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开元占经》看《三国演义》的星相占验

2016-03-29张涛

关键词:天文学三国演义

张涛

关键词:《三国演义》;《开元占经》;天文学;占星术;九州分野;星象变异;象天法地

摘要:成书于公元8世纪左右的《开元占经》集天文学与占星术于一体,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三材之道与占卜结合起来,可谓是最具东方特色的古代天文学专著。以《开元占经》作为《三国演义》中有关观天预卜、禳星求福、星象变异、九州分野、灾异福瑞等现象的解读根据,分析其中星宿变化所对应的朝代更替、将相生死、人事变迁、行军布阵,可以帮助现代读者站在古代天文星象学角度更为全面地了解这部内蕴深厚、思想宏博的文学巨著。

中图分类号:I206.2; K2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38-06

Understanding Astrology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ith

Theories from Kai Yuan Zhan Jing

ZHANG Tao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 Fujian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350001, China)

Key word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Kai Yuan Zhan Jing; astronomy; astrology; Division of Nine States; astrological variation; Modeling Heaven and Earth

Abstract: Ka Yuan Zhan Jing was written in the 8th century or so and it is a collection of integrated astronomic and astrological analyses. As the most typical ancient oriental monograph on astronomy, it combines the three essences of the worl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heaven, the earth and the human) with astrology. With the theories and analyses from Ka Yuan Zhan Jing on astrology and aversion of calamity, we can interpret the phenomena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uch as the change of dynasties, births and deaths of the generals and ministers, personnel changes, combat and march arrangements, all of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fall of stars, and can help the modern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three kingdoms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astrological thoughts.

《开元占经》全名《大唐开元占经》,作者瞿昙悉达,成书于公元8世纪左右。它集天文学与占星术于一体,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三材之道与占卜结合起来,可谓是最具东方特色的古代天文学专著。全书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星象、历法纪年和图谶纬书,还集录了16种历法及草木鸟兽、神鬼物异等星占术文献。《开元占经》问世之后,封建王朝将其视为绝密,为皇家所垄断并严禁外传,后世几无传本。直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县的程明善在为一尊古佛布施装金时,才偶然在佛像腹中发现了《开元占经》的抄本,从而得以让这部千古奇书传承至今。

中国古代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星是人体的本命,地上的事物无不受天的支配,举凡民族盛衰、年成丰歉、个人吉凶,无不出于天的意志。天帝通过天象的显示以君临人世,正所谓“国命系于众星,列宿吉凶,国有祸福;众星推移,人有盛衰”〔1〕。而《三国演义》作为“七分实、三分虚”的历史写实小说,所涉时代正是谶纬之学大行其道的东汉末年至有晋之初,其中观天预卜、禳星求福之举自然不胜枚举,也应运而生了许多妇孺皆知的诸如诸葛亮、司马懿这样“观乎天文,以察时变”〔2〕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占星家。

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三国演义》蕴含的星象占验知识,本文抱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力求借助《开元占经》这部经典天文学著作解读《三国演义》中诸多星象变异、九州分野、灾异福瑞等现象的预测根据及推论原理,从而帮助现代读者站在古代天文星象学角度更为全面地了解这部内蕴深厚、思想宏博的文学巨著。

一、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将星陨落悲剧中展示的星宿分野学说

《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3〕。自春秋战国始,人们依据星纪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以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叫做分星;就地面说,称为分野。我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州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

1.根据流星坠落的位置分野判断其对应的人物生死

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具体应用与阐释分野理论的案例,尤其在重要人物的生死关头,这种描述就更为鲜活动人。例如第103回诸葛亮在五丈原扶病夜观天象后,入帐对姜维说:“吾命在旦夕矣”,姜维对此表示不解:“丞相何出此言?”诸葛亮回道:“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4〕再如第104回诸葛亮病重之时,又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4〕。以上说法乍看较为神秘莫测,实则均有依据。那么诸葛亮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将星位置并作出判断的呢?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古代天文分野的知识,就不难理解这些现象。根据《开元占经》卷1张衡《灵宪》语:

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由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众星列布,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谓三十五星。一居中央,谓之北斗。动变定占,实司王命。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更次,用告祸福,则天心于是见矣。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动,咸得系命。不然何以总而理诸。夫三光同形,有似珠玉,神守精存,丽其职而宣其明。及其衰,神歇精斁,于是乎有陨星。〔5〕

简单地说,就是地上的每一个人在天上都有一个对应的星宿,这个人的地位越高,他的星宿就越重要,而根据其平时生活的地点,就可以判断出他对应星宿的位置。所以古代如果有星坠落,就可以根据它坠落的地点并结合九州十二星宿分野,预言具体某国某州有一人将亡。

如此,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第103回诸葛亮的话,就容易理解了。按照《开元占经》卷67《论谶》的说法:“上台上星,主兖豫;下星,主荆扬;中台上星,主梁雍;下星,主冀州;下台上星,主青州;下星,主徐州;星非其故,以占其邦”〔5〕。《荆州占》曰:“三能(即三台)色不齐,君臣夺走。黑为丧”〔5〕。按照十二分野,由于当时蜀国所处位置就在古九州的梁雍之地,所以我们就可以推断诸葛亮的将星乃是三台星中的中台上星。这一点司马懿也是很清楚的,所以司马懿在营中坚守不出时,有一天晚上仰观天文后就给夏侯霸说:“吾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4〕。等到诸葛亮去世,司马懿又“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4〕。司马懿见之惊喜大叫:“孔明死矣”,马上传令大兵追击蜀军。诸葛亮死后,后主在成都也是寝食不宁、坐立不安,又梦见成都锦屏山崩倒,就马上召集文武官员入朝圆梦。当时星象家谯周的回答与司马懿相符并最让人信服:“臣昨夜仰观天文,见一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落于西南,主丞相有大凶之事。今陛下梦山崩,正应此兆”〔4〕。

这种例子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比如第7回孙坚在攻打襄阳即将离世时,蒯良对刘表说:“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主公可速致书袁绍,求其相助”〔4〕。后来孙坚果真中流石乱箭,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再如第63回七夕佳节,诸葛亮夜宴忠官,探讨收复西川之事,只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从天坠下,流光四散”〔4〕。诸葛亮见此掩面大哭,众官慌忙问其缘故。诸葛亮回答:“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于军师;天狗犯于吾军,太白临于雒城,已拜书主公,教谨防之。谁想今夕西方星坠,庞士元命必休矣”〔4〕。后来庞统果不其然死于落凤坡之下。罡星也称毕星,为北斗之柄,《开元占经》卷62《西官候》说:“毕大星,边将军也;星动,有芒角,边将有急”〔5〕,因此罡星在下对应的是将相辅臣。再看卷15《帝览嬉》所言:“月晕太白,三复之,所宿国将若相死之;一曰客攻不合所攻,主客”〔5〕。当时刘备、庞统正是作为客军分兵取雒城,而雒城也正在荆州之西,因此诸葛亮可以据此推定西征之军有难,而且星坠预指的不是王者刘备而是作为将相的庞统。再如第77回、81回,关羽、张飞相继遇害后,也分别有将星落于荆楚与西北之地。正像《开元占经》卷72郗萌所说:“流星色赤,如缶,入两角间而止,有来言兵事者;星前赤后黑,军败将死;以四方知所从来者”〔5〕,就是说根据流星坠落的位置分野可判断它对应的人物生死。

2.根据分野理论来判断行军杀敌事宜

分野理论除可以作判断其对应的人物生死的依据外,还对行军杀敌事宜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比如第115回姜维打算再次伐魏时,谯周劝后主说:“臣夜观天文,见西蜀分野,将星暗而不明。今大将军又欲出师,此行甚是不利。陛下可降诏止之”〔4〕。西蜀分野即是参、觜等星座,根据《开元占经》卷62《彗星要占》:“参者,天之市也;伐者,天之都尉也;天之车骑也;与狼狐同精,天之候蜀也”〔5〕。后来姜维出兵,果真是一去而不复返。

再如第106回司马懿讨伐公孙渊,有天晚上,“忽见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数丈,自首山东北,坠于襄平东南。各营将士,无不惊骇”。司马懿见之大喜,对众将说:“五日之后,星落处必斩公孙渊矣。来日可并力攻城”〔5〕。过了几天,司马懿果真以守株待兔的精神在星落之处抓到了公孙渊父子并将其斩首。

二、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星象变异天象中隐含的历史人物命运

《易·系辞》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6〕。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力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7〕。因此,中国古人常常通过各星宿的出没行踪、运行异常、光度色泽、各星座的相互位置或交会情况,并结合有关星宿所对应的分野地区,将其变化与人事的变迁联系起来加以解读推演。

1.星象与历史人物命运

在《三国演义》中以星象变异联系历史与人物命运的事例比比皆是,在朝代更替之际尤为明显。如第14回写到曹操与众谋士密议迁都许昌之事,太史令王立就说:“吾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吾观大汉气数将终,晋魏之地,必有兴者。”又密奏献帝:“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曹操就此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回答:“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兴者”。〔4〕曹操于是决意迁都许昌。按照《开元占经》卷22巫咸的说法:“太白与填星斗,期九十日,其君忧,王者亡地,若有兵与丧,更立王公”〔5〕。卷21《荆州占》也说:“荧惑与太白合,主人兵不胜;又曰所合国,野有殃;二旬四五日,兵过其野;三旬四五日,兵宿其野;三月不去,其国亡”〔5〕。因此,无论是太白犯镇星还是荧惑逆行会太白,都是汉朝即将亡国的预兆。此外,《荆州占》还说:“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虚,则五星顺度,出入应时,天下安宁,祸乱不生。人君无德,信奸佞,退贤良,远君子,近小人,则五星逆行变色,出入不时,扬芒怒角,变为妖星、彗、孛”,而“五星主兵,太白为主”〔5〕。五星又名为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即木火土金水五星,五行相克相生的顺序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因为土为火所生,土必然代火,土命的魏当然就可以取代火命的汉朝了。而许昌属土,迁都许昌必然也就能使魏兴起代汉,王立、荀彧的结论就是根据以上理念推导而出的。

再如第31回曹操讨伐袁绍,遇近百岁老人道:“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4〕。老人又说,算起来这个天兆到今年已经整整五十年了。曹操讨伐袁绍正应了殷馗的话,官渡之战一定会击败其百万之众,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根据《开元占经》卷77孟康的话:“景星者,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气中有两黄星,青方中一黄星,凡三星合,为景也”〔5〕。此外,《感精符》又说:“王者德上感皇天,则景星也”〔5〕。可见黄星是帝王的象征,而黄星见于曹魏根据地的梁沛之间,正预示了曹操代汉称帝的命运。

不仅曹魏,蜀汉的兴亡也有上天的预兆。如第80回诸葛亮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道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谯周就说:“帝星见于毕、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应汉中王当即帝位,以继汉统,更复何疑?”〔4〕帝星就是紫微星,《开元占经》卷67《春秋合诚图》说:“紫宫者,太一之常座”,张衡《灵宪》言:“紫宫为皇极之居”;巫咸道:“紫宫者,天子之常居”〔5〕,卷60石氏更明确说:“心三星,帝座;大星者,天子也”〔5〕。因此紫薇帝星降临蜀之分野,就预示着刘备将要登基称帝。

关于紫薇帝星,《三国演义》第6回有段话也许能说明古人关于帝星的观点。如孙坚在取得传国玉玺之前仰观天文,“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这个白气就是暗示董卓专权篡国、祸乱朝纲。所以孙坚叹道:“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4〕。再如第65回刘璋欲献出西川投降刘备之时,谯周就对刘璋说:“某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此乃预兆,不可逆天道”〔4〕,后来刘备果真以西川为基业创立了西蜀政权。在第102回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夕,谯周又对后主说:“臣观天象,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伐魏,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4〕。但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8〕的悲剧结果。谯周判断的根据我们从《开元占经》卷49郗萌的话就可得知:“太白守奎,有匿谋,不过岁中;又曰大将军战死”。《荆州占》也说:“太白守奎,为王者忧;一曰大人当之”〔5〕。因此当诸葛亮北伐的消息传到魏国后,魏主曹睿大惊,不知如之奈何。司马懿却胸有成竹地说:“臣夜观天象,见中原旺气正盛,奎星犯太白,不利于西川。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4〕。

2.天象与战事

从天象不仅可以获知历史人物命运,还可以预示战争中的具体事件。如第30回沮授被袁绍拘禁在军中,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遂连夜求见袁绍并说:

适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贼兵劫掠之害。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4〕

袁绍以为沮授是怪力乱神之说而不听,后来战曹操,果然奇袭乌巢并截取了袁绍的粮草,从而导致袁绍部队后勤保障基础的瓦解,造成了官渡之战的溃败。沮授的说法我们在《开元占经》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如卷46《海中占》就说:“主好听谗,废直大臣;则太白逆行,天鸣地坼,岁多暴风,大水,庶民负子而逃,孕多死,麦豆不收”〔5〕。卷48巫咸也说:“太白守牛,为五谷不成”〔5〕。这样看来,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则不利于袁绍,流光射入牛斗主要影响的是五谷,而太白主军战,那这个天象所指的当然就是袁绍的军粮了。

三、象天法地,步罡踏斗——孔明祭风阵型中凸显的天文星象理论

《三国演义》第49回引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4〕诸葛亮设七星坛祭风,成就了他赤壁之战大破曹军的辉煌,成为千古美谈。孔明筑的七星坛是这样的:

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4〕

我们且不说火烧赤壁之东南风是诸葛亮预测的还是真的靠祭祀求来的,但是仅看此阵型就深具星相学涵义。按照《开元占经》卷106的说法,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与日、月运动的方向相同。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5〕。诸葛亮的阵型就是根据二十八宿的方位确定的,第二层按照八八六十四卦的原则设黄旗,最上层又按照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构成用四人以应天象。为什么要以二十八宿为核心设坛呢?张衡《灵宪》说得很清楚:“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更次,用告祸福,则天心于是见矣”〔5〕。这就充分说明巧妙运用二十八宿就可以达成祈禳的目的。

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星宿化人传说中体现的民间文学特色

《三国演义》第11回、69回分别讲述了火德星君和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化人入世的故事,让严谨的历史演义获得了类似《搜神记》一般的民间神话传说特质,故而显得特别引人入胜。

先说火德星君来下界:

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尝往洛阳买卖,乘车而回,路遇一美妇人,来求同载,竺乃下车步行,让车与妇人坐。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行及数里,妇人辞去;临别对竺曰:“我乃南方火德星君也,奉上帝教,往烧汝家。感君相待以礼,故明告君。君可速归,搬出财物。吾当夜来。”言讫不见。竺大惊,飞奔到家,将家中所有,疾忙搬出。是晚果然厨中火起,尽烧其屋。竺因此广舍家财,济贫拔苦。〔4〕

我们知道,火德星君即是荧惑星之星君,掌管天下一切属火之事物。其实,在《开元占经》中也有火德星君下界的故事,如卷30所说:“荧惑卒不见,下地为人、衣韦衣、若白衣,乃使民多妖言。”此外巫咸还说:“荧惑下为童男,止于都市。”〔5〕为了说明这件事,《开元占经》还引用了《搜神纪》的故事:

吴地草创之,信不坚固,边屯守将质其两女子,名曰保质。童子少年以类相与嬉游者,日有十数。凤皇三年三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未从群嬉,诸儿莫之哀也;皆问“尔谁家儿,今日忽来?”答曰:“见尔群嬉乐,故来耳。”详而视之,眼有光芒,焰焰若火,诸儿畏之,重问其故,儿乃答曰:“尔恶我乎,我乃荧惑星也,将有一言告尔,天下归司马氏。”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驰往观之,儿曰:“尔舍去乎。”竦身而跃,即已化矣。仰而视之,若引匹练以登天,大人来有备及见马,飘飘渐高;有顷而没。时吴政峻急,莫敢害也。后五年而蜀亡,六年而晋兴,至是而吴灭于司马氏矣。〔5〕

不论传说中的火德星君是管火还是管朝代兴废,上述故事表现的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甚至有点调皮可爱的形象。

再如卜周易管辂知机:

一日,出郊闲行,见一少年耕于田中,辂立道傍观之良久,问之曰:“少年高姓贵庚?”答曰:“姓赵,名颜,年十九岁矣。敢问先生为谁?”辂曰:“吾管辂也。吾见汝眉间有死气,三日内必死。汝貌美,可惜无寿。”赵颜回家,急告其父。父闻之,赶上管辂,哭拜于地曰:“请归救吾子!”辂曰:“此乃天命也,安可禳乎?”父告曰:“老夫止有此子,望乞垂救!”赵颜亦哭求。辂见其父子情切,乃谓赵颜曰:“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来日赍往南山之中,大树之下,看盘石上有二人弈棋:一人向南坐,穿白袍,其貌甚恶;一人向北坐,穿红袍,其貌甚美。汝可乘其弈兴浓时,将酒及鹿脯跑进之。待其饮食毕,汝乃哭拜求寿,必得益算矣。但切勿言是吾所教。”老人留辂在家。次日,赵颜携酒脯杯盘入南山之中。约行五六里,果有二人于大松树下盘石上着棋,全然不顾。赵颜跪进酒脯。二人贪着棋,不觉饮酒已尽。赵颜哭拜于地而求寿,二人大惊。穿红袍者曰:“此必管子之言也。吾二人既受其私,必须怜之。”穿白袍者乃于身边取出簿籍检看,谓赵颜曰:“汝今年十九岁当死。吾今于十字上添一九字,汝寿可至九十九。回见管辂,教再休泄漏天机;不然必致天谴。”穿红者出笔添讫,一阵香风过处,二人化作二白鹤,冲天而去。赵颜归问管辂。辂曰:“穿红者,南斗也;穿白者,北斗也。”颜曰:“吾闻北斗九星,何止一人?”辂曰:“散而为九,合而为一也。北斗注死,南斗注生”。〔4〕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再来看《开元占经》,其卷61《圣洽符》说:“南斗者,天子之庙,主纪天子寿命之期”,《老子中经》又说:“璇玑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主制万二千神,持人命籍”〔5〕。可见《三国演义》以管辂之口印证了民间流传中“北斗注生,南斗注死”的说法。所以就连诸葛亮离世前也要在帐中祈禳北斗以求寿增一纪,只可惜被魏延失误踢倒主灯而功亏一篑。

总之,虽然由于时代关系和科技发展等因素,《开元占经》不可避免存在部分原始宗教色彩,然而作为我国传统天文学经典著作,借助它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观天预卜、禳星求福、星象变异、灾异福瑞等故事情节描写的依据,也有利于我们站在古人的视角知人论世地去研读这部中华文学经典著作,因而不乏其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1〕

王充.论衡·命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

〔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山东:齐鲁书社,1979:570.

〔3〕司马迁.史记·天官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3568.

〔4〕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861,865,861,866,870,61,521,522,944,117,263,659,52,541,843,844,256,404,403,87,572.

〔5〕瞿昙悉达.开元占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472,474,430,122,525,432,882,160,156,143,555,556,482,420,354,338,351,758,2,223,223,223.

〔6〕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第三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528.

〔7〕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

〔8〕莫砺锋.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J〕.杜甫研究学刊,2000,(1):7.

(责任编辑:武丽霞)

猜你喜欢

天文学三国演义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探索宇宙——天文学的魅力
圣斗士与古代天文学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当成语遇见天文学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现代天文学之传奇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