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虚增存款审计方法与路径

2016-03-25赵华李甜石炜

审计与理财 2016年2期
关键词:非标存单存款

■赵华 李甜 石炜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虚增存款审计方法与路径

■赵华李甜石炜

*本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S1136)。

一、背景

在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及时防范化解地区金融风险成为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开展金融审计的“着力点”。在某城市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银行在年末等“关键”考核节点,虚增存款等人为操纵存款规模的手段不断翻新,不仅“绑架”了贷款企业,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严重扰乱了当地的金融秩序,增加了地区金融风险。在银行业务日新月异,银行信息化突飞猛进发展的情况下,面对海量的银行业务数据,如何有效审查并甄别虚增存款等违反银监会管理规定的行为,是大数据时代金融审计面临的新挑战。

二、商业银行虚增存款的审计方法及路径

(一)以贷转存,虚增存款行为。

从银行信息管理部门,取得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数据库和核心业务数据库,将企业客户的贷款借据发放信息与开具定期存单信息进行关联分析,重点关注贷款发放3日内、开具相等金额定期存款的企业客户,锁定重点关注企业名单。进一步调阅疑点企业的贷款档案,与信贷审批等相关部门交谈,核查以贷转存等违规问题。

(二)存单质押,短贷增存行为。

分析对公信贷业务数据库和银行核心数据库,查找以本银行存单为质押物、且质押率达到或超过100%的贷款,重点关注贷款发放时间恰在月末几天,归还时间不超过5日、次月初即归还的贷款,通过数据分析,聚焦疑点企业及贷款。然后,进一步调阅疑点企业的贷款档案,了解贷款用途,核实贷款抵质押物,询问信贷发放部门,发现为完成贷款规模指标、突击放贷的问题。

(三)循环办理同业业务,虚增存款行为。

1.“淘”出关注企业。在同业海量数据库中查找具有如上特点的非标买入记录:一是买入的非标资产一般为信托产品;二是买入资产的实际标的一般是本行存单质押式回购合同的收益权;三是连续2次及以上买入同一融资企业的非标资产,且其交割日间隔很短,一般在1~6天,且其交易额逐渐减少,但相差不大;四是对手方一般是同一家金融机构。

2.“圈”出疑点企业。调阅银行核心数据库中的对公定期存款业务的流水信息,查找关注企业在同业买入交割日1~5日前是否在本行办理过定期存款业务,进一步缩小关注企业的范围,圈出疑点企业。

3.分析资金流动“线”路。调阅疑点企业在银行核心数据库中的对公活期存款业务流水,比对银行同业买入记录和办理定期存款业务记录,发现具有如下资金流动线路的企业:企业在银行办理定期存单,金额为A元→1~6日内银行买入该融资企业的非标资产,但其实际标的为存单质押回购合同的收益权,且该非标买入的交易净额为B元(B略小于A)→同日,该企业活期账户转入B元的货币→1~6日内该企业将B元中的大部分C元开具定期存单→1~6日内银行买入该融资企业的非标资产,资产性质同上,交易净额为D元(D略小于C)→同日,该企业活期账户转入D元的货币……重复如上步骤。

4.内查外调“敲”定问题。一方面与银行相关人员沟通,调阅涉及的同业资产买入档案;另一方面,以资金流为主线,延伸审计交易对手等相关单位,查找相关辅证材料,敲实银行通过多次办理同业业务,虚增存款的问题。

三、同业虚增存款案例

企业B在商业银行A开立定期存单1张10 000万元。同日,企业B与某证券公司C签订存单质押式回购合同,将该10 000万元的单位定期存单收益权质押给公司C。公司C将上述存单质押式回购业务包装为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并出售给银行D。最后,银行D与银行A签订转让协议,将该资产管理计划的收益权转让给银行A。另一方面,企业B获得证券公司C发放的质押资金9 638.05万元,该笔质押金实际由该资产管理计划的最终受让方银行A提供,同时,银行A获得10 000万元的单位定期存款。6日后,企业B以质押获得的资金在银行A再次开立定期存单一张,金额为9 500万元,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同业拆出资金9 163.10万元。经过上述两次存单收益权转让后,一笔10 000万元存款派生出9 500万元存款和同业拆出资金18 801.15万元。其中,同业拆出的18 801.15万元,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单位定期存单9 500万元,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

四、启示

1.银行业内部考核指标体系的进与退。

在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考核指标体系的弊端日益凸显。硬性考核指标必然会扭曲银行业的行为,虚增贷款只为考核“过关”,考核后存款骤减,导致银行报表数据失真严重。另外,在考核指标的驱使下,某些银行不择手段,甚至“绑架”贷款企业,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改革现有的内部考核指标体系,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加大内部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符合当前经济和银行业发展特点的多层次弹性指标体系,是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2.同业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的利与弊。

同业就像个“黑盒子”,一方面,同业业务资金链长、涉及机构多,资金在多个机构间流转,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另一方面,即使资金实际用途与贷款相同,当包装为同业业务后,则不受存贷比、行业调控等诸多约束。同业就像个“魔术棒”,能虚增银行资产规模。多次循环拆入拆出的同业业务有强大的杠杆作用,理论上能创造出无限资产。可见,同业业务能让银行的钱“活”起来,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同业资金可能会进入高风险领域,也可能被银行“乱”用,肆意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粉饰”报表,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3.治理银行虚增存款乱象的标与本。

从制度层面来看,应“梳”“堵”结合。随着金融改革及新兴业务的发展,一方面,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应适时调整现有的监管指标体系及管理机制,不断修“渠”,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让银行资金“活而不乱”。另一方面,银监会、审计等监督部门应紧跟形势,研究商业银行虚增存款等不断翻新的“作弊”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围“堵”其违法行为,确保我国金融风险可控,银行业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非标存单存款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水处理非标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研究
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的风险分析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非标设备的工程设计
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特点与创新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