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蒗私塾的演变

2016-04-04丽江市宁蒗县博物馆

民族音乐 2016年2期
关键词:宁蒗永宁私塾

杨 丽(丽江市宁蒗县博物馆)

宁蒗私塾的演变

杨 丽(丽江市宁蒗县博物馆)

宁蒗私塾的历史背景

宁蒗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或族群南来北往的通道,频繁迁徙流动的场所。

元时,县境内设永宁土知府、蒗蕖土知州,其后隶属关系虽多次变动,但少数民族聚居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在明清重视教化的大背景下,宁蒗教育史上也曾出现过义学。乾隆十三年(1748年),阿逢泰成年,从摄理政务的祖母喇氏手中接过权柄,正式袭职蒗蕖土司,捐建了蒗蕖书舍;在此之前,尚有永宁土知府阿有威捐建的书舍一馆。由于当时本地不种植稻谷,这两馆书舍年需馆谷40石(16000市斤)京斗谷,由永北府衙提供;教学又是汉字汉语,与当地民族同胞的生活相差甚远,缺乏生源,无人问津。乾隆十七年、十八年,时永北在任知府汪筠、袁德达以“无人肄业”为由,分别将两馆书舍移至永胜金江、期纳,宁蒗境内义学从此绝迹。

到乾隆年间,云南的矿冶业进入兴盛时期,成为支柱产业。嘉庆年间,云南出现了内地移民前往边远山区,“每日或数十人,或百余人,结群前往该处,租夷人山地,耕种为业”。宁蒗出现的“锄山者”,据他们的后人讲,祖宗是带着戥子,四处寻找合适地域,最后选定在蒗蕖坝落脚。道光年间,白牛银厂开办,内地居民闻讯而来。旧时,以滇、川、鄂、赣、陕等命名的“五省庙”遍及坝区,由此可见一斑。还有“一半走白牛银厂,一半走石羊厂”的云南内地回民,也蜂拥而至。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为支付高额赔款,清政府在云南加大了找矿、开矿力度,宁蒗未能幸免,到处找矿开矿。随着汉族移民的不断增加,清末民国初期,宁蒗出现了私塾。

平心而论,宁蒗的私塾,由清末到民国,并没有太大发展。然而,消失60多年后的今天,仅存的几位耄耋老者口中,摇头晃脑背诵“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调皮捣蛋被先生罚跪头顶石板的场景,就好像是在昨天。

宁蒗私塾的出现

在宁蒗历史上,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主要是私学、官学两大系统。

作为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教育机构,是青少年读书受教育的地方。它由私人所办,开设于家庭、宗族或寺庙、乡村,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教授道德礼仪、读书识字,是较为普及的初级学校。清末民国初期,私塾出现在宁蒗境内。在汉族聚居的金棉、大村街、包都街、荔枝河、拉都河、碧源、辣子洞、坝尔勺、陈家湾、潘家湾等地以及永宁皮匠街,传出了学童琅琅的读书声。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全国“以化私塾为学堂,企教育之普及为宗旨”,“废科举、兴学堂”之风盛行。民国成立后,大力改良私塾,正式推行国民教育,对边疆地区的特殊对象采取不同的政策。宁蒗也先后开办了私立小学、国民学校、边地小学、省立小学、夷务小学。但是,私塾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一直到1950年。民国36年(1947年)宁蒗设治局曾统计过私塾学生数,全县有269人,主要分布在新化(88人)、利棉(51人)、新元(37人)、永宁(62人)、八翠(20人)、沿江(11人)等地。而同期接受现代教育的学生仅有156人。

那时,宁蒗的私塾先生有本地的,也有外来的。比较有名望的有冷熙堂、姚锡九、王泽先、冯德修、赵非鹏、罗红龄,以及八尔勺人称谢先生的谢开文等等。如四川人氏姚锡九,曾任国民党盐源县党部师爷,后来到宁蒗教私塾,吟诗作对,样样拿手。在大村街教过私塾的,还有冯德昌、马世昌。

私塾基本是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族或村民共同出资聘请私塾先生来办学,宁蒗的私塾多数是这一类。另一类是由先生自己开馆课徒,收取学金。比较典型、有名的当数大村街的冷熙堂。冷氏原籍永胜,先人冷必煊光绪年进宁蒗,实为蒗蕖土司西席,服务30年。“宣统二年庚戍,缠与土司阿继祖算账”,土司因家道中落,用大村街土地抵修金,熙堂守业,落籍宁蒗。其私塾学生多为官家、富家子弟,如两任设治局长周维嵩的幺公子,也有自家子侄。冷氏还是当时临时参议会的参议员。大村街老人尝言,冷熙堂四句诗就把宁蒗写完了,足见其人才华。

还有一个私塾值得一提,这就是永宁的回民私塾。民国9年(1920年),回民王子英出资,延请昭通阿訇阮正松到永宁自己家中设馆,用阿拉伯文字、回文课本教授回民子弟。3年后,王子英病故,阮正松薪俸无着落,遂前往旧衙坪,永宁回民私塾停办。

宁蒗私塾的办学规矩

一间房、两间房,自带桌凳上学堂。宁蒗的私塾和内地差不多。要么是私塾先生或延请人的房产,要么是宗庙、祠堂,有一两间房子,学生带来桌凳摆好,学堂就形成了。当然比不了今天的教室,学生带来的桌凳圆圆方方、高高低低,显得有些零乱。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制也没有统一的规定限制,完全取决于家长、学生。

私塾先生的束脩,可以是银两钱币,也可用实物相抵,如大米或谷子、腊肉、麦面等等。据老人们说,私塾一学期要交3斗米,穷人家的子女基本上读不起。虽然私塾先生的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一方面他们有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数人教学严格,非常敬业,很受乡邻敬重。年节时,家长会登门拜望或请到家里做客。直到现在,你和老人们交谈,无论他(她)读没读过私塾,提起私塾先生,总是称呼冷先生、谢先生、马先生,不会直接称呼名讳。

宁蒗私塾的教学内容

相对西式教育而言,私塾教授的内容属于“旧学”。它以儒家经典为主,传授知识,遵循“以养育德”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修养。同时,先生在实际教学中,会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总结一些常识教给学生。

孩童进入私塾后,以《三字经》、《千字文》 《百家姓》 《声律启蒙》 《增广贤文》等入手启蒙。最基本的就是识字。识字一是读:教认字后,先生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全神贯注、认字熟练、字音准确、声音响亮。二是写:写即书法教学。先教会握笔、运笔及正确的姿势,然后进行描红。在识字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会加入《千家诗》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等,先生要求每读必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读过私塾的人都耳熟能详之古训。

学到《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等等的时候,是私塾的较高阶段。先生会指导学生进行“句读”,讲文意、明思想,但对字句并不作更多解释。“贰天会懂的”是宁蒗私塾先生的口头禅。俗话中道明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实践性特点,即需要体认。然后是写作,包括对对子、写文章。一般是参照范文,从模仿入手。

有这样一个“龙门镇”。一个学童到外公家拜年,外公说我家孙儿读书扎实用功,今天公公要考一哈,咹!即出上联:“鸡狗旁行,一路梅花竹叶。”“猪牛同圈,遍地馒头花卷。”孙儿不假思索,随口应答。外公哈哈大笑,孙儿饿了,当即吩咐开席。

宁蒗塾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过去老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宁蒗私塾的规矩,是先生向他的先生学来的。用今天的话说,私塾先生是私塾文化的传承人,是应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那是不可或缺的。学童上学下课,或作揖,或鞠躬,施礼是天天行、月月行、年年行的。文房四宝,是先生讨生活的工具,没有这几样,先生就当不成了。而孔子牌位前的恭签、戒尺、戒枋,那是必须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恭签,是一块窄长形小木板,前书“出恭入敬”,后写“谨守学规”,相当于今天全封闭学校的“出入证”。还有一种恭签是先生掌握的,这就是出恭签。说白了,就是学童要拉屎撒尿,必须报告先生,先生给了出恭签,你才能离开课堂。否则,是不允许的。戒枋,类似县官老爷的“醒堂木”,学童们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开小会、打瞌睡,先生就会用戒枋敲打桌子,提醒、警示大家。戒尺大家都不陌生,打手板心用的。在私塾里,你要是违反规矩、不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先生一般就会用戒尺惩罚。惩罚完毕,先生照例会讲一些诸如“一等人,孝子忠臣;两件事,读书做人”之类的古训。

在宁蒗私塾中,冷熙堂的惩戒比较独特。冷氏课徒,较为严厉,轻者三尺长烟杆落在背上,重者罚跪顶石板,上面还要放一碗水。大概是“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吧。

1949年底,宁蒗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42师124团2营进驻宁蒗,宁蒗县人民政府成立。私塾在党和政府强力推进现代教育进程中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教育界前辈对宁蒗私塾做过这样的评价:尽管私塾存在很多弊端;但是,在当时的基础教育中,私塾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谁也无法否认,后面发展起来的很多学校,很大一部分是由私塾改造而成的。

应该说,这个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猜你喜欢

宁蒗永宁私塾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 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永宁之门
宁蒗县总工会:“两节”慰问暖人心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像宁蒗河一样自然流淌
张永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