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初中问题女生的类型及对策

2016-03-24罗淑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家庭心理农村

罗淑贞

农村初中女生在从小学步入中学后,普遍存在着心理状况和学校生活的不相适应。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感知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必然存在差异。现今,虽然农村地区的学校已完成两基项目,对学生的评价再也不是唯一的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都尽量体现在“以学生的学为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教师需要面对的学生的现实情况还是很复杂的。学生越来越叛逆,后进生越来越多,不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上网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难怪初中班主任普遍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管,“问题学生”太多了,“问题女生”当然也日益增多。

一、农村初中问题女生的成因

(一)个人学习目标不明确是问题的根源。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人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人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人们不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却可以安排眼下的生活;人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有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相应地,只有拥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不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才不会经常产生焦虑、厌学心理。

(二)家庭忽视是初中女生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决定一个孩子是否感到快乐、安全和安定,家庭影响孩子与成人、同伴等相处是否融洽。研究报告表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根深蒂固,父母难以顾及女儿的身心成长,甚至,孩子是否到生理期了都不清楚。因此,部分女生就很容易出现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出走或是早恋等现象,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是初中女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校是以班为单位的群体教学,这难免会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可能使全体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效果,难免使部分女生对所学知识吸收、消化不好,渐渐产生消极情绪和厌学心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教师还抱着应试教育不放,教育方法机械化,缺少人性化。这些情况削弱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厌倦,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四)社会诱惑是初中学生焦虑、厌学的重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上一些不正当的娱乐活动向农村的初中学生抛出诱惑。如,不正当的电子游戏厅、迪厅、录像厅及网吧,在面对这些诱惑时,懵懂花季的初中女生由于生理发育及心理发育的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学生不甘心家庭、学校单一重复的生活节奏,不免会偷偷来到这些娱乐场所,并逐渐迷恋这些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二、针对初中问题女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措施

(一)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

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所以,针对青春期女生的心理,学校应该开设相关心理的疏导课程,引导学生。有关部门可以发放《关爱女生》手册,告诉学生出现一些焦虑、叛逆、急躁、厌学现象并不是不可解决的现象,当自己拥有类似的心理状况时,不要太过惊慌,同时也不能置之不理。

(二)建立心理疏导咨询室,帮助学生。

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都有转不过弯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产生心理压力,如果这些心理压力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作为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由于离家住校,心智还不够成熟,面对学习困惑或学习压力时,很容易产生焦虑、忧郁、退缩、躁动的现象。这时,需要有人来帮助她们,疏导她们。所以学校要开设相关的疏导咨询室,由专业人士负责,以便解决女生的烦恼。

猜你喜欢

家庭心理农村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心理小测试
寻找最美家庭
新农村 新一辈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