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2016-03-28刘延涛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工军队服务

刘延涛

(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22)

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研究综述

刘延涛

(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22)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军人及其家属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我国军队社会工作发展缓慢。文中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对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军队社会工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推动其发展的意见建议。

军队社会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近年来,社会工作于中国内地迅猛发展,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总的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相比,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不够全面和均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军队体制机制的相对固定和转型缓慢,使得越来越多的军人、军属在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等方面遭遇困境,这就对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需求。笔者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当前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略尽绵力。

一、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对于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也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体系,总体上显得比较零散和无序。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我国军队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文佳亮、黄纪泽、孙建中(2007)认为,我国古代军队中就已经出现军队社会工作的端倪,主要体现在历代兵制中与“军眷服务”有关的方面,比如宋仁宗时规定阵亡将士的妻儿如无依靠,则由宫中收养等。此外,我军自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多方面的军队社会工作,比如1930年代初制定了《红军优待条例》、《红军优抚条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优抚安置为主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军队社会工作系统,1980年代后开展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及军民共建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内容。同时,指出我国军队社会工作仍然存在自主性不强、军队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不高的问题。

二是对军队社会工作的对象、工作范围及内容形式的研究。魏春洋、孟范芳(2004)认为,军队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和工作范围包括有各种困难的官兵、军队内部管理者、军人家属和部队驻地社区。提出军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军队官兵而言,主要包括新兵部队适应性问题、士兵的情绪行为偏差问题、家庭问题、同僚之间关系的处理问题等;就军队而言,主要包括部队对官兵的管教训练问题、军人中的越轨问题等;就军人家属而言,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问题等。就具体方法而言,主要形式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

三是对加强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的研究。文佳亮、黄纪泽、孙建中(2007)认为,加强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需要。提出加强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首先要明确工作目的与内容,同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四是对开展军队社会工作必要性的研究。魏春洋、孟范芳(2004)认为,开展军队社会工作是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官兵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五是对社会工作介入部队教育管理的研究。李新民、张菊萍(2010)介绍了江西省万载县社会工作协会主动介入县消防队为官兵提供服务的经验做法,为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2013)将社会工作服务引入军营,协助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战士发掘潜能、解决问题,探索出了双拥共建工作新途径。王琪(2014)针对驻深圳市部队某部新兵出现的部队适应困境,在分析困境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团体动力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开展了小组工作项目——“新兵快乐营”,并对项目进行了评估反思,提出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新兵部队适应问题的建议。刘思旭(2014)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于2013年12月至2104年2月间在驻吉林省部队某部新兵中开展“从心入伍”——新兵融入军营服务项目,并从社工自评、新兵满意度调查及部队领导访谈三个维度对项目进行了评估反思。邓夏依(2014)在对基层部队官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了小组、个案和社区服务项目,对项目的开展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行了项目评估。董军(2015)对小组工作理论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运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小组工作理论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上具有相同点、社会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有效载体上具有共同点,因而两者的结合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小组工作理论运用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运用条件和保障措施。

六是社会工作介入军队干休工作的研究。李艳华(2012)认为,随着军休干部服务需求的不断发展,传统军休机构提供的服务种类及服务手段已难以满足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提高军休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对军休工作的介入,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及老年社会工作的相关模式中获得理论支持。认为社会工作对军休工作的介入,可以丰富军休服务内涵、促进军休干部的需求满足与全面发展、推动机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及职业地位提升。宋斯文(2013)对自己在长春市X干休所实习期间,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遭遇情境危机的两名老年军休干部进行社会工作介入,顺利帮助其摆脱了危机并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刘蕊(2014)对某军休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工作的伦理困境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工与军休机构、社工与老干部、老干部与军休机构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是导致伦理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要通过提升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及政策措施的完善来解决伦理困境。石瑞(2014)对昆明市五华区X干休服务站开展的“军休干部养老观念转变小组”服务进行了介绍,该服务站将从“安”度晚年到“欢”度晚年的转变作为服务工作的方向与目标,通过开展小组工作,与服务对象共同发掘资源,提升其自信心,建立自助与互助的观念,实现了部分小组成员养老观念的转变。汪平(2015)对桂林市漓江干休所引入社会工作提升服务能力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李永安(2015)结合自己在军休系统工作20余年的经验,对军休服务中的社会工作沟通技巧进行了总结,认为运用好语言符号、身体符号以及适时的肯定可以使军休服务事半功倍。杨思圆(2015)以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军休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介绍了在军休干部呈现高龄与空巢化、高军阶、高职称、高学历、高收入特点的背景下,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引导军休干部重视自身优势与实现自身发展的具体做法。何东(2015)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重庆市以Y军休所J军休中心为代表的军休机构工作人员、军休干部及专业社工进行了深度访谈,提出“嵌入式”及“内生式”是当前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的两种主要模式,并通过剖析案例,对两种路径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七是社会工作介入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的研究。郭潇萌(2010)认为,当前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存在安置数量难落实、安置质量难保证、安置渠道难拓宽等问题,提出要通过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建立退役军人再就业培训体系、建立一支军队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使安置工作更加专业化、人性化,并通过加强军人退役安置保障法制建设等方式推进退役安置工作发展。王芝兰(2012)对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进行了理论研究,从社会工作与安置工作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使安置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充实、外延进一步拓展,既可以满足退役军人的安置需要,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介入安置工作、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安置工作以及建设专业军队社会工作者队伍三个方面对社会工作介入安置工作的路径进行了阐述。周晴(2013)对杭州市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中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进行了研究,发现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退役士兵融入校园、融入社会的进程。张雪峰(2014)对上海市G社工机构开展的提升退役士兵职业能力的小组工作项目进行了研究,提出小组的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退役士兵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有助于改善其社会资本和职业认同。

八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部队医院的研究。开展此项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比如,柴双、罗磊、计芳(2012)对该院社会工作服务部在院内开展的“健康社区行动”服务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经验做法。柴双、曹庆、计芳等(2012)对该院引入医务社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指出:“需要为本”决定医务社会工作的本质特性、“实效第一”体现医务社会工作的强大生命力、“理念先行”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此外,朱春凤(2011)就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开展的运用心理咨询技巧集合社会工作方法为住院伤残军人服务的做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社会工作方法与心理咨询技巧的区别,概括了两种方法的各自优长,提出将两种方法有效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将能更好地为军人和广大群众服务。

九是社会工作介入军属工作的研究。薛婷(2012)以上海市X社区针对外地来沪随军军嫂为服务对象的“媛动力”家庭增能计划项目为研究对象,集中介绍了项目的实施及社会工作介入过程,并对项目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反思。翟晨晨(2012)通过对原南京军区某部军嫂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实证资料的描述和分析,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军嫂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军队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将军嫂扩大至军队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之中,是提升军嫂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策略。

二、当前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当前国内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现有的关于军队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仅涉及有限几个方面,难以形成系统;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军队社会工作的定义”、“军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等的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空白。军队社会工作还没有受到重视,研究人员大多为社工机构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事此项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权威学者极少。二是现有研究成果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研究成果为硕士学位论文,登载于专业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很少;部分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水平不高、层次不深,不能很好地用以指导实践。三是研究的覆盖范围不够广阔。主要表现在研究军队社会工作实务多、理论少,小组社会工作多、个案及社区社会工作少;大多数实务研究集中于退役退伍军人,对现役军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较少。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军队社会工作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确认。近些年来,社会工作在大陆急速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十七大报道中也再次强调了要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社会工作的开展仍然集中于民间,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显得零星而散碎。这主要是因为官方至今没有在正式场合提出“军队社会工作”一词,虽然军队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军队作为党领导的武装集团,必须严格听从党的指挥,在军队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得到官方确认之前,军队社会工作大规模开展的情况仍然难以实现。二是军队的相对封闭性阻碍了社会工作的介入。军队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御外部侵略、保卫人民安全的重要职责,这一职责决定了军队系统有着天然的封闭性,无关人员很难介入其中,同时也对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及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造成了困难。三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存在挤占了军队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政治工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我军的政治工作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在解决官兵及其家属的困难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军的政治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宣传工作和保卫工作等,基本上覆盖了官兵及家属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军休工作、军属工作主要由组织部门和干部部门具体实施,官兵的思想问题主要由宣传部门予以解决等等。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社会工作在功能上的趋同性使得社会工作对军队的介入更加困难。

三、推动国内军队社会工作发展的建议

首先,要推动军队社会工作合法化。美国是军队社会工作发展时间最长、制度最完善的国家,至今已有70余年的时间。我国台湾地区也于1979年在陆军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社会工作机构——“赵老师”信箱。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军队社会工作在美军和台军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和军队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经验,积极推动军队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要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对军队社会工作予以确认,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为地方人员开展军队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务提供条件,积极探索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地方社会工作组织为部队提供专业社工服务路子,推动军队社会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其次,要明确军队社会工作的定位。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必须处理好一个问题: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社会工作究竟是何种关系?只有明确了军队社会工作的定位,其开展才能顺利无阻。笔者认为:军队社会工作应定位为军队政治工作的辅助、补充和完善。究其原因,军队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和最大优势,绝不可能被取代,但当前军队政治工作开展中仍然部分存在思路僵化、方式简单等问题,而社会工作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对军队政治工作的辅助、补充和完善必将使军队政治工作的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要加大军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必然要依托于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鉴于军队与地方的情况迥异,军队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以下思路:就短期来看,可采取对军队政工干部进行专业化培训,或对地方社会工作者、社工专业学生进行军事知识的培训来培养人才,以期快速适应军队环境,尽快展开工作;就长期来看,应主要依托军队院校建立军队社会工作学系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一模式已有先例可循,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就设有心理及社会工作学系,专门负责军队社会工作的研究及人才的培养工作。

[1]柴双,曹庆,计芳,瞿冬.军队医院引入医务社工的管理模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3).

[2]柴双,罗磊,计芳.军队医院“健康社区行动”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0).

[3]邓夏依.社会工作介入部队基层官兵合法权利维护[D].长春工业大学,2014.

[4]董军.小组理论在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运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5.

[5]郭潇萌.简析当代中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

[6]何东.重庆市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的路径优化探究[D].重庆

大学,2015.

[7]李新民,张菊萍.万载社工进军营[J].社会工作(上半月),2010, (7).

[8]李艳华.社会工作运用于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与角色探析[J].社科纵横,2012,(12).

[9]李永安.军休服务中的社会工作沟通技巧 [N].中国社会报, 2015-03-18(5).

[10]刘蕊.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以昆明X军休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为例[D].云南大学,2014.

[11]刘思旭.“从心入伍”——新兵融入军营服务项目总结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4.

[12]宋斯文.老年军休干部情境危机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以长春市X军休所为例[D].吉林大学,2013.

[13]石瑞.军休干部养老观念转变的小组工作探索——以昆明市五华区X军休服务站为例[D].云南大学,2014.

[14]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深圳市盐田社工服务中心:社工服务进军营[J].社会与公益,2013,(9).

[15]魏春洋,孟范芳.试析军队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内涵[J].社会工作,2004,(5).

[16]文佳亮,黄纪泽,孙建中.军队社会工作组织——构筑和谐军地关系的纽带[J].社会工作,2007,(10)(下半月).

[17]王琪.社会工作介入新兵部队适应困境的实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汪平.桂林市漓江军休所引入社会工作提升服务能力[N].中国社会报,2015-07-07(5).

[19]王芝兰,《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思考[J].琼州学院学报,2012,(1).

[20]薛婷.外地来沪随军军嫂增能的行动研究——以“媛动力”家庭增能计划项目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1]杨思圆.军休干部的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介入——以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军休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J].法制博览,2015, (12).

[22]张雪峰.退役士兵职业转向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上海G社工机构N项目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4.

[23]周晴.浅析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应用——以杭州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4]朱春凤.运用心理咨询技巧结合社会工作方法为住院伤残军人服务的体会 [D].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 2011.

[25]翟晨晨.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南京军区某部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12.

C916.2

A

1671-5136(2016)03-0036-04

2016-07-28

刘延涛(1987-),男,山东无棣人,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军队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工军队服务
青春社工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军队的4月1日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