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5年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防治进展述评

2016-04-05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3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综述

张 琪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中医医院 桂平 537200)



近5年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防治进展述评

张琪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中医医院桂平537200)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综述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1]。中医学认为溃疡属于“痞满、嘈杂、吞酸、胃脘痛”的范畴。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不断出现,消化性溃疡的近期愈合率大大提高,但停药后极易复发。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在缓解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的近况综述如下:

1 中医辨证施治与西药相结合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在治疗过程中采取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陈凤昌[2]将本病患者45例分为气滞、虚寒、瘀血、郁热、阴虚等5型诊治,同时结合运用西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洛赛克),并与45例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P<0.05)。覃永旗[3]将28例患者分为脾胃不和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等3证诊治,同时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奥病拉唑、阿莫西林、吗丁啉)为观察组,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28例对照组比较,治疗6~12周,疗程结束4个月后随访,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71.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14%、2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逢民等[4]将80例本病患者中医简易分为脾胃虚寒、寒热挟杂与肝胃不和等3型诊治,同时配服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泮托拉唑片治疗,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5.0%、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中医简易分型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并可提高胃镜治愈率。认为在中药扶正祛邪的基础上加用西药既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又能稳定机体的内环境,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2 经验方与西药相结合

刘贵成[5]应用自拟乌贝愈疡散(浙贝母、乌贼骨、煅瓦楞子、白芨、白芍、黄连、陈皮、甘草)并配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02例,治愈73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94.1%。李广宣[6]自拟愈溃汤(太子参、白术、茯苓、乌贼骨(煅)、蒲公英、酸枣仁、枳壳、枳实、炙甘草)并合用西药(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4例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9.1%,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3.2%,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赵茂富[7]自拟四逆养胃汤(柴胡、枳实、白芍、甘草、黄芪、佛手、白及、乌贼骨、赤芍、莪术、公英)联合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110例,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55例作对照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8.18%,明显优于对照组89.09%(P<0.05)。

3 中成药与西药相结合

樊双利[8]运用中成药温胃舒(党参、补骨脂、砂仁、陈皮、黄芪、山药、肉苁蓉、白术、附子、肉桂、乌梅等)结合三联疗法(雷尼替丁、阿莫仙、甲硝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32例,并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的32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戈水根[9]采用荆花胃康胶丸加常规西药(硫糖铝、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9例为观察组,与单用常规西药的常规组比较,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且常规组不良反应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韩帅等[10]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蒲公英、延胡索、香附、乳香、白矾、甘草等)联合西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3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2例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为5.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12%,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西药联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降低复发率。

4 以现代药理学知识指导组方用药

组方以现代药理学知识为指导,其特点为:(1)抑制胃酸分泌:研究表明,中药的大部分药物抑酸功能良好,如:五灵脂对幽门结扎性溃疡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能降低溃疡发生率,使平均溃疡面积减少,且能抑制胃泌素分泌,减少胃液量及降低胃液酸度,从而减轻胃酸对黏膜的损害。党参提取物对大鼠应急性、幽门结扎性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降低大鼠基础胃酸分泌量。在大鼠的试验性溃疡中,甘草有明显的抑酸效果,并可使胃液量、游离酸度、总酸度降低,对溃疡的愈合起到促进作用。袁林等[11]使用健胃愈疡片(党参、柴胡、延胡索、白芨、珍珠层粉、青黛、甘草等)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有解痉止痛、止血生肌作用,能抑制胃酸,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胃黏膜,加速溃疡的愈合。近年来许多研究也表明,中药复方在降低溃疡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12~16]。(2)抗Hp。在临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抗Hp已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无单一药物可对Hp实施有效的清除,三联药物治疗虽有较高的Hp根除率,但复发率也呈较高水平,且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相对而言,中医药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有研究选取治疗脾胃病常用中药70味,进行体外Hp敏感试验,结果有17味中药对Hp有抑杀作用,其中黄连高度敏感,大黄、丹参、延胡索、生地黄、甘草中度敏感,白花蛇舌草、陈皮、石斛、白及、吴茱萸、知母、连翘低度敏感。中药复方对Hp亦有抑杀作用,有研究选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上常用方剂进行对Hp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高度敏感为左金丸,中度敏感为香连丸。

5 其它中西医结合疗法

针灸历来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也成了许多医家探索的方向。潘文斌等[17]采用穴位埋线(中脘、胃俞、足三里、肝俞、脾俞)加西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组,复发率则低于单纯西药组。仇俊鹏[18]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治愈率95.56%,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张立群等[19]采用耳针疗法配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在西药(西咪替丁、硫酸铝等)的基础上加耳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6 小结与展望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式,具有整体调理与局部治疗并进的优势。主体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组方用药,将西药单靶点快速强有力的调节优点与中医药多靶点调节的优点相结合,共同起到抗Hp、抑酸、改善消化道黏膜之效,使溃疡的愈合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虽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即中医辨证论治缺乏相对客观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在疗效的评估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验室设计缺乏大样本,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度等。应进一步按科学试验和循证医学要求统一标准,规范设计,开展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对治疗机理的深入研究,掌握本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改变,及其与中医辨证的本质相关性,促进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标准的建立,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宏,赵声友.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125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5):1277-1278

[2]陈凤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 (4):486

[3]覃永旗.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J].河南中医,2013,33 (9):1531-1532

[4]郑逢民,郑乐乐.中医简易分型结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6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8):985-986

[5]刘贵成.乌贝愈疡散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102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82-83

[6]李广宣.愈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J].河南中医,2013,33 (9):1530-1531

[7]赵茂富.自拟四逆养胃汤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110例[J].中医杂志,2011,52(10):875

[8]樊双利.温胃舒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S):26-27

[9]戈水根.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309-310

[10]韩帅,马俊霞,李志民.蒲元和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J].哈尔滨医药,2011,31(1):45

[11]袁林,颜天华,王秋娟,等.健胃愈疡片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J].中草药,2009,40(4):614-617

[12]李应莲,钱玲.老年消化性溃疡9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68-69

[13]刘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12):39-40

[14]刘兆周.健脾和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03-604

[15]刘永秋.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9

[16]院建生,郝文梅.补中益气丸联合西药治疗中焦气虚型消化性溃疡多中心随机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6):88-89

[17]潘文斌,方永雅,王丽荣,等.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37-38

[18]仇俊鹏.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7):90-91

[19]张立群,蔡青,张静,等.耳针疗法配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3):236-237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49

收稿日期:(2016-01-02)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持之以恒反“四风”——我省正风肃纪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