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

2016-03-29贾晓鸽柳甲荣杨玉明西京学院陕西延安710077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英译茶文化

贾晓鸽,柳甲荣,杨玉明(西京学院,陕西延安710077)



解读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

贾晓鸽,柳甲荣,杨玉明
(西京学院,陕西延安710077)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以中国传统茶文化为基础,对古诗英译中出现的茶文化翻译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能够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古诗词曲;茶文化;英译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至今,不同朝代有着各自独特的茶文化特色,从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茶文化经历了繁荣发展的时期,茶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使茶事活动更加丰富繁多,历朝历代的茶文化著作散发着浓浓的茶香,为后人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瑰宝。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从文化背景到思维方式,从风俗习惯到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在中西文化交流发展过程中,想要得到更多的融合互通,翻译必不可少。同时,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内涵底蕴丰富,有着复杂精深的茶事活动,茶诗词曲丰富精彩,因此,将古诗词曲的茶文化进行英译并非易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类和叙述。

1 妙解茶事

古诗词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古诗词曲中展现了丰富的茶文化。由于古诗词曲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体现,因此,将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进行翻译并非朝夕之事,而想要将原文中的文化意蕴传达出来更非易事。翻译不仅仅是一种字符的转换,更是一种含义的再创作过程,是译者思想理念与审美价值的体现。因此,文学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统一,更是两种文化的提升。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语言由词汇组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同语言的词汇在对等时双方势均力敌,在不对等时,一方处于优势。如果两种语言能够对等自然更好,如果不能对等,就要争取优势,在统一下得到提高。译文是统一的结果,译文能够改变一方的劣势,使双方相对等,甚至发挥一方的优势。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事也纷繁复杂,只有真正将其中繁琐之处化解而出,译出茶诗中的意境之美,才能真正传达出原文的思想内涵。例如在《红楼梦》中的《四时即事之冬夜即事》中写道: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爽鸟衾睡未成……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文中介绍了在三更后,窗外的优美景致,暗香浮动、青山白头,梅竹相映,冰雪之态更显孤傲,松影婆娑,胭脂尽心酸,无奈无写处,只得唤侍儿扫新雪以用来烹茶。文尾处谈到了茶事中的烹茶,如果直接以字面含义译出,读者恐怕很难体会作者的用意,但是如果能够化解茶事的含义,则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茶情意韵。译者将原文中的扫将新雪及时烹译得恰到好处,此译法可以看出译者对我国传统茶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陆羽的《茶经》中曾记载,茶水高为山水,中为江水,下为井水,因此,茶水有不同出处,方能显现茶之贵贱。在《红楼梦》中,雪水煎茶被妙玉用来招待宝黛二人,此妙论精彩绝世,由于雪有清寒之感,茶有清神之效,因此,二者相配更能够使人心情愉悦,清新脱俗。由于文中提到试茗要烹烧的火力恰到好处,才能够使茶香更加持久,即为好茶。因此,在翻译之时化解为新雪烹嫩茶的妙趣之境,不仅充分地展现出译者深谙茶事之道,同时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其充分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艺术之美。

2 甜与苦的自如转换

在茶诗词的翻译中,译者希望可以将神似作为翻译标准,最终达到一种较高的目标,不仅使读者了解原文含义,更能体会原文意境之美。在译事过程中,译者要在尊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不仅译文含义与原文相同,而且要达到一定的神似,能够与原文合二为一,由于译者本身的审美价值的体验而使其具有更自由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但是这种自由一定要在尊重原作者的前提之下,也就是说,翻译不仅仅是对原文作者内容含义的正确理解,更是对其言外之意的深刻感知和理解。所谓的理解和创造自由,也会受到一定制约,否则,翻译的结果往往会误解原文,使读者误会。茶事活动是传统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在茶事翻译时,往往会对茶色、茶味等内容进行介绍,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类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如何才能真正将译文忠于原文,并能译出其言外之意,正是翻译实践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浣溪沙》中写道:谁念西风独自凉……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此诗为悼妻之作,情景凄凉。作者怀念亡妻,极尽思念之感,虽然天人永隔,往事却历历在目,心中悲苦,不禁泪如雨下……词中满含深意,香茶涩味,令人无限感慨。茶性寒味苦,而苦后又令人无限回味,无法忘怀,正如作者心中之感。作者从曾经与妻共处的画面中感受到了温馨的点滴,使得内心无法忘怀,如何将这一情境生动地译出,真正传达出作者的思念之情,正是原文所要表现的意境之美。译者将甜与苦之味相交换,曾经的作者与妻子琴瑟和鸣,一对才子佳人,爱情甚是甜美,茶味虽苦,但却在口中无限回味,甜味无穷,在译者甜与苦的自如转换中,使诗中之意蕴表露无遗。

3 清晰的茶文化意象

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意的融合,或者是主观情意在客观事物中的表现。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诗歌意境的,因此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意象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其在不同的诗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力,只有对意象进行界定,才能使其表现出的语境更具有针对性。虽然诗词的翻译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但是要与原作的意象相近。因此,在对茶文化的意象融入到英语翻译中时,首先要考虑到茶文化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内涵意蕴,并采取相应的译法,使其茶文化意象更加清晰化,进而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茶文化的审美意境,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以获得精神的愉悦享受。例如《过山农家》中写道: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表晴。诗中介绍了一幅自然的农家场景,诗境也从最初的幽静进入充满喧嚣的氛围当中。诗人在展现劳动场景时,也充分地反映出了其自然纯朴的山农本色,使全诗的色调更加明朗,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诗中,茶作为一个体现茶文化的意象,虽然单纯的焙茶本身并没有过多含义,但是当它成为诗中的意象时,就传达出不同的意思,因此,为了能够将诗人的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使诗中的审美意味得到更好的展现,在译文中,将焙茶烟暗作为一种茶文化意象出现,诗人借此来展现农人纯朴自然的性格,使整诗都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在翻译时,为了能够使读者理解更容易,获得更丰富的精神体验,可以采取清晰的意象译法,从中感受茶境之美,同时也能够更真实地传达出原诗的意境和作者的审美感受,是极具表现特色的译法。

4 俚语的通合

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常用正面勾勒出整诗的情感主线,然后再配以渲染,使整诗的气氛与环境更加匹配。点面的结合是十分协调的,失去任何一点都会使诗词失掉意蕴之美。点与面之间,有很强的呼应性,只有相互照应,才能相得益彰,否则,不仅无法真实再现原诗内容,也会将原有的意境破坏掉。在茶文化的翻译中,点面结合的方法也是十分适用的,尤其是对词诗中的俚语,可以通过对俚语的通合翻译之道,使翻译更加贴切,能够更加传神地传达出原文的意境之美。例如《折桂令》中写道: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茶也无多,醋也无多……此曲中情声合韵,恰到好处。其中多处用到了俚语,通俗易懂。贫穷人家倚窗无语,只能声声叹息,却无自解之玥。最基本的七件事却不足以,柴如似灵芝一样贵重,油仿佛甘露般珍贵,米如丹砂般缺少,尽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仍令人感同身受。其中茶与醋运用了排比,更增添了文中的心酸与沉重之气。生活如此艰难,温饱都无法解决,又谈何去逍遥自在呢,曲中充分展现了下层民众的辛酸生活。作者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技法,通过俚语的运用使全文充满了自然清新之气,也突出了茶的重要性。如果在翻译中采用俚语的通合之法,可以在传达茶香意蕴的同时也突出了俚语特点,那么就能够使读者从中感受到无限的趣味,感觉更加亲切自然。而其中俚语的巧用也能够使译文更加具有韵律,和谐而雅致,使译文与原文之间更加相符,实为妙译。

茶是自然之物,雅俗共享,而茶事活动纷繁复杂,能够展现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特色。在古诗词曲的茶文化翻译中,想要真正传达出完美的茶文化意象与内涵底蕴,绝非易事。因此,茶事繁琐,翻译不易,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妙解茶事、甜与苦的自如转换、清晰的茶文化意象、俚语的通合等方面对古诗词的茶文化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才能真正了解茶事译事,积极促进茶文化英译的发展与传播,使中国传统茶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著章.唐诗精品百首英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29.

[2]吴小英.唐宋词抒情美探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55-256.

[3]许渊冲.汉英对照元曲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57.

[4]翁显良.以不切为切——汉诗英译琐议之一[J].外国语,1981,(5): 28-30.

[5]张保红.意象与汉诗英译)))以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52-54.

作者简介:贾晓鸽(1987-),女,陕西西安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柳甲荣(1984-),男,陕西西安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杨玉明(1957-),男,陕西西安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此项目得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编号:GWYJYJJ2014A76

猜你喜欢

英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茶文化的“办案经”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