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黄瓜管理技术

2016-03-29王丽芹,杨秋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闷棚结瓜霜霉病

日光温室黄瓜管理技术

1 苗期管理

1.1温度管理。定植后至缓苗期间,要尽力使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以降低蒸腾作用。为促进发根,要掌握地温在25℃左右,气温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16℃~18℃,防止温度过高。缓苗后,白天24℃~30℃,夜间15℃~18℃。缓苗至根瓜采收前是黄瓜苗期的后期,此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管理重点是既促进营养生长,又要防止其徒长。在管理上主要调节温度,白天22℃~29℃,阴雨天18℃ ~24℃,夜间8℃~12℃,进行大温差炼苗,增强植株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同时要注意通风,防止室内湿度过大发生病害。晴天通风在室温29℃以上时进行。

1.2根瓜的管理。为搭好丰产架子,根瓜要适当晚留,7~9片叶开始留第1个瓜,将7叶以前的瓜全部疏掉,结瓜后用生长素蘸花保瓜促生长,同时加入防治灰霉病药物,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1.3肥水管理。一般来说,浇缓苗水后至根瓜坐住前(根瓜长到6~8 cm)不浇水,根瓜坐住后,视天气情况浇第1水,浇水要选晴天上午,采取膜下暗灌,浇水后立即关闭放风口,使温度上升至30℃~31℃,维持1 h再放风,然后再关闭放风口,如此反复,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最好追施黄瓜专用肥,以保证氮、磷、钾的养分比例,每次不超过20 kg/亩。或施用酵素菌冲施肥20 kg/亩。叶面喷肥从苗期开始,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0.3%白(红)糖+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续喷3次,增强秧苗长势,抑制霜霉病的发生,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硼等。

2 结瓜初期的管理

2.1温度管理。主要措施是调节草苫的揭盖时间和通风。揭苫时间原则上应以揭苫后室内温度不再下降为宜,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根瓜采收后就进入结瓜前期,此期晴天白天温度22℃~26℃,夜间最低温度10℃~13℃,阴天18℃~20℃,夜间最低温度9℃~11℃。尽量减少营养消耗。在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冬季最冷的时期,最关键的措施是防寒保温,白天22℃~25℃,夜间最低温度8℃~10℃,同时尽量减少植株的负载量,增强长势,促进植株安全越冬。揭苫时间一般是上午8:00左右,阴雨、雪天适当晚揭1~2 h。盖苫时间以室温下降到15℃~18℃为宜,在12月中旬至2月中旬,一般是在下午4:00~5:00盖苫,阴雪天气适当早盖,但一般不早于下午3:00。通风换气时要注意室温比黄瓜所需适温高2℃以上,才能开始放风。放风口的大小应随着室内外气温变化,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2.2肥水管理。晴天上午浇水,15~20 d浇1次水,水水带肥,少量多次,浇水前后务必防病。在12月中旬至2月中旬,容易造成植株营养生长偏弱,要提前采瓜,减少植株负载量,并提高夜温至18℃以上,还要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钾肥料,加强根外追肥,连续喷施0.7%的红糖加0.4%尿素液,促进瓜秧快长。

3 结瓜中期管理

3.1温度。2月下旬至5月下旬,温度逐渐上升,进入结瓜盛期,也是黄瓜产量高峰期。这一时期要结合生态防治霜霉病进行高温管理,黄瓜进行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60%~70%,而霜霉病流行适温20℃~24℃,湿度83%以上,利用二者温差进行高温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进行生态防病。技术要点是:晴天上午,棚内气温升至32℃时放风,不高于33℃;上午维持28℃~30℃,不低于25℃。下午20℃~25℃;上半夜15℃~20℃;下半夜10℃~15℃,最适12℃~13℃。

3.2浇水施肥。此期为黄瓜吸肥吸水高峰期,要加大肥水供应,5~7 d浇1水,水水带肥,同时加大钾肥用量,促进结瓜,每亩施黄瓜专用肥或酵素菌冲施肥20 kg。由于此期极易造成霜霉病大暴发,对于长势旺盛的棚室可以用高温闷棚的方法控制霜霉病的发生。高温闷棚的方法是:在准备闷棚的前1 d给黄瓜浇1次大水,同时喷1次防治霜霉病的高效杀菌剂,并适当控制稍高的夜温,以减少地温散失,尽量使地温、气温差距不大;次日揭苫后封闭温室,不放风,使棚内黄瓜生长点附近的温度上升到43℃时开始计时,最高不超过47℃,维持2 h,当室温达到45℃~46℃时,生长点以下3~4片叶上卷,生长点斜向一侧,这说明一

切正常。当室温升到43℃以上时,生长点以下叶片没有上卷现象,或发现生长点小叶萎缩,说明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不够,或者植株不适应以致伤热,应及时逐渐降温,结束闷棚。闷棚第二天浇水促进生长。此期间根据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2~3次。

4 结瓜后期管理

6月上旬到7月上中旬,黄瓜进行结瓜末期,长势衰弱,产量下降,这一时期根据市场情况和黄瓜长势进行管理,直至拉秧。

5 病虫害防治

5.1霜霉病。在发病初期7 d内,可交替使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5.2灰霉病。除在蘸花同时预防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2~3次。交替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

5.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发病初期,选用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每隔5~7 d防治1次,连续3~4次,注意交替使用,并根据农药安全间隔期有关规定进行。

5.4白粉虱、蚜虫。采取黄板诱杀,田间悬挂黄色板条(30 cm×20 cm),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亩20块。当黄板上粘满白粉虱或蚜虫时,再涂上一层机油,一般7~10 d重涂1次。药剂防治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

071700河北省容城县农业局王丽芹杨秋英

猜你喜欢

闷棚结瓜霜霉病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基于NSPSO算法涔天河灌区长藤结瓜灌溉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闷棚”里面门道多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夏季高温闷棚防治大棚黄瓜病害试验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及其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