,年龄均值(27.9±5.6)岁,孕周7周~10周;后者共32例,年龄介于23~42岁,平均年龄(28.9±6.1)岁,孕周处于6周~9周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患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孕前黄体期的血清孕酮水平低于48nmol/L;高温相低于11d;且高温相上升幅度低于0.3℃;孕后的血清-HCG水平呈倍增情况;经B超显示孕囊或者胚胎发育均符合常规的孕周大小。

排除标准:未签署同意书者;子宫颈开口者;胎膜破者;患有严重的心、肝、肾以及血液、内分泌相关的疾病;患有慢性代谢者。

1.3 治疗方案

观察组:黄体酮胶丸医治。本组取黄体酮胶丸药(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国药准字号H20041902)100 mg口服给药,于1日2次,用药直到12孕周。

参照组: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该组病患取黄体酮(浙江仙居制药厂制造,国家准字号H33020828)医治,给药量20 mg/次,于1日1次,治疗连续到12周。以上两组在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症医治;患者需保证充分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态;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①经服药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且经B超检测可见胚胎发育程度和正常孕周吻合评为显效;②经医治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显著改观,经B超检查可观胚胎发育程度和正常孕周均吻合评为有效;③临床表现无改善或者加重,甚至发生胚胎死亡和流产的情况,经B超检测可观察到胚胎发育停止或者出现发育不良评为无效。而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血清P增长水平:检查两组的血清P增长平均水平,以做合理分析。

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过敏、神经系统以及乳胀痛)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P增长水平检测统计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P增长水平于各周的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增长水平统计结果(±s)

表1 两组P增长水平统计结果(±s)

组别6周7周8周9周10周11周12周观察组96.5±9.6103.4±13.4114.7±15.6129.4±19.5136.5±25.3146.7±26.1157.4±29.3参照组95.2±10.5105.7±17.3116.8±15.8130.4±22.5138.4±20.6149.3±25.4158.9±28.4 t 0.50770.58240.00000.18640.32510.39744.3752 P 0.61350.56241.00000.85270.74620.69240.3211

2.2 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占比为93.3%,较对照组的87.5%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对比效果 [n(%)]

2.3 不反应对比

经分析,观察组的胃肠道不适者6例、神经系统症状3例、乳胀痛者8例;参照组患有乳胀痛、神经系统、胃肠道不适者分别为6例、2例、5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先兆流产属于妊娠早期病症,主要流产妇女因患有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主要是因卵巢黄体分泌的孕酮量不够而引发早期流产、不孕等情况看。究其病因是卵泡发育异常和黄体形成具有缺陷性,进而导致排卵后的黄体分泌孕酮量较少。而孕期的孕酮主要来自于卵巢黄体,加之胎盘滋养细胞分泌,经孕周6-8周后卵巢黄体合成的孕酮渐渐减少,而胎盘产生孕酮将会随之取缔,若二者连接性差,则会导致出现流产情况[2]。黄体酮可在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能将子宫内膜经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孕卵提高较好的生存环境。经临床研究验证,血清P水平[3]降低可致使子宫内膜发育较为缓慢,且对早期妊娠有害。且孕激素可将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同时阻滞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以及胎儿的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进而具有治疗流产的功效。

本组研究中,观察和参照组的疗效相当,提示黄体酮胶丸和肌内注射黄体酮疗效近似,可提供充足的孕酮,供给胚胎生长的需求。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反应以及乳房胀痛等无接近;口服黄体酮无需返院医治,且避免肌内注射而造成的疼痛不适,便于患者接受。P增长水平在孕早期升高较慢,于中期加快,到妊娠足月则最高;其可作为胎盘发育正常的标志;本次研究中,两组的P增长水平均显示正常。黄体酮胶囊属于微粒化的天然黄体酮药物,具有无雌、雄激素样功效[4];且无性腺阻滞不良作用,亦无导致染色体突变和致畸的副作用,可安全服用。黄体酮胶丸可使病患在家中服用,无需住院医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经张强研究,长时间段的肌内注射黄体酮剂,会发生注射局部疼痛以及红肿、硬结等表现,病患的耐受性较差,会对药物吸收造成负面影响,造成黄体酮水平稳定性较弱,且服用不便。

综上所述,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者经黄体酮胶丸口服和肌内注射黄体酮保胎,疗效均确切,可保持P增长水平正常;但黄体酮胶丸服用便利、可靠,可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1] 陆敏杰. 黄体酮胶丸保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2(16):21-22.

[2] 张美红. 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临床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10(04):397-399.

[3] 曹大好.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24):114-115.

[4] 李近瑶,吴江平. 黄体酮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比较[J]. 实用医药杂志,2013,05(12):1064-1066.

R714.21

B

ISSN.2095-8803.2016.15.061.02

猜你喜欢

胶丸医治黄体酮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胶丸侠
胶丸侠
胶丸侠
胶丸侠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