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文素质目标为内驱动力的《概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和探索

2016-03-25王凤杰

考试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概论考核

王凤杰

摘 要: 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概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这种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熏陶、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等方式。考评机制是重要手段之一,传统考核方式重知识、重能力倾向明显。本文对人文素质目标考核手段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考核 人文素质 时政评论 环保行动 志愿者服务

考核是评价被考核人是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到获取某种证书所要求的能力和技能的一种方法。考核既是一种约束手段,更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就像一个导航仪、风向标,考核方式直接决定被考核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内容,决定被考核者人才素质的内涵和外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面简称“概论”)课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该门科目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各大高校的历史使命,如果在高等教育中,仅仅完成了对大学生前两个目标的培养,那么注定这个教育是失败的。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的人,而且是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这种素质可以通过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多方面取得。“概论”课作为高校里面一门特殊的思政教育课,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在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守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目前,高校“两课”考核模式较之传统的“一考定音”的方式已经有很大改进,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比例多采用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加大了平时成绩的力度,相对来讲加大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力度。这种考核方式较好地完成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测评,但对于人文素质目标的有意识测评始终都处于真空状态。近年来我以作业为载体,尝试了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培养途径。总结如下:

1.第一次作业——“时政评论”,夯实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础。

具体操作方式是课前每班抽2-3个同学进行新闻分享和评论,算作一次平时作业,每个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满分记10分。

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

时评是新闻评论文体的一种,也是一种公民表达文体。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它是公民表达见解的实用性文体。时评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做出迅即的反映,及时解析,当即批评,通过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提出建议,进而推动社会进步。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评论所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在关注家事的同时,关心国事、天下事。关注新闻,引导学生网上跟帖,课前发表时评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虽然学生的发言不够专业,观点不够深刻,缺乏理性思辨的能力,有时还比较偏激,但教师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学生解疑释惑,为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润物细无声,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发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第二次作业——及时组织学生参加时政知识竞赛,增强关注时政的自觉性。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时政教育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0号)要求,帮助广大师生养成关心国内外和浙江省时政大事的良好习惯,培养开阔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由浙江省师生时政知识竞赛活动组委会筹办的首届全省大中小学师生时政知识竞赛在2015年9月8号拉开了序幕。为方便广大师生参赛,省教育厅微博微信“教育之江”、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浙江高考”和“小学生时代”微信公众号,将在2015年10月8日至16日期间,每天推送相关时政知识(共约100题),敬请关注。推送的全部内容将刊登在10月16日出版的《浙江教育报》上。时政知识竞赛试题全部来自所推送的内容,其中小学生组共10题,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各20题,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组、大学生组各30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4G的应用和WiFi的覆盖面变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手机上可以交友,购物、恋爱、看电影、做生意,做一切想要做的事情,微信的强大使用功能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睐。10月8日新生正式上课,在引言中讲述了“概论”课的性质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责任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在课代表微信群里转发了这个通知,并作为第一次作业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这种全新的作业方式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大家积极快速关注了微信公众号,6个班共300名学生于10月28日全部完成了知识竞赛题目。

3.第三次作业——环境保护我在行动,素养培养融入点滴行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都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一贯的理念,新一届政府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布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大道理学生都明白,每次上课谈及这个问题学生都侃侃而谈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呼吁每个人行动起来。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行动并没有跟进。

鉴于这种情况,“概论”课第四次作业是:发动学生以寝室为一小组,在校园里进行走访调查,进行一次环保行动。尤其是对第四节下课后教室亮灯情况做调查。从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大家环保行动各式各样,高质量地完成了本次作业。有些寝室是调查中午教室亮灯情况,有些寝室进行水龙头滴水情况检查,有些同学在宿舍楼进行废旧电池的收集,有些同学进行寝室每天一小时的禁玩手机的约定,其中有个班级班长进行了一个倡议,在“概论”课堂教学中保证全体同学不玩手机,高质量地完成这次环保作业,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人文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4.第四次作业——进行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爱心奉献,责任感素质培养的重要形式。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能实现自身和民族的梦想。我们身处一个尴尬的时代,社会的精神环境不断恶化,人与人的关系日渐疏远,对和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人们表现得极为冷漠乃至冷酷。但是在今天,仍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不求回报,甘于奉献,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扶弱助残、救灾抢险、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等各个领域。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志愿者;他们高举着一面旗帜,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精神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志愿者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又是社会责任感的重大体现,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高尚的责任和义务。近几年来,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和缺失的现状,“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让做志愿者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直是贯穿于“概论”课平时作业的一项基本要求。具体做法是由班长牵头,以学习委员、团支书、课代表为核心成员,联系相关单位,以寝室为单位分批次地进行各项志愿者服务,或者自己寻求机会报名做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严萍昌.对改革“两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4-12-6.

[2]陈晓莉,邵阳.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3]陈文军.创新教育下的高校考试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2-1.

[4]彭顺金,周怡,李新.高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对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概论考核
青铜器辨伪概论
内部考核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