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阳市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措施

2016-04-04简阳市农广校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4期
关键词:简阳市农广校农民

□李 伟/简阳市农广校



简阳市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措施

□李伟/简阳市农广校

简阳市农广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办学31年来,中专毕业3 016人,合作高等教育毕业362人,开展农民培训30多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 2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9 570人,劳动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125人,移民培训200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528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771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51人。

1 强化以新技术为重点的职业农民培训

农广校根据“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三个方面,来吸引年轻人务农、引导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从事农业,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争当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1)明确培育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任务。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围绕简阳建设“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发展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为导向,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切实把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力争通过10年努力,使简阳市达到5 000~10 000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现代绿色都市农业”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抓好两个层面的教育培训。一是中专学历教育。学校每年计划招生50~100名成人中专生,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现代乡村综合管理、畜牧兽医(生猪养殖)等专业,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根据简阳市农业产业布局、各乡镇(村)产业优势、产业特色,每年培训生产经营型农民300~500人。开设粮油生产、水果生产(桃、核桃、草莓等)、蔬菜生产(包括食用菌)、花卉园艺、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养殖(生猪、山羊、家禽、兔、水产)、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业信息化新技术等职业培训。

2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措施

1)抓实培训环节。一是准确锁定培训对象。以有志从事农业的青年、返乡创业人员、有一定农业产业基础的业主以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村社干部为主要对象遴选学员。二是合理确定培训专业。通过进村入户调查,了解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分类型研究制定培训目标、内容。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建立以简阳市高中级农学、果树、园艺、植保、土肥、农经管理、农产品安全、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等推广科技人员为主,以四川农大、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业厅优秀专家、简阳市优秀乡土专业人才为辅的师资队伍。四是“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对应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科学划分培训阶段,适应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安排课程,以方便农民和贴近生产为原则,采用“农民田间学校、流动课堂送教下乡”模式,开展模块化、情景式、互动式教学,提高培训效果。五是突出生产实践,组织学员走进崇州、郫县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应用,到蒲江、双流等地的家庭农场体验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在实际生产中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做到每个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内容要求,配备有专业人员指导,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六是适应培训理念从“办班”到“育人”的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系统培训、全程服务,通过开展经常性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政策扶持等后续跟踪服务指导,了解学员情况,解决学员问题,实现培训一个、扶持一个、成就一个,把农广校打造成面向职业农民的“全程保育式”新课堂。

2)规范培训过程。一是规范培训计划。按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分班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对培训内容、学时、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地点、考试考核等做出具体安排,并按计划实施。二是规范培训教材。以中央及四川省编教材为主,以自编乡土教材为辅。三是规范培训实施。按照项目要求,落实培训环节,规范资金使用,强化培训管理,建好培训档案,坚决杜绝培训时间缩水、培训应付差事,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四是规范培训考核。对合格学员颁发全国统一格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记载培训全过程,作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依据。

3)创新培训模式。采用“送教下乡、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一是“就地就近”便利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到乡村办教育、在产业链上搞培训、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学技术。二是“农学结合”分段教育培训,按关键环节划分教育培训阶段,推行模块化教学,结合农时季节组织教育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三是“一点两线”全程教育培训,立足产业发展这个中心点,以技术和田管为主线开展从种到收、以成本和效益为主线开展从生产决策到产品销售的系统化全程教育培训。四是实行小班教学、一班一案、双班主任制。五是推进职业农民培育手段信息化,加入全国农广校系统的智慧农民云平台。

4)开展其他培训工作。在完成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做好其他培训工作。一是开展116个定点扶贫村主要负责人产业大培训。二是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三是开展核桃产业升级专项培训。四是村级防疫员培训。五是选派部分优秀学员参加四川省农科院、川农大组织的“青年农场主”培训。六是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开展移民创业培训。七是其他专题培训。

3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

认定管理工作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位一体”的关键环节,是后续扶持政策落实精准到位的前提基础,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力争在2016年出台《简阳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要明确认定原则、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认定主体、认定机构、认定责任,以及动态管理机制及扶持办法等。认定重点考虑3个因素,即以农业为职业、教育培训情况、生产经营规模,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同时实行准入、退出和年审机制。争取在2016年试点认定100~200名,“十三·五”期间认定2 000~3 000名“新型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简阳市农广校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西部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简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Reflec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分数应用题算术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