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大电影来袭

2016-03-31海川

新经济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爱奇艺成本

海川

网络大电影众筹一时间又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2016年,这种新型的电影众筹模式,会成为网络大电影投资新宠吗

当下,尽管经济低迷,但电影市场却异常火爆。大年初一至初六假期,全国电影总票房达30亿元,同比增长67%。回顾过去的2015年,中国票房收入440亿,同比增长48.69%。观影人次12.6亿,同比增长51.85%,增长率为有史以来最高位。

以上数据仅指院线电影,并不包括近两年方兴未艾的网络大电影。当然,较之院线电影市场,网络大电影如今的地位不足挂齿。如果说院线电影是“宫廷正餐”,那么网络大电影则是“特色小吃”。

所谓网络大电影,就是主要选择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影,时长超过60分钟,不同于15分钟以内的“微电影”。网络大电影投入成本低,投资额大约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之间,多数在5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也短,以灵活多样的内容题材和故事情节见长。

网络大电影萌芽于2013年,兴起于2014年,飞速成长是在2015年。当人们发现“微电影”“互联网电影”“新媒体电影”等商业模式不那么理想之后,“网络大电影”在视频网站付费“风口”的带动之下,获得了商业上的空前成功。

以近期热播的《超能太监》为例,自1月初上线起仅用两天时间,点击量就已破300万,而2015年下半年上线的《山炮进城》,点击量现已近亿。2015年,一部《道士出山》以28万的成本,获得了高达五六百万元的回报。

兴起缘由

以往观众普遍习惯去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在网上点播院线下线后的影片,过去的一年中,网络大电影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引发影视创作主体和创投界的高度兴趣。北京的影视圈人士纷纷开始筹拍“网络大电影”,人们活跃在各个群里,为新兴的“网络大电影”项目找剧本、找导演、找演员……

爱奇艺是网络大电影的推动者。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表示,爱奇艺之所以做网络大电影,是基于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在中国电影的类别播出渠道原来只有两个,一个是院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和播映数量。另外一个是电视电影,当时电视电影只有在央视电影频道(CCTV6)播出,每年200万左右,剩下的几乎出口了。

另外,每年中国电影拍摄数量在600多部,但在2013年时中国电影上院线的数量只有200多部,如此一来,每年有300多部电影拍完了没有地方播放,意味着投资打水漂了,而网络播出渠道正好给它们一个出口。

不过,网络大电影的兴起不单单是人为推动,而是主客观条件成熟的必然结果。首先,网络大电影是互联网大数据的产物,具备用户行为全分析的可能性。譬如题材热点、用户属性,用户行为分析等细致化的数据分析,这为网络大电影的后期制作提供了充分的参照数据。

第二,网络大电影介于微电影和院线电影之间,填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80、90后甚至部分70后观众的消费需求,这一年龄段的观众是手机终端视频的主要消费群体。

通过搜索《道士出山》的百度指数,发现关注人群集中在30到39岁,这与《万万没想到》20到29岁的人群,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市场。网络大电影恰恰是剑走偏锋,利用极低的成本,尽可能满足小范围受众的需求。

第三,网络大电影的题材广泛、丰富,具有宽容度,创作者、生产制作方可以根据题材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观众在网络大电影中所看到的许多内容是院线电影、电视剧中所没有的。网络大电影的内容题材大致可以分为青春、爱情、时尚、动作、剧情、历险、科幻、惊悚、悬疑等九大类。这些题材显然迎合了年轻人特别是细分人群的心理。

第四,它的生产、制作、审核、发行、上线过程无须经历院线电影、电视剧那样复杂、严格的制播流程。只要制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经视频网站的编辑审核之后,即可上线播出。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满足观众求新求快的心理。

第五,小成本制作是网络大电影得天独厚的优势,少则十多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制作成本低可以吸纳更多的草根阶层参与其中,使得艺术创作主体和演艺人员多元化,有些小有实力的文艺爱好者或中小企业老板甚至普通投资者也可参与其中,过把“电影瘾”。而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专业影视人员,参与网络大电影创作、制作不失为一个“练手”的好机会。

毫无疑问,网络大电影将是通向院线电影、电视剧的阶梯,也是“造星”的平台。因此,当网络大电影自2013年启动付费观看以来,2015年的上线量就达到500多部,较2014年增长20%,某专注网络大电影的视频网站的缴费用户,2015年较2014年增长了一倍。

第六,网络大电影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由于市场空间较大、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网络大电影领域。在资本、人才、受众、政策都具备的条件下,网络大电影的兴起就不是偶然事件了。

随着网络大电影、院线电影、电视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某一类题材可以由网络大电影孵化为电影或电视剧,而电影、电视剧题材也可以反过来制作成网络大电影。比如前不久,当院线电影《老炮儿》还没上映,网络大电影《小炮儿》就上线了。IP(版权)的引入使得由网络大电影孵化为院线电影、电视剧成为影视业投资的一个趋势,先以网络大电影小成本试水,在受众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后,再将其转化为更大的蛋糕、分享更大的收益,形成一个影视剧创作的产业链。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网络大电影门槛较低,且现阶段主要采取平台自我把关的形式,使得该类影片的类型更加多元化。再加上现阶段网络用户多以年轻人为主,通常对于高品质有着较强的付费意愿,因此相较于传统院线电影,未来网络大电影还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可待挖掘”。

商业模式

中国院线电影市场基本上被巨头垄断,中小成本电影因为很难进入院线而不得不另寻出路。与此同时,以爱奇艺为首的付费点播分账模式愈发成熟,于是建构在视频网站会员付费体系之上的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基本成型。

刚刚过去的2015年,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数量激增,爱奇艺的会员人数从6月中旬的500万人,到12月初已迅速增长至1000万人。不断增长的会员人数,给“网络大电影”增加了用户基数,更是提升了盈利的空间

据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此前透露,目前爱奇艺一直在做网络大电影的分账模式,其中2013年分账最多的影片大概在10万元多一点,但2015年制片方最多能获得破百万元的分账,且有35部影片达到这一级别。除此以外,此前业内还曾传有消息表示,部分热门网络大电影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200%甚至是300%。

2015年上线的《道士出山》以28万元的成本,获得了超过20倍的分账,刷新了人们对于网络大电影的认知,整个网络大电影领域背后似乎有一大片金山银矿待开采。

更重要的是,各大视频平台以会员付费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已经激活了整个市场。这种以会员付费为基础的商业模式,使目前50%的网络大电影能够回收成本,相比之下,院线电影的这一比例却仅有10%。

目前,网络大电影的资金回收一般有三种途径:1、播出之前的广告植入;2、在网络平台付费点播的分账;3、付费期过后的贴片广告分账。

在付费点播模式成熟之前,制作公司主要靠广告植入来收回成本,不少网络大电影的广告植入已能覆盖制作成本的30%-50%。

在付费点播收入中,爱奇艺一部网络大电影的点播价格为5元(爱奇艺会员可以免费观看),影片前6分钟为免费试看,播放超过6分钟后爱奇艺将计为一次有效点击播放,制作方能得到的费用为:非独播平台1.5元/次,独播平台2元/次。为了培育优质内容,爱奇艺在2015年将部分网络大电影的价格提升为独播平台3-3.5元/次,随后,其他平台正在快速跟进。

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样的利益分配,很大程度上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向制作方的一种补贴政策。但事实上,当下平台方有意让利于制作公司,提供愈加完善的成本回收模式,意在培育新兴市场。这种商业模式,正给制作团队带来极大的财富机遇。

纸月亮工作室创始人兼CEO吴雨时认为,如果参考美国电影业的发展过程,中国的低成本电影市场还是一个模糊的状态,一片荒原,但未来肯定会像美国B级片市场一样得到大发展。

在美国电影市场,除院线A级电影市场之外,还存在一个B级片市场——DVD市场。“B级片”因为预算低、制作粗糙,无法进入A级院线而得名,但它利用自己的特殊属性,放弃院线电影的“头部市场”,专攻长尾市场,这些电影通常只发汽车影院、电视台、DVD渠道,但盈利能力往往比院线电影更强。美国的狮门电影公司便是从拍摄低成本电影入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美国第六大影业公司。

“B级片之王”罗杰·科曼曾在《剥削好莱坞》一书中写道:“好莱坞有个传统,不管你这片子的实际票房究竟多少,最终肯定看不到利润在哪里,但我却做到了,在我参与的那300来部电影里,可能280部盈利……”

吴雨时表示,相对于高成本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同时开发数个IP,然后每个IP又可以批量复制,其衍生出来的产品一定不会比大片价值低,而且风险更小。

杨向华认为,未来,网络电影收费市场将大于院线票房,中国网络院线将会成为类似于美国DVD市场(B级片市场)一样的大市场。

发展趋势

目前,网络大电影仍然无法摆脱“粗糙”的标签,也更像是特定受众的狂欢,远不如网剧普及。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人甚至会有一批大神编剧们、明星大腕投入到网络大电影当中来,网络大电影市场就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因为未来是纯网络时代,观众都在移动终端。

蹭院线电影IP一度成为网络大电影的法宝,《捉妖记》对《捉妖济》,《港囧》对无数部《X囧》,这些小成本的片子虽然成不了爆款,但“薄利多销”,网络大电影制作公司也活得不错。但在2016年,蹭IP极有可能失去相当一部分市场。

据了解,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在网络大电影方面的策略已开始调整,过去的平台方类似于一个单纯的电影院,播出影片,再与制作方分账;而如今的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介入上游,联合传统影视大佬,直接参与网络大电影的出品和制作。

早在2015年3月,爱奇艺就与王晶签下了6部网络大电影的计划,这些网络大电影的每部投资将超千万,并将启用郑伊健、林子聪、周秀娜等演员。此外爱奇艺与慈文传媒也将联手出品网络大电影。

“大玩家”进场后获得的合作优先权,有望超过原来的纯网内容制作公司,在平台上获得的曝光率和推广度也更大。以淘梦网、七娱乐为首的纯网内容制作公司也不甘示弱,他们自身也在寻求与传统影视公司的合作,并大幅提升制作成本来增强自身竞争力,仅以七娱乐为例,公司宣布已获得华谊兄弟的投资,并将与其展开多方面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因为有着良性的资金循环,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将会有大幅提升,由原先的几十万上升至几百万。

受众的要求也会有所提升。基于付费和优质的内容,将会提升整体网络大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因此2016年的网络大电影市场有望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所有跟风者如果没有办法提升自身竞争力,将极有可能“竹篮打水”。

“网络大电影要做独创、独特的东西,最核心的元素有3项:片名、海报、前6分钟。如何在一堆大片中脱颖而出并让观众愿意付费,这3项将是最大的驱动力。”淘梦网首席执行官阴超说,尽管去年电视广告是视频广告的10倍,差距很大,但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年轻人在看在线视频。“未来可以预见,视频广告收入一定会超过电视广告。所以,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创造互联网内容,同时我们也能收获视频网站给予的收益。”

由于网络电影成本的因素,套拍模式将会在2016年集中爆发。同一类型题材两部甚至三部连拍,以此来降低作品的投资成本。

电影投资也在玩新花样。1月份,由知名网红“鹏飞姐”参演,中视礴广和南极圈联合出品的网络大电影《灵魂罪男女》在进行资金众筹,影片不到3小时便完成预期众筹的30万拍摄资金。网络大电影众筹一时间又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2016年,这种新型的电影众筹模式,会成为网络大电影投资新宠吗?

据推算,2015年上线的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比例大于60%,与之相对的,中国大陆院线电影的盈利比例,暂时不足15%(2014年数据,2015年数据尚未整理发布)。因此可见,网络大电影将成为电影投资的新宠之一,风险度也远远低于院线电影。不过,网络大电影众筹面对的首要问题,债权投资还是股权投资?两者各有利弊,不过债券投资风险较低。

作为网络大电影的众筹平台,如何挖掘出最有价值的大电影主创团队,则是对其进行考验的首要问题。只有挖掘出最有价值的团队及其所带的项目,才能将众筹人的投资回报最大化。这便要求平台本身具备影视投资、制作和发行的强大能力。

猜你喜欢

爱奇艺成本
No.5 抖音、爱奇艺达成合作:将授权长视频用于短视频创作
爱奇艺获融资2.85亿美元
No.2 爱奇艺宣布关闭超前点播
爱奇艺一季度营收80亿元 首发致股东信强调“工作室”策略
爱奇艺会员同比下滑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乡愁的成本
福利·REWARD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