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旱、抗病、高蛋白莜麦新品种—定莜9号

2016-03-30任生兰刘彦明

麦类作物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莜麦定西定西市

南 铭,边 芳,任生兰,刘彦明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



耐旱、抗病、高蛋白莜麦新品种—定莜9号

南 铭,边 芳,任生兰,刘彦明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

定莜9号是1992年以大莜麦为母本、7633-112-1为父本组配杂交,再经系谱法多代选育而成的高产、耐旱、抗病、适宜加工的高蛋白莜麦新品种,原代号为9227-3。该品种于2009-2013参加甘肃省燕麦多年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2014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

1 生物学特征特性

定莜9号属春性,幼苗深绿色,直立,出苗率和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抗倒伏。生育期107~115 d,属中熟品种。圆锥花序,内外颖黄色,轮层数3~5层,穗型周散,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群体结构好。株高120~128 cm,穗长22~24 cm,主穗铃数38.85个,单株粒数83.7粒,单株粒重1.675 g,千粒重21.6 g,容重669 g·L-1。籽粒无芒,淡黄色,卵圆型。抗旱性强,丰产性和适应性好。

2 产量表现

定莜9号1998-1999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 235.0 kg·hm-2,较对照定莜1号增产2.58%,居参试品种(系)第三位。2006-2007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 057和1 020 kg·hm-2,较对照定莜4号分别增产12.8%和2.77%,均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2009-2011年参加甘南卓尼、白银会宁、定西安定、通渭、陇西和定西农科院6个试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20.05 kg·hm-2,较对照定莜6号增产13.65%,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三年17点次试验中,第一位 14 点次,第二位 3点次。2012和2013年在定西市通渭、陇西、安定、漳县、白银会宁多点示范,定莜9号平均产量分别为3 664.5和2 407.8 kg·hm-2,较对照定莜6号分别增产31.98%和32.55%。定莜9号参加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育成品种展示试验,产量最高,平均产量3 360 kg·hm-2。

3 品质表现

2012年经甘肃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兰州)测定,定莜9号粗蛋白含量为211.7 g·kg-1,粗脂肪含量为65.8 g·kg-1,粗灰分含量为21.1 g·kg-1,赖氨酸含量为7.09 g·kg-1,亚油酸含量为45.01%(占不饱和脂肪酸)。

4 抗病性

2013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成株期鉴定,定莜9号红叶病病情指数低于对照,属中抗红叶病品种。

5 栽培技术要点

定莜9号适宜在海拔1 400~2 600 m、年降雨量340~500 mm的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地区及宁夏、青海、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国内同类地区种植。最佳播期4月上中旬,旱川地中低水肥区播种量300万~405万粒·hm-2,陡坡地高寒二阴区因地适播,播前用拌种双按种子量的2%拌种防治坚黑穗病,秋季结合深耕施有机肥15 000~37 500 kg·hm-2,播种前施纯氮21~64.5 kg·hm-2、P2O558.5~130.5 kg·hm-2和K2O 45~97.5 kg·hm-2。在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苗期和灌浆期及时灌水,苗期至拔节期中耕松土、人工除草2~3次,抽穗期前后及时防治燕麦红叶病,适时收获。

时间:2016-07-07

2015-10-26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建设专项(CARS-08-E-2)

E-mail:cedar_mingming@163.com

刘彦明(E-mail:13909329652@126.com)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359.S.20160707.1531.042.html

猜你喜欢

莜麦定西定西市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莜麦菜是莴苣的变种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一垄莜麦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
景泰县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