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杨惠庄行宫探密

2016-03-30李忠诚

天津史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行宫盐场天津

李忠诚

葛沽素有华北古镇之称。其“古”名不虚传:广义上,葛沽境域可上溯到2500年前形成的军粮城—东泥沽—邓岑子—杨岑子—东大站—新开路—上古林—马棚口渤海岸贝壳堤,贯穿南北。考古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葛沽所辖邓岑子一带就形成了先民居住点;狭义上,葛沽城区可上溯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宋没有统一中国,其北部边境隔海河(时称界河)、大清河与辽国相望,为防辽入侵,朝廷于界河右(南)岸设置寨铺,驻兵戍边,著名的鲛脐港铺就在今葛沽镇界内。元代天津盐业兴起,至元二年到七年(1265~1270),朝廷先后在葛沽设衙署建立丰财盐场、厚财盐场,在咸水沽建立兴国盐场、富国盐场。清康熙十八年(1679)厚财盐场并入兴国盐场,兴国盐场衙署移驻大高庄。道光十一年(1831),富国盐场并入兴国盐场,翌年,兴国盐场并入丰财盐场。直到1913年,丰财盐场衙署才从葛沽迁至塘沽界内。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朝廷派蒙古军3000人在包括葛沽在内的海河南岸广大地区屯田。至大二年(1309),又拨汉军5000人沿直沽至海口屯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天津海防巡抚汪应蛟在葛沽、白塘口垦田5000亩,其后建成著名的“十字围”。万历四十一年(1613)始,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在葛沽购置田产20顷,种稻数年。天启二年(1622),朝廷在葛沽驻军中调2000人屯田。清雍正五年(1727)始,陈仪领天津营田局,依汪应蛟屯田旧迹建成西北自贺家口,东至葛沽的10个围。雍正十二年(1734),设葛沽巡检署。清代中晚期,衙署林立,重兵驻守,直至清末。

葛沽历史悠久,地当要冲,民性淳良,俗皆敦朴,农桑丰硕,诗书继世,使其成为华北地区显赫重镇。水流潺潺,稻浪千重;果树成荫,鸟语花香;蓬帆林立,蟹肥鱼鲜;店铺遍布,商贾不绝;庙宇连环,金碧辉煌。因此,荣获“小江南”之誉。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沽酒吟诗赞叹不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漕运文化与京畿文化的融合,使之英才荟萃,俊杰辈出,明清时期步入官场的饱学之士达40余人。

葛沽的风采,受到了清代鼎盛时期朝野上下的青睐,从而引发了我在编纂《津南区志》过程中,对它的密切关注。

编修方志是一项浩瀚工程,需要搜集、阅读、消化大量资料。我在查阅古籍文献时,发现《畿辅通志·帝制纪》“诏谕三”条下载:“乾隆三十六年二月谕:此次恭奉皇太后巡幸山东,由水程来往,用适颐安。总督杨延璋以通州至杨村一带,向有沙淤,舟行稍滞,将天津杨惠庄行宫移建武清县之桐柏村,次日由宝稼营登舟,川途尤为便利。前据该督面奏,以移建非添造可比,不致繁费,且其事属已成,亦遂听之。而有此行宫,可省水营三处,但运料及匠作诸事究不免有费用。著加恩将所省三处水营应销银两,即照数赏给,俾资工值。”在这里,《畿辅通志》记载的杨惠庄行宫没有方位。它会不会设在葛沽的杨惠庄呢?因为葛沽背靠天津,东控大沽海口,又扼海河下游主航道,被视为天津的第二道东大门。自北宋以来,其重要战略位置,兵家极其重视,系历代屯兵之地,加之优良的人文条件和秀美景观,皇帝东巡在此驻足很有可能。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进行了调研。在通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天津》卷后,发现除津南区葛沽镇有杨惠庄外,其他区县没有叫杨惠庄的村,也没有自杨惠庄演化来的村庄。葛沽杨惠庄历史上曾叫作杨会庄、杨回庄、羊回庄、杨回回庄。其后,我又查阅了一些地图。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编印的《津南保甲图说》;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出版的《天津城厢最新地图》;日本昭和十六年(1941)北支那方面军参谋部绘制的《河北省地图》;1951年《天津县地图》均在葛沽东部标有杨惠庄。特别是民国年间绘制的《天津县地图》,不但有杨惠庄,而且在其附近标有行宫二字,可见《畿辅通志》记述的杨惠庄就是现今葛沽镇之杨惠庄。在调查的口碑资料中得知:杨惠庄位于葛沽镇东部约3里,津沽公路(清代称:海大道)右侧,该村所辖行宫村为一自然村,坐落在村西北部,至今人们仍称其为行宫村。民间广为流传着乾隆皇帝巡视大沽海口,驾临葛沽,赐葛沽为“太平庄”;在西关清真寺留下墨宝“慈阴厚贶”,制成横匾;驻跸杨惠庄行宫的典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陕西安塞知县、乾隆帝亲自召见过的汪舟,在《桐阴小筑》的《迎銮曲》第二十八首写到:“葛沽旧号小江南,帝辇来游春又酣,红白桃花黄绿柳,无边佳景入琅函。”宣统二年(1910)岁贡、葛沽名儒苏之銮先生在《星桥诗存》中的《行宫禾黍》一诗里写道:“指点前村路不遥,抚今追昔欲魂销。每当禾黍秋风劲,倍觉凄凉感旧朝。”该诗题下有注:“沽东三里许为行宫,昔清高宗临幸海口,曾驻跸于此,因取以为名。”这更进一步为确定杨惠庄行宫提供了有力证据。所以,我认为天津杨惠庄行宫的遗址就在今津南区葛沽镇杨惠庄的行宫村。

行宫是为皇帝出巡准备的特殊场所。哪个皇帝曾驻跸杨惠庄行宫?不得而知。史料载: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曾多次巡视天津。清圣祖曾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月巡视天津,东行观海;康熙三十四年(1695)五月十四日巡视新河及海口运道,十七日阅视大沽海口,命在大沽南岸建海神庙。清高宗曾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初六检阅天津水师营,因满兵技艺平庸,又未能娴习国语,令革都统富当阿等人职,满兵移拨外地驻防。这几次巡视均路过津南,但是否巡视或驻跸津南,缺少原始记载。为此,我和《津南区志》编辑黄永健于1998年6月16日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资料。在内阁全宗153号《汉文起居注》拷贝第67号胶片中,发现了有关记载。原文如下: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初五日己巳

驻跸杨惠庄行宫?摇内?摇记注。

是日,大学士:傅、刘、尹(即: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摇傅恒;东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刘统勋;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尹继善——笔者注)。

奉谕旨:朕此次临幸天津,业将该府合属节年尾欠,并被水缓征、出借未完银米,既行蠲免。复念畿辅地方共切近光之慕,兹者翠华所至,恺泽覃敷,若不获均沾实惠,小民未免向隅。著将直隶通省各属年节尾欠、未完地粮银四万九千五百余两,屯粮六万六千四百余石,一体加恩蠲免。俾郊圻黎庶益遂盈宁之庆。该部即遵谕行。

又奉谕旨:朕此次临幸天津,该商等趋事办公,颇称踊跃。因念长芦通纲引课,每年十月内奏销,正值销售菜盐之时,盐价未及收齐,而奏限已届,商力未能舒徐。著将长芦通纲盐课,嗣后改至十一月底奏销。俾得从容完纳,以示体恤。

又奉谕旨:东西二淀为畿辅汇萃清流之所,迩年瀦蓄安恬,节渲有藉,近淀村庄田上,泛溢无虞,而菰蒲鱼蟹之饶,利赖于民生者更大。兹者春巡郊甸,循览河堤,凤艇乘流,祥飚助顺尤足,徵神贶之,昭宜建专祠,用答灵佑。著该督方观承,卜地兴工,特崇庙祀,以示妥神报功之典。

又奉谕旨:据鄂宁奏,靖州绥宁县耙冲铜矿,历经封禁,该护州赫伸迎合上司,详情开采,显有夤缘贿托情弊,请旨革职审拟等语。赫伸著革职,其案内有名人犯,一并交与该抚严审究。拟具奏折,并发上谕薄。

是日,驻跸杨惠庄行宫。

初六日庚午

驾至福佑寺、海神庙拈香。

上观海。

阅盐池。

阅驻防兵。

驻跸杨惠庄行宫?摇内?摇记注。

是日,吏部议:安徽巡抚冯钤奏,安庆府同知员缺,以留江候补同知徐文灿补授一疏。奉谕旨:徐文灿依议,余依议。又议:广西巡抚宋邦绥奏,太平府龙州通判苏洪俸满升,照例撤回,准与桂林府通判李宏勋对调一疏。奉谕旨:李宏勋等依议调补,余依议。又议:广东巡抚王检奏,河源县知县员缺,准以分发候补知县喻宝忠补授一疏。奉谕旨:喻宝忠依议用,余依议。又议:广东巡抚王检奏,署陆丰县知县邵应凤,试用期满,应准其实授一疏。奉谕旨:邵应凤依议用,余依议。

又,礼部议:和硕庄亲王允禄死逝,应照例遣官致祭二次,给银建造碑茔一疏。奉谕旨:依议。

又,兵部议:陕甘总督吴达善奏,督标左营参将夏国泰准与灵州营参将承保对调一疏。奉谕旨:承保等依议调补,余依议。又奏:江南苇荡左营守备员缺,请以预保注册之奇兵营千总薛传仁拟补一疏。奉谕旨:薛传仁依拟用,余依议。

又,理藩院奏:喀尔喀扎萨克辅国公齐旺多尔济病故,所遗公爵蒙恩仍令伊父车布登袭,封应照例给予诰命一疏。奉谕旨:依议。

又,湖南巡抚鄂宁奏:节妇湘乡县民人沈之鹏妻王氏、新化县民人吴万兹妻李氏、乾州儒童尚琳妻张氏、兴宁县生员李恂贵妻樊氏、桂阳州生员李人伟继妻邓氏、儒童李隆述妻邓氏、儒士王世升妻魏氏、蓝山县儒童朱天华妻罗氏等八口,均系夫亡苦节,请照例旌表,给银建房一疏。奉谕旨:该部议奏。丝纶薄。

是日,驻跸杨惠庄行宫。

上述记载,确切印证了我的探索结论,揭开了乾隆皇帝杨惠庄行宫的神秘面纱。其后,在葛沽镇党委副书记李少美的安排下,该镇工作人员刘淑珍陪同我访问了家住杨惠庄的老干部孟老等人,他们带领我们到杨惠庄行宫遗址进行了现场考察,经实地观测,杨惠庄行宫位于该行政村西北部的自然村——行宫村东北部,北距海河右(南)岸约200米,东距杨惠庄渡口约300米,南邻海大道,西近清军葛沽营遗址(今称营房道),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20世纪30年代始,陈氏曾在此地建住宅,因其父子皆亡故,致村民至今无人在此居住。虽然《汉文起居注》中对其规模、建筑布局未见记述,但行宫村的面积足可推断当年的景象;虽然没有记载乾隆皇帝此次春游的组织情况,但字里行间已流露出重臣伴驾,文武百官随行的壮观;虽然缺少游览的详细描述,但乾隆皇帝对葛沽田园风光的喜悦已跃然纸上。

关于杨惠庄行宫的建造时间,依本人拙见,应在乾隆四年(1739)以后。根据是:其一,杨惠庄行宫如拆迁时间约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于康熙年间,那么雍正二年(1724)十月二十二日由巡盐御史莽鹄立请旨纂修,雍正四年(1726)修竣的《长芦志》中应有记载。但通阅时未发现。其二,杨惠庄行宫如建于雍正四年至乾隆四年之间,那么乾隆四年由程凤文、吴廷华等修竣的《天津府志》、由朱奎扬、吴廷华、汪沆修竣的《天津县志》也应有记载。但通阅时仍未发现。其三,嘉庆十年(1805)二月,由巡盐御史珠隆阿主持,黄掌纶修竣的《长芦盐法志》,在通阅时发现缺少遗址记载。以上四志均系对天津地区做全面记述的珍贵古籍,不仅可推测出杨惠庄行宫的建造时段,也足能证明杨惠庄行宫方位失记的原因。可喜的是民间口碑资料与名儒汪舟、苏之銮的诗作为我们提供了线索,《汉文起居注》原始稿拷贝为这一迷失数百年的行宫遗址考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津南区志》中,我对杨惠庄行宫的考证情况做了重点记载。从而厘正了《天津县新志》误将“清乾隆皇帝临幸海口,曾驻跸于杨回庄”称“传说”;也解除了邑人只知乾隆帝曾到津南,而不清楚何时、何地、具体活动的困惑。

葛沽是华北的璀璨明珠;葛沽是津南的荣光骄傲;杨惠庄行宫为葛沽增光添彩;津沽大地为古人文名扬四海。

猜你喜欢

行宫盐场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天津之眼》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暗藏玄机的匾
天津宝成博物苑
漫谈我国的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