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经济区日语人才的需求与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3-2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亚欧语系福建福州350007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海西经济区日语

樊 天(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亚欧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海西经济区日语人才的需求与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樊 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亚欧语系,福建福州350007)

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入驻海西,为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不断被提出。从海西经济区的地域特点出发,将企业对于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与高校日语专业教学现状相结合,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尤其是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海西经济区;日语人才培养;日语精读;教学改革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的西岸,以福建为主体,远及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西与台湾岛,东与江西贯通,具有依靠对台优势,拉动海峡两岸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台湾与大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交流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自古以来,东南沿海省份福建一直与日本保持着经济与文化的来往,双方经贸往来不断扩大。近年来,福建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发展势头渐好,潜力巨大,日企纷纷扩大了在闽的投资。由于海西经济区离台湾近,入驻海西经济区的日企有些是日本和台湾的合资企业。这些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日企与入驻东北地区或是内陆地区的日企在行业分布、人才需求上不尽相同。据调查,每年都有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进入日企。但是,其中单纯从事日语翻译方面的人数是很少的[1]。那么,海西经济区的日企对于人才需求是怎样的呢?了解它们对于日语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有助于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促进高校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

一 海西经济区日语人才需求调查

本调查于2014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一年半。由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日语专业的应往届毕业生深入用人单位调研,调查对象为海西经济区不同类型日企主管或负责人。通过已经毕业在日企工作的学生和与我校校企合作的日企单位来帮助进行调查,也通过同行介绍、网上招聘信息等渠道,运用网络、邮件联系外省其他日企等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75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为85%。

(一)海西日语人才就业区域分析

外语总是与外贸紧密相连,所以多数外语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于对外经济交流频繁的沿海大中型城市。截止目前海西经济开发区包括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的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知,福建省高校生源多来自本省,毕业后,也多愿意留在省内,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等省内沿海城市,也有一部分去上海、浙江、广东等周边省市,还有一部分选择回乡就职。厦门是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窗口城市,三菱、东芝、日立、松下、TDK、全日空等日本企业均有在厦投资。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也吸引了众多日企入驻,其中包括福建日立工机、三菱汽车、住友电装、宝井钢材、索尼、爱普生等。另外,温州、泉州、汕头等外贸兴盛的城市分布的日企也较多,多为中小型规模的进出口企业。总体说来,海西地区日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大趋势还是在东南沿海大中型城市[2]。由此看来,具体分析这些区域的日企的行业特色和人才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日语专业人才从业领域分析

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日企,一般很难单纯只从事日语翻译工作,往往需要和其他工作内容相结合。例如,进入制造业类型的日企,日语专业学生除了要担任日本人的随从翻译,处理日语邮件信息,还经常会被分配到其他工作任务,比如质量管理、品质监督,就是要对日本引进的技术说明进行翻译,并且监督生产质量是否符合企业标准。另外,很多还负责对日销售或者对日客服。从行业分布来看,由调查数据可知,海西日企多为制造类、贸易类、营销服务类企业,多以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软件产业、代销业、服装业为主[3]。在这些行业里,日语是一门沟通交流的工具,企业对于掌握一定日语技能的员工,每月的薪资体系里给予一定的技能补贴。

(三)海西日企招聘需求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和网上查询招聘信息等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大致可以归纳为:具有日语国际二级以上水平,日语听说读写能力强;熟悉电脑操作,熟悉office软件操作;沟通水平高,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团队配合意识,能够配合各部门高效率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有外贸经验者优先;取得英语四六级证书者优先;懂软件编程者优先等[4]。

日企对于日语人才的准入门槛至少是N2水平以上,所以N2证是必须的。稍大一点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以N1为基本门槛的,所以日语专业学生想要在毕业时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好工作的话,那么在大学期间就必须努力考级。此外,在外企工作,不单日语很重要,英语也非常重要,如果,日语英语都好,那么就业的筹码就会大很多。在得到这些敲门砖之后,日企更看重的是应聘者实际的日语能力,突出要求是懂日语并且具有其他专业操作技能的人。尤其对于懂经济会贸易的日语专业学生再好不过。当然,个人综合素质在当今社会更是日益重要。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不容小觑。另外,会日语并且会软件编程的工程师尤其紧俏,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一些日语培训机构进行速成培养[5]。日语专业的男生中如果有对IT感兴趣的,不妨在软件方面多学习些,毕业后可以试着往这方面发展。总而言之,“语言+技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日语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二 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向

通过对于调查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了解了海西地区日语专业毕业生未来的主要从业地域和就业领域以及企业对于日语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我们可以与时俱进同时因地制宜,调整海西地区高校对于日语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在大学四年的日语学习中,《日语精读》课程是日语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干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然而,日语精读的教学一直是比较传统的,想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而当今社会要求日语人才的培养应具备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为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地域需求的实用型日语人才,这门核心基础课程《日语精读》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大学四年,无论什么专业,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不再像高中那样,什么事都有老师督促着你做,大学的学习完全靠自己的自觉。大学毕业后,每个学生都会从事不同的领域,接触新的知识,甚至要在陌生领域考级考证。那么在如何自己制定计划,如何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一问题上,自控力和学习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里就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多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学生占主导”的教学模式[6]。

另外,我校充分利用海西靠近台湾这一地理上的优势,成为福建省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试点院校,近年来通过合作办学、教师进修、互聘教授、互派学生等方式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多方位、多学科、多层次地与台湾高校、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共享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不断把教育交流持续推向深入,积极为两岸教育作出贡献。同时也积极主动学习台湾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让学生尽早接触到日台合资企业和台企的企业文化,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校日语精读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较早就明确地提出了三结合,即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日语精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采用口语与听力并重、写作与翻译结合的教学方式。此外,还应开设外贸、旅游、商务、管理、营销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7]。日语精读课上可适当选取外贸短文进行阅读翻译训练,选取导游词进行口语练习。同时导入实践教学部分,由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教学,让学生对日企工作有个初步的了解[8]。同时,应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我校每年寒暑假都会派教师赴企业实习实训,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融入企业,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同时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进而培养应用型、技术型日语人才,为推动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日语精读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下,学生往往不会主动预习,只是被动地上课、被动地接受。我们可以试着倒过来,采用“学生说、老师补充”的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当然,这要求学生的自觉性要高,班级的学习氛围要好。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就很重要。所以日语的基础是否牢固很关键,笔者建议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最严格的老师来教授日语精读课。因为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上大学开始从零基础学日语,所谓“万事开头难”,刚刚经历过高考折磨迈进大学的孩子们多是抱着“大学很好混”的心态进入大学的,很容易产生松懈的状态。严格的老师比较抓得紧,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学语言是不能混的,必须下苦工。一旦有了好的开始,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成就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学生容易抱着兴趣和信心越学越好。在现代高校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培养,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的《日语精读》课程教学过程中,不管老师还是学生往往都是整节课对着课本。然而在教学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图片等让课堂丰富起来。教师在制作和寻找资源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的丰富和提高。学生通过丰富生动的课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日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将对同一主题或领域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平时可以进行讨论,实践课可以带出校园去企业参观实习[9]。再如,我校近年来,一直都有安排每个教师课外答疑的时间,方便学生课堂之余找老师交流学习。种种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可以增加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可以促进师生课后的交流与学习,改变部分高校教师下课后就见不着人的情况,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此外,应充分利用日语外教的语言优势,高年级的精读课程可由外教承担,并积极鼓励学生与外教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海西经济区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海西经济区的日企有其特点所在,多为制造类、贸易类、营销服务类企业,多以汽车行业、电子行业、代销业、服装业为主。另外由于海西经济区离台湾近,有些是日本和台湾的合资企业。针对这些特点,了解它们对于日语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有助于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开展。面对日语专业学生未来毕业就业的难题,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在其大一刚入学就接触到并且伴随整个大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日语精读》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有着十分实际且重要的意义。我们试图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不仅希望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而且希望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希望通过改革,使日语精读课程的信息量得到扩大和更新,让课文知识更加贴近时代脉搏和地域特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的目标。

[1]曾志灵.论企业对日语人才要求之根本[J].世界教育信息,2010,(4).

[2]郝杰.日语人才就业及发展前景透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8).

[3]金玉花.“海西”发展背景下日语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4]程玲.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

[5]刘佳利,张思颖.武汉地区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

[6]刘丽芳.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7).

[7]吴思佳.李南征.构建与技能岗位对接的《日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8]刘杨秋,康歆媛.民办院校应用技术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思考——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

[9]胡红娟.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核心分析[J].教学实践探索,2015,(11).

(责任编校:简小烜)

Research on the Demand for Japanese Talents in Haixi Economic Zone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s

FAN Tian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European Languages,Fuzhou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Fuzhou Fujian 350007,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aixi Economic Zone,a growing number of Japanese enterpris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area.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Japanese talents,the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the major of Japanese.This paper did a survey on over 100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Haixi Economic Zone to analyze their demands for Japanese majors.Based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aixi Economic Zon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Japanese undergraduate,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Japanese majors,especially the way of teaching reform of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s,with the aim to cultivate Japanes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

Haixi Economic Zone;Japanese talent cultivation;Japanese intensive reading;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8-4681(2016)04-0158-03

2016-05-04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B类项目立项课题“海西经济区日语人才的需求与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编号JBS14268。

樊天(1987—),女,福建南平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亚欧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

猜你喜欢

海西经济区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基于现代物流的RFID集装箱信息管理应用研究——以海西港口为例
服务海西建言献策·踔厉前行写华章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爱在海西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