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6-04-0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肌瘤子宫康复

康 娜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康 娜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探析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肛门开始排气、初次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护理;康复效果;并发症

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致的常见良性肿瘤,发病严重者导致流产甚至不孕[1]。年龄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多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是临床常用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效果好且美观性强[2],但患常因担忧手术效果而导致心理状态差,影响术后康复。故为更好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7.7±2.6)岁;子宫肌瘤直径3.6~6.8cm,平均直径(5.0±0.5)cm;研究组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8.2±2.9)岁;子宫肌瘤直径3.5~7.0cm,平均直径(5.2±0.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基础健康教育、术中大量补液、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肛门排气后允许进食等。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如下:(1)在患者入院当天指导进行相关常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日期,并针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全程心理护理。(2)入院1 d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患者术前36 h以流质易消化食物为主,术前6 h禁食,4 h禁水,必要时进行灌肠。(3)术中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控,密切配合主刀医师,并给予患者适度补液。(4)术后6h帮助患者饮水,若情况良好可食用流质温食,直至排气后逐渐变为正常饮食;在患者清醒后尽早进行简单床上肌肉拉伸训练,鼓励24 h内下床活动。(5)术后5~6 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确定出院时间,并制定患者家庭护理计划。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心理状态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高于50分为存在焦虑,分数越低则心理状态越好[3]。康复效果:包括患者肛门开始排气、初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时间越短则康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为(49.2±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6±1.8)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8,P<0.05)。

2.2 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腹胀1例,恶心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6.7%(2/30);对照组出现腹胀3例,恶心2例,感染3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总不良反应率30.0%(9/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

2.3 康复效果

研究组患者在肛门开始排气、初次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对比(±s)

组别肛门开始排气时间(h)初次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54.3±5.5 26.3±3.9 9.4±2.2研究组40.2±3.6 16.9±2.6 7.5±1.3 t 11.749 10.984 4.073 P<0.05<0.05<0.05

3 讨 论

因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逐渐提高,利于患者预后。然而患者仍会因手术而发生过度应激,影响手术质量及康复效果。学者谭红[4]等经临床实践分析发现,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临床路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使患者接受到更有效的护理服务,加快康复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消除患者因认知不足导致的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全程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频繁的交流沟通,促进护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增强护理信任度,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质量。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说明严格的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护理,减少患者的过度应激,增强医护人员之间配合默契度,手术效果得以提高,减少手术风险导致的并发症;术后的病情护理及合理的饮食调理促进患者肠胃蠕动,促进肛门排气,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减少伤口感染;尽早的下床运动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缩短疗程,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

[1] 杨雅琦.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4):409-410.

[2] 李景平,黄剑仪,朱自利,等.医护并行的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03):339-341.

[3] 王秀兰,刘 静,邸晓君.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03):308-310.

[4] 谭 红,胡晓芸.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3):383-384.

Effect of clinical path care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broids

KANG Na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nan Shangqiu,4761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ology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broids.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uterine fbroi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in Shangqiu Third People 's Hospita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clinical pa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rout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and speed up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Uterine fbroids; Clinical path care; Rehabilitation effect; Complications

R248.3

B

ISSN.2095-8803.2016.15.034.02

猜你喜欢

肌瘤子宫康复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