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毅夫:中国经济能按计划实现增长

2016-03-29

环球时报 2016-03-29
关键词:按计划林毅夫生产总值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3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经济能够按计划实现增长最近刚刚编制完成的“十三五规划”勾勒出中国2016至2020年的经济战略和目标。其中一项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鉴于中国经济从2010年初以来一直在减速,有人质疑中国是否能够达成目标。

我相信能够达成目标。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达到了极限。他们利用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编纂的历史数据表明,其他东亚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美元(平价购买力)之后便进入到经济增速放缓阶段。

那些预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人关注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正确的,但衡量中国增长潜力的最佳指标是中国与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差。按照这一测算办法,中国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当日本于1972年达到1.1万美元的分水岭时,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72%;当台湾于1992年跨过这一门槛的时候,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48%;中国今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30%。200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21%。

通过对比其他东亚经济体处于与美国相比的相似区间时的表现,我们可以预测到中国的增长潜力。1951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21%。在接下来的20年间,日本年均增长率达到9.2%。台湾、香港和韩国的情形也大致相似。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2018年之前也有潜力达到这一增长率。

为了实现增长目标,中国将必须依赖于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幸运的是,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前景都很明朗。与难以寻找有效投资机遇的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可以在基础设施、城镇化、环境管理、高科技产业等领域持续发力。此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对手相比,中国有足够的财政空间、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进行投资。投资将会产生就业岗位、居民收入和消费。

这样一来,即使外部条件没有改善,中国达到6.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依然是可期的。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2020年前,中国仍会是世界主要经济引擎,并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30%。▲(作者林毅夫,前世界银行副行长、着名经济学家,王晓雄译)

猜你喜欢

按计划林毅夫生产总值
一起“云”旅行
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林毅夫案,台“国防部”挨批
Unit 15—16易混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