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创新 夯实责任在落实“三条红线”控制上见成效

2016-04-05上海市水务局

中国水利 2016年23期
关键词:节水型功能区用水

上海市水务局

坚持创新 夯实责任在落实“三条红线”控制上见成效

上海市水务局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上海

“十二五”期间,上海紧紧围绕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以节水减排为切入点,以涉水事务的全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全面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完成了规划目标和各项任务。

一、顺利完成预期目标

1.重点任务如期完成

列入试点范围后,上海相继出台了《上海市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上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上海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文件;完成了控制指标的分解,确定考核对象为 17个区县政府和10个特大型取用水户,对区县政府考核指标为用水总量等6项;成立了上海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水资源管理”指标从2013年起纳入市委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分别报送市委和市政府;上海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于2014年年初完成与国家系统的互联互通。

2.考核指标如期达到

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为76.64亿m3,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2.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35,用水效率提升显著;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3.3%,河道水质改善明显。各项指标均完成“十二五”目标。另外,结合上海实际,进一步压采地下水,加大回灌量,2015年地下水开采量为430万m3,回灌量2 320万m3,采灌比达到1∶5.4;通过完善污水厂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用水总量控制方面

一是严格夯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把规划水资源论证纳入市政府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重点开展工业园区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制定了工业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点,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节水设施“三同时”、节水技术和设备、禁止采用淘汰类用水技术和设备等提出明确要求。二是严格落实区域取用水总量。根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下达17个区县和10家特大型取用水户的取水计划,对取水户开展取水计量设施的正常运行监督检查,对市管以上取水户一年两次分别开展取水、退水水质监测。三是严格落实水资源费有偿使用制度。根据《上海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依法加强取水管理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年度水资源费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财政预算,主要用于规范取水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补助、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管理、河面率监测管理、宣传培训教育等。四是严格落实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制度。通过推进集约化供水、调整深井水水价、加大计划用水考核力度、强化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等措施,地下水开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得到大幅度回升,地下水水位漏斗区进一步缩小,深层地下水水位较2010年抬升了5.46m。

2.加强用水效率控制方面

一是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中心城区于2013年9月1日起实行,各郊区县也于2014年年底前全部实行了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上海市已将钢铁、化工、火电、建材、造纸等高耗水产业列为限制类或淘汰类产品指导目录;继续加强节水型社会示范载体建设,共创建2 652个节水型小区、295所节水型学校、17家节水型工业园区、294家节水型企业、3家节水型农业园区。二是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制度。中心城区计划用水率达到93%,累计完成158个大用水户监管点建设,发布火力发电等28个大用水行业的地方用水定额标准,依据定额合理下达用水计划并严格考核;加强节水“三同时”管理,每年完成建设项目节水设施设计方案审核事项约200项。三是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制定供水企业管网漏损率和产销差率考核标准,分区域提出要求,开展达标工作;发布《关于加强本市节水型机关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展节水型机关创建工作;节水型企业建设结合实际,重点逐步转变为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现代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推进金桥工业园区企业间水资源梯级利用示范工程(250m3/d),探索上海市工业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的新模式。

3.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水功能区监督制度。出台 《上海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制定了《上海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考核评价技术实施方案》,现有117个水功能区水质常规监测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对重点水功能区实施在线监测;完成上海市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完成上海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排污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并向环保部门提出限排意见;全面推进污水厂网建设,实现污水管网覆盖所有乡镇,2015年年底全面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的纳管工作;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登记和监督性监测工作,推进入河排污口审批事项实现“全部上网、全程上网”。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修订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编制《上海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安全保障,金泽水库和连通管工程实现2014年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的集中保护和“两江并举、多源互补”水源地格局。三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出台了《上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青浦区和闵行区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黄浦江为试点对象,完成河湖健康评价,拟定上海市河流健康评价规范。

4.提升水资源监控能力方面

2015年11月17日,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上海市项目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技术评估。在完成了国家和省级水资源管理监控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水资源管理特点,将自来水、地下水、市政泵站等监控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现状能监、报表能传、统计能算、红线能显、考核有据、决策有助”的功能,极大提升了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及现代化水平。

三、主要经验

上海地处南方丰水地区,人口多,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因此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是举全市之力,以水资源的全过程管理作为主要手段,以削减污染物的入河量作为主要措施,以河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作为主要目标,全社会共同参与来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1.以组织建设为重要保障,强化责任落实

历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市政府相关委办局组成的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各区县政府和企业集团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构建了横向协调有力、纵向执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中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确保职责明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黄浦江上游在建金泽水库

2.以分工合作为重要前提,强化部门联动

水资源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须举全市之力,共同开展各项工作。与市审改部门联合将工业园区水资源论证纳入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方案,与建管部门协调明确新建项目在初步设计或总体设计文件阶段编制节水篇并予以审核,与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确定地下水禁采限采范围,与环保部门联合确定区县水功能区考核监测断面,与经信、农业、教育、房管、文明、机管等部门联合开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学校(校区)、小区、机关的建设,与发改、统计、环保、农业等部门联合制定考核的监测评价方法,与财政部门研究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等。市政府各部门形成部门联动、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3.以严格考核为核心抓手,强化制度创新

颁布了《上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0多项覆盖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将国家下达的“三条红线”4项指标扩展到6项,结合上海水资源实际,增加了水环境整治指标要求,并分解到区县,纳入了市委组织部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国家相关考核细则,制定了年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表,在实现考核定量化、精细化的同时,适应政府管理变化的客观要求,更好地发挥了水资源考核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

水环境治理后的中小河道

4.以供水安全为第一要务,强化机制创新

抓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契机,积极开源,推进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建设,首次实现饮用水全部由集中式水源地取水的目标,改写了多年来黄浦江上游由开放式、多功能河道取水的历史,2016年年底具备通水条件,使青浦、松江、闵行、金山、奉贤西南五区获得了稳定、安全的原水水质,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统筹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市民龙头水水质,成立二次供水改造办公室,举全市之力,推进二次供水改造,同时管水到表,改变原有管水方式,由供水企业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5.以综合措施来治理河道,强化治本措施

滚动推进水环境治理,采取“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生态、营造水景”等措施,实施了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攻坚战;实施了河道生态治理试点和界河整治工作,并建立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污水厂网建设;实施污水厂超量削减补贴政策,COD和氨氮减排效果显著。经过多项措施,河道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责任编辑 杨 轶

TV213.4

:B

:1000-1123(2016)23-0043-03

2016-11-30

猜你喜欢

节水型功能区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产业功能区人才发展现状与探索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