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观培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设计

2016-03-23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14南雅中学湖南长沙410129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培育思政职业

黄 娟,刘 翔(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南雅中学,湖南 长沙410129)

基于职业观培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设计

黄 娟,刘 翔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14;南雅中学,湖南长沙410129)

“思政”课实践不仅是塑造高端人才的品格、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锻炼学习主体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检验。大学生“思政”实践教学应当以培养锻炼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围绕学习动力的刺激、学习潜力的挖掘、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展开,并针对职业观的培育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学习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观

职业观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是衔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对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择业方向有重大影响。不论是知识管理还是信息沟通,尤其当前信息爆炸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都对相关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程必须适应并满足时代和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各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加以完善与科学设计,既凸显“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又针对高端人才职业观培育,有效地提高“思政”教学的效率。

一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职业观培育上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理论原则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实践体验”,达到“知行一致”、“学以致用”的目标。在参与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基本原理。针对职业观的培育,“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注重在“实际情境”中利用专业技能和手段,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更注重在实践中分辨是非,砥砺品质,形成对职业行业的理解,形成职业道德、素养,最终完善自我的目标。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应当以培养锻炼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为总目标,围绕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养成展开,并结合职业观培育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

(一)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根基,是大学生职业观培育的第一要务。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不仅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也使得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思政实践教学应结合责任感的培育,有目的有意识地形成和强化社会成员对集体、国家的职责、使命,提升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和感受,自觉运用责任的内在动力发挥奉献精神。

(二)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职业观培育的重要养分,是职业素质的衡量指标。创新精神是实现民族伟大和推动社会事业前进的内在动力,创新精神的培育将直接关系到民族工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思政实践教学应结合职业观之创新精神的培育,鼓励和倡导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以及能力,为学生不断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政策,让学生有效地将创新思维纳入职业观体系。

(三)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职业观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实践能力是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唯一方式,实现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载体,是职业观的直观体现。思政实践教学应集合职业观之实践能力的培育,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运用、检验、反思、总结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达到知行合一,为职业观的形成提供可靠的载体,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

二 高校“思政”课实践在职业观培育上的教学设计

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不仅应当为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服务,体现专业知识的嫁接和运用,在实践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突出职业观的培育,还应当立足于科学态度和分析方法的培养,为职业观的形成服务,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1]。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在职业观培育上的教学设计

这不过是一场梦,梦终将有醒来的时候。农牧神死了,而世界梦想的并非是现在,因为世界在追寻“灰色真理”时就已死去。活着的人不过是又梦了一场,在梦的虚幻中得到愉悦。梦是想象的创造物,与此类似,文字也是想象的创造物。“罂粟花”喻指睡眠。牧羊人在睡梦中的感受是真实的,牧羊人的梦和诗人的诗歌一样,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是真实的存在——比“灰色真理”更真实。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与内涵,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有三点需尤其注重:一是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让大学生将大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结合;二是加强诚信教育,让大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个人修养相结合;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舒缓抗压的能力。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实践,如联合社区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关怀帮助,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等等。让学生经由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感受,并以宣讲、经验交流的形式互相感染和帮助体验。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在职业观培育上的教学设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本身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有现实延续性,这两大特点都可以让大学生在现实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限联接。通过组织实践教学对比历史与现实,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祖国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投身社会建设。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子女教育、家庭建设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系列的调研,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对当前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感,并有效转化为社会责任感。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在职业观培育上的教学设计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当中,我们应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比如针对近代中国在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的特点,对比欧美、日本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行业发展中各类要素的作用做出科学分析。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中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的不同价值,一方面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在职业观培育上的教学设计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和理解,如果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难免抽象。在实践教学当中,发挥大学生们在各个领域当中的专业优势,通过实践学习,运用专业知识最为科学的分析手段,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的理解与运用,这对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将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以《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评价及其分析》为题,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相关的电子问卷,通过互联网向既定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科学全面分析,对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进行认识上的比较,进而从概念、意识上将二者加以区分,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最终达到砥砺品质、升华品格的道德教育目标,这对正确的职业观的形成大有裨益。

三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职业观培育中的主要方式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展开应当在尊重学习主体技能与思维方式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教学方式展开实践,虚拟社会和现实情境相结合[2],在专业技能、技巧的支持之下提高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组织合作研究

许多实践活动涉及问题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结成团队式的学习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对具体实践问题展开探索,既可以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兼顾平衡。分工合作可以是区域上的,也可以是功能上的。比如开展“全国红色旅游和纪念馆调查”,可以根据学生原籍的不同进行区域性分工,在收集不同省份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也可以把实践分成数据收集、统计、整理、展示的步骤,展开合作研究,在互动合作中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判断。

(二)进行实地调研

在对思政课程的理论部分进行阐释之后,有针对性地引入现实问题的思索,并结合思政课程体系当中的相关理论,提出具体的实践课题,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3]。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为例,要求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就提出的具体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比如农村现有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养老、子女教育等等,并运用对比、分析、统计、概括等专业分析手段及方法,与历史时期和其他国家进行纵向及横向的对比,进而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进步上的作用与优势,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不论是调研的形式还是调研的内容,都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甚有裨益。

(三)开展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实践教学当中的一项常用方式,但开展高效率和大范围的问卷调查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在思政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好这一优势。以《当代大学生职业观》问卷调查为例,在开展问卷调查之初,首先要运用先进合理的计算科学技术,设计内容准确、式样简洁、填写方便、提交迅速的调查问卷;其次要结合大学生日常习惯发放和传递调查问卷(如以QQ、微信、邮件等形式传播),从而扩大调查范围;第三,在回收、统计调查问卷之后,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高效率和准确的分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大学生是我国人才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实践动手技能的培育将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创新能力;同时思政课程也对职业观、道德观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培育,思政课程不仅要重视思想引领的政治使命,更应该重视实践能力的培育,利用顶层设计,形成系统规范化的模式[4],真正做到用科学的大脑指挥灵巧的双手。

[1]杨勇,娄淑华.高校实践教学:内涵、特性与变革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2]钱结海.“虚拟社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有的场域[J].湖北社会科学,2012,(1).

[3]赵增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间教学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4]刘志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6,(1).

(责任编校:余中华)

Innovation Design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View

HUANG Juan,LIU Xia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410114,China;Nanya Middle School of Changsha,Changsha Hunan 410129,China)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not only to shape the character of high-end talent,but al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ercise and the university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should train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goal,develop learning potential,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habit,and ultimately form a set of perfect learning mechanism with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practical teaching;professional view

G641,G642.4

A

1008-4681(2016)04-0135-03

2016-06-02

黄娟(1981—),女,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刘翔(1981—),男,湖南衡阳人,南雅中学历史课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培育思政职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