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

2016-03-29熊少欢欧阳玉霞李婉仪

现代医院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过程问卷血液

熊少欢 欧阳玉霞 李婉仪

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

熊少欢 欧阳玉霞 李婉仪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全程监控,确保患者输血过程护理安全规范。方法选取我院自愿参与全过程输血监控管理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对培训前后均实施相同的输血护理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61.76%,培训后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93.77%,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输血知识的培训,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保证患者输血过程护理安全规范,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输血;护理工作;全过程监控;管理

输血操作是在综合患者病情的实际需求上,为患者所进行血液输入的全过程[1]。安全输血不但能够实现预期应用的效果,还能够避免输血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所以进行输血护理是保证血液从献血人员到受血人员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2]。如何保证临床输血的全过程安全,降低患者由于输血问题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何做好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监控及管理工作,是目前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本文对输血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护理知识的问卷调查,对比实施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前后调查问卷正确率差异,总结输血护理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全过程监管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自愿参与输血知识培训的1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分别来自肿瘤科、神经外科、ICU、心外科、儿科,工作3年以上,护师职称,年龄在22~30岁之间,平均年龄(23.5±1.5)岁。

1.2 方法

对100名输血护理人员实施输血护理工作中的全过程监管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培训方法,根据培训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以解读学习。另外,聘请输血科专家、护理部专家、医政管理专家针对本次培训编印相关教学材料,并进行18学时的授课。授课过程中选用处理输血相关疾病经验丰富、带教能力强的护理老师带帮教。培训前后对输血护理人员掌握的输血护理知识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标本采集运送、血液领取、血液输注、全过程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等总计25个问题[3]。采用现场问卷的调查形式,问卷总计100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对比实施输血护理全过程监管培训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100名输血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

2 结果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培训前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61.76%,培训后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93.77%。比较培训前后两组问卷调查的平均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10.62,P<0.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表2。

表1 护理人员输血知识调查问卷结果 [(n=100),%]

表2 培训前后平均合格率比较(n,%)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临床护士在实施护理输血技术操作过程中随意性、盲目性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系统的输血知识培训,可规范临床输血操作流程,提高临床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对输血护理各环节进行了全过程质量管理,减少了输血差错发生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事件主要可分为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疾病、临床输血误差等。

3.1 培训前输血护理的薄弱环节

3.1.1 取血阶段的问题 在进行临床输血时,取血时没有使用专用取血箱,并且不明确具体“三查十一对”的内容。从输血科取回血制品后,不清楚必须30min内输注,且一袋红细胞悬液必须4 h内输完。如果血制品并不是立即给患者使用,此时的护理人员不知道将其放于何处,部分人员知道将血制品放入冰箱,但具体保存温度不清楚[4]。并且对取回的血制品没有及时做好记录校对,最终造成了核对漏项的问题[5],给输血安全带来隐患。

3.1.2 输血时的问题 对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也会引起输血安全隐患。护理人员执行输血操作时,没有对血袋进行摇匀处理,造成血液速度减慢、停止的情况,需要在30min内对患者进行输注的血制品,但是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常常出现逾期输血的问题,导致了输血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的情况。对患者进行连续输血时,在更换血袋前没有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输血管路冲净处理,另外患者在输入多带不同血制品时,有57.0%的护理人员对输血先后顺序模糊不清,并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出现顺序颠倒情况[6]。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急需输血治疗时,如果没有恒温监控的条件作为支持,将会直接对血液的使用质量造成影响,部分血液还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7-8]。血液输注的时候,护理人员一般都是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并没有根据血液的具体品种来对输血的速度进行控制,所以造成血液质量的潜在威胁或者输血无效问题[9]。对于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判断、处理还存在严重不足。

3.1.3 血袋保留不善 护理人员在执行输血操作后,并未回收好输血袋,按照规定输血袋需要送至输血科,但是部分护理人员将血袋直接扔进了垃圾桶中或者遗留至病房中,对于发生的输血异常问题,无法进行有效举证[10]。

3.2 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监管理

3.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法律作为护理工作执行的参考依据,并根据以往输血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完善输血护理工作。医院成立输血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输血科管理制度、工作岗位职责,切实落实好输血科安全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及输血流程,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采集血标本-送血标本-取血均应有专人负责。

3.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输血护士应严格查对患者信息,详细了解患者过敏史、家族史。必要时遵医嘱执行抗过敏药物,经双人核查输血医嘱无误后,由专人负责到输血科进行取血,凭取输血申请单与血库人员进行核对配血申请单和血袋的各项信息,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输血前,再由两名护士进行血袋上的各项信息和患者配血单是否有误,确认无误后方可输注。

3.2.3 强化输血护理全员培训考核 培训内容:血液管理的法律法规、医学知识、输血技术规范。重点考核内容:对临床输血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以动手操作技能为主,具体内容涉及到血液的保存方法、输血适应症、输血注意事项、输血不良反应预防以及处理等。另外,为了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将培训考核纳入护理常年继续教育中。

3.2.4 输血护理全程重点环节监控 对患者进行临床输血工作中,护理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质量,所以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强化对输血整个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从输血前监控内容来看,要求输血护理人员在医师下达指令时能够及时执行输血医嘱,患者个人信息以及血液信息进行逐项核查。输血操作中,根据血液情况进行血袋的适时摇动,以保证血液的输注速度。输血时,根据患者的血型以及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病情发展等)来进行血液输注速度的调整。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一直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对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完善文字记录。临床输血完毕后,护理人员要将已经使用完毕的血袋装入清洁袋中,将输血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单共同送到输血科,最后做好临床输血整个工作结束后的核收、登记、签名工作,并整理成文字记录进行归档保存。

输血问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质量,所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强化临床输血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监管,优先需要做到的是对输血护理参与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结合本研究内容来看,对输血护理人员执行输血全过程的监管培训教育工作,更好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输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执行的合格率情况。另外,输血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强化了输血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心意识,并将护理工作从被动实施转变为主动参与,为输血工作的安全性起到了保障作用。

[1]张占香,朱丽萍,马昱君,等.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提高护士输血质量[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4):49-51,52.

[2]梁晓晴,陈丽斐,林 璐,等.血液科住院病人输血护理风险管理危险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2):226-227.

[3]邓 娟.加强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J].医药前沿,2015(14):275-276.

[4]骆建华.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7):1353-1354.

[5]朱彩英.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6):182-183.

[6]周 影,叶 锋,曾学平.医院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10(10):925-926.

[7]刘 锐,杨立丽,郑豫珍,等.移动护理工作站在输血闭环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数字医学,2014,9(6):32-34.

[8]郭丽君,贡浩凌,高 燕,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4(35):4389-4391.

[9]曾小琴.全程跟踪考核法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7):1110-1112.

[10]吴玉梅,吉承玲,胥红梅,等.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液科安全输血护理中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5(41):188.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Knowledge

XIONG Shaohuan,OUYANG Yuxia,LI Wanyi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raining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knowledge,and to summarize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whole process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care.Methods100 blood transfusion pati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were surveyed by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knowledge and compar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first100 blood transfusion staff who did not implement the whole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ResultsThe average correct rate of transfusion nursing staff questionnaire was61.76%,and the average correct rate of transfusion nursing staff questionnaire was93.77%(P<0.005).ConclusionThe whole process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work can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nurses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Blood Transfusion;Nursing Work;The Whole Process of Monitoring;Management

Huadu Blood Stations of Guangzhou Blood Center,Guangzhou510800,China

R192

:A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6.12.040

熊少欢 李婉仪:广州血液中心花都区血站 广东广州 510800

欧阳玉霞: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800

猜你喜欢

全过程问卷血液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侦破血液迷局,真相只有一个
问卷网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问卷大调查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